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海关传媒“三个维度”深化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传媒不断融合,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同时海关改革也处于关键时期,海关新闻舆论工作机遇与挑战共存,改革与发展并重。

中国海关传媒中心作为党在海关系统的新闻舆论阵地,紧扣媒体转型发展、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重点,主动顺应形势发展、行业媒体变化以及海关系统改革,推进内容和技术之间的相互驱动以及高度融合,优化内容结构、提高报道可读性,在新时代讲好海关故事、唱响海关声音,有效传播主流价值观,服务于国家战略,更好地践行人民海关为人民。

充分用好技术进步红利

从相“加”迈向相“融”

对于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以及文化强国建设作出部署,并设置相应专栏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和数字文化建设。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中国海关传媒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按照海关总署党委部署,运营微博、微信、头条号、抖音号、学习强国号,积极打造“互联网+”全媒体系统,着力构建报纸、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一体的全媒体产品生产格局。通过打造全媒体平台,深化报纸、杂志及各媒体微博、微信、客户端产品的内容协调和互补互动,巩固扩大粉丝量,拓展“微时代”,探索“智媒体”,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

按照“两品牌(海关发布和中国海关强国号)、N个新媒体矩阵”思路,移动优先、视频优先、故事优先,建立功能定位、用户定位清晰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营模式。其中,对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所属“一报四刊”(《中国国门时报》和《中国海关》《金钥匙》《中国口岸科学技术》《海关总署文告》杂志)新媒体进行整合 :集中力量打造发布次数权限最多的《中国国门时报》微信公众号,成为海关传媒线上活动运营的主要阵地之一;停运《中国海关》微信公众号,《海关总署文告》整合更名为“中国海关传媒”微信公众号;《中国口岸科学技术》和《金钥匙》微信公众号按照不同定位独立运营。 截至目前,“海关发布”、中国海关强国号等15个运营平台成绩显著,2023年共发稿 17994篇(条),用户数为442.5万,总阅读量超10亿,总点赞500余万。其中,单篇阅读量百万以上文章38篇,阅读量十万以上文章223篇。

一是坚持选题策划,紧贴需求提供“菜单服务”,形成传播合力。比如,中国海关强国号打造海关政务声音网络主阵地,引导正能量舆论方向,2023年共121篇稿件被学习强国首页推荐;坚持第一时间发布海关系统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反应响应,全国海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反响文章,屡获“学习强国”平台首页推荐,其中《学思践悟强党性——全国海关学习贯彻主题教育深入推进》阅读量达588万;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背景,结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策划《一带一路·辉煌10年》系列宣传报道,开设《关影》《见证》《最美共建者》专栏;《薪火相传“海关情”》获学习强国平台“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主题征文一等奖。“海关发布”突出网络媒体风格,注重标题的简明扼要和生动形象,如《查获百宝箱》《都是洋垃圾》《姐姐的腰不是腰》,报道海关查获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洋废旧电子设备、旅客身藏旧手机案等,公众号在国务院部委微信榜单统计中名列前茅,2023年共发布文章1843篇,总阅读量2946万,总用户数98.6万。其中,《关于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公告》,阅读量达374万,为2016年1月微信号上线以来,单篇阅读量最高。

 

微信报道《姐姐的腰不是腰》,海关查获的旧手机。

二是突显海关特色,唱响海关声音。中国海关强国号与学习强国平台联合推出首页大型专题“中国海关之声”,通过图文并茂的文章、生动活泼的视频,让公众了解实用通关常识、选购进口商品注意事项,以及海关日常监管工作、关税征收、出入境卫生检疫和出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打击走私等相关知识和故事。其中,《“我是海关人”》栏目多篇稿件获学习强国平台推荐;《海关带你“开盲盒”》栏目,采用短视频形式,通过海关关员工作记录仪或摄像镜头,全面直观地向公众展现海关工作现场,有力传播了海关守护国门生物安全,将外来物种入侵阻挡在国门之外的守护者形象。

黄埔海关所属新沙海关关员对一票进口小麦进行取样送检。

三是海关行业特色融合报道多次被主流媒体转载,深受公众喜爱。《查获人身绑藏牛肚入境》被点时新闻微博等多家媒体转载,相关话题阅读量4.2亿。“三八”国际妇女节作品《海关“她”力量》深受欢迎,《这模特不简单》引发热议。话题“海关查获人体模型内藏活体植物根茎” “女子双腿绑14瓶茅台入境”阅读量分别为1.1亿、2.8亿 。《惊掉下巴!双腿灌茅台》报道被西部决策等多家媒体转载。 “海关发布”获得抖音颁发的“播放过亿”奖和百度颁发的“2022年最具影响力政务新媒体”;“海关发布”公众号获中央网信办“2022年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

经过“融媒”再到“全媒”、“智媒”的发展和演变,海关传媒充分用好技术进步红利,树立起用户理念,注重“对象感”,强调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聚合效应和融媒优势日益明显,在日积月累中持续赢得“用户”。

重构编审发流程

实现全员融合办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内容生产是媒体的看家本领,无论媒体形态怎么变革、传播方式怎么变化,都要巩固和提升内容生产这一核心竞争力。

 

智媒时代,海关传媒的传播力建设不仅体现在信息对受众的抵达上,体现在对技术和渠道的充分运用上,更重要的在于通过高质量的内容生产,以事实打动人、以道理说服人、以情感感动人,最终实现受众对海关工作的深度理解和高度认同。2023年,中国海关传媒中心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依托党委领导下的编委会负责制,统筹调配采编力量,实现全员办报。即将《中国国门时报》8个专题版面全部交至《中国海关》《金钥匙》《中国口岸科学技术》《海关总署文告》等杂志编辑部策划、编审校,充分发挥杂志专精、报纸面广的特点,重构编审发流程,提升报纸专业性、权威性和可读性,以更加权威、更有特色的新闻信息服务读者。

该媒体融合改革涉及中国海关传媒中心业务格局大调整,本着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中国海关传媒中心加强统筹协调,破除原办报办刊模式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充分发挥各编辑部门优势,明确相关工作职责。一是报刊内容生产由编委会负责,建立完善统一规范的选题、编审、审读等制度。二是学习借鉴中央媒体机构设置和采编流程,各编辑部按各刊工作方向和特点,承担相应专题和版面。三是各编辑部人员按照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四是改革采编发流程,使之与改革相适应。总的来说,就是编委会建立定期研究和选题策划制度,各编辑部根据编委会确定的选题计划,加强研究,结合承担的版面和栏目,提高内容建设水平,在办好相应报刊版面、栏目的同时,保障刊物出版水平的不断提高。采访部根据编委会确定的选题计划,制定采访计划,做好海关特色内容采写。新媒体部根据选题计划,发挥传播优势,丰富传播形式。各部门采编人员视工作需要,统一安排调配,如遇重要宣传任务和重大选题,建立工作专班,抽调人员集中工作。

秉持这一融合改革思路,《中国国门时报》编辑部承担编委会综合和编务等工作,包括制定采编计划、选题计划等工作。承担一版(要闻版)、二版(综合新闻版)和“理论与实践”“人物”专题版的编辑工作;承担国门时报各版面的审读和照排,以及广告版的统一协调安排等工作。4个杂志编辑部分别承担《中国国门时报》“口岸防线”、“口岸监管”、“营商环境”、“专题报道”、“和谐口岸”、“科技前沿”、“法治纵横”等专题版面的编辑工作。

体现服务国家战略,体现服务人民群众和企业,体现宣传海关正面形象,体现面向国际,在全员办报媒体融合改革中,海关传媒聚焦海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战略,聚焦海关改革贯彻国家战略与海关基层一线工作的典型事迹,聚焦海关新政、海关日常业务及答疑,面向企业精确、客观、深度地开展政策解读,聚焦中国海关的理念、举措和改革的最佳实践的国际传播,重构内容生产力,不断提高内容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自2003年6月改革落地以来,报纸、杂志编辑部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策划力度,在稿件选题、政策解读、新闻图片、图表可视化制作等方面实现联动,集中围绕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治理海关监管面临的“滞、瞒、逃、骗、害”全要素风险的针对性措施及其成效,优化营商环境16条、促进综保区高质量发展23条、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自贸区建设十周年、新丝路上的海关人等工作和典型进行专题宣传,共编辑出版280余个专题版面。实现了一个选题多角度开发,一篇稿件多风格转化,互相补充,有力配合,形成资源高效流动,人才一岗多能,促进媒体深度融合。与此同时,重点报道新媒体的二维码随附于报纸报道,加强互动,改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张皮”现象,取得立体传播效果。

树立大宣传理念

提升大宣传工作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战略思路,为统筹宣传思想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宣传是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视野、思路、内容、手段、载体、机制、格局以及主客体等提出的全方位的新要求。随着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媒体融合从简单的“相加”向深度“相融”加速快跑,进入全面新阶段。深度推进媒体融合,建立健全大宣传工作体制机制,既是现实紧迫要求,又是长期艰巨任务。中国海关传媒中心着力构建大宣传格局,在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全员办报的基础上,推动媒体融合向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平、更好的效果发展。

奏响传播“交响乐”。海关传媒着眼高点站位、响亮发声,调动各方力量、运用各种资源,上下互通、横向联合、齐抓共管,实现工作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奏响海关传媒融合发展“交响乐”。在上下一体、协同高效上下功夫。对内紧跟海关总署党委决策部署,密切联系全国各级海关尤其是口岸基层一线,传播海关声音、讲好海关故事,始终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同频共振;对外常态化联系企业、行业中介组织等,不断提升海关新闻宣传针对性、精准度,有力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赢得人民群众对海关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坚持用好社会平台,做大自主平台。深挖分众传播能力,比如,海关新政策推出时,针对企业关注对其生产经营带来影响的解读,报关员需要实际操作流程的指导,普通群众关心自己生活会有哪些变化,加强“量体裁衣”的及时有效的精准传播,多角度、多渠道讲述海关故事,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让主流海关声音突破区域、行业圈层,传得更远、听得更清。

组建大宣传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构建大宣传格局、深化融合发展的根本在于人。一是不断提升传媒中心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养。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特别是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研读中央规定的8 种学习材料,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关于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文章,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二是多举措提升采编人员综合素养。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采编人员新闻业务和海关业务的学习,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敏感于海关履职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捕捉社会、企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引导舆论、服务发展。三是积极引导各级海关强化新闻宣传意识。通过在海关系统加强记者站建设和壮大通讯员队伍,积极引导各级海关强化新闻宣传意识,提高宣传水平,充分展示海关形象。四探索建立广泛的联络员机制。尝试在进出口企业、口岸单位、地方政府发展新闻宣传联络员、通讯员队伍,调动各方积极参与海关新闻宣传工作大格局,努力做到基于进出口企业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视角,基于当事人的感受,体现全国海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新更高需求的不懈努力。

努力形成大宣传效果。党的群众路线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线,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海关传媒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不断加强舆论引导力、内容供给力的改革创新。一是聚焦中央重大部署和海关总署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海关重点工作特别是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从形势与任务、意义与目标、路径与模式、实践与成效,多角度生动报道全国海关解放思想、汇集智慧,大胆创新、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开展“智关强国”行动的积极探索;展示全国海关实施守护国门安全、服务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服务大国外交、海关现代化等行动,以智慧海关服务强国建设的工作成效。同时加大解读报道,特别是对新出台政策、新进行改革的理解适用进行解释报道,助推总署决策部署在全国海关落地见效。二是围绕群众和企业需求。策、采、编、发调查报道,通过采编工作倾听社情民意,了解群众和企业对海关工作的实际需求,为海关工作作出科学决策提供更多有益参考。三是关注基层一线。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深入口岸和基层海关,与一线关警员面对面交流,实事求是反映基层海关工作情况,及时反映关警员履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问计于一线,问计于实践。四是加强与社会、公共的对话。邀请外部智囊参与调查研究,实现内外视角的打开、专业化和社会化知识的衔接,充分释放海关传媒新闻宣传价值。

责任编辑:龚倩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