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双轮驱动,引领健康传播新航向——健康报社媒体融合工作纪实

“20天点击量破310亿!”

这是一张有着92年红色历史的行业报,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新媒体平台的总访问量。数字的背后,是近年来健康报社加速融合创新迎来的飞跃。

从报刊、网端,到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近年来,健康报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巩固拓展行业舆论阵地,服务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健康报》系列纸媒和“健康中国”新媒体政务平台双轮驱动,发挥行业媒体宣传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健康报全媒体矩阵图

一、高举旗帜,扎稳健康行业“主心骨”

作为有着92年红色历史的行业报刊,健康报扎根卫生健康领域,通过提升行业宣传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讲好新时代卫生健康故事。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做好卫生健康政策发布解读。围绕卫生健康工作的重大部署、重点任务、重要会议,全面深刻解读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政策和各地探索实践成果,确保重大改革和举措报道站位高、解读深、传播广。深耕行业特点,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医药传承创新、健全公共卫生体系、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人口政策等方面持续发力,将独家专访、权威解读和热点评论相结合,做实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

二是当好行业耳目喉舌。积极宣传医疗卫生战线的先进典型,弘扬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描绘出时代前进、国家发展、行业进步的画卷。关注卫生健康工作者心声,通过政策咨询、行业培训、业务指导、学术会议等方式,打造行业内交流沟通的平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实现优质内容的矩阵传播。从以传统媒体为主的行业报刊成长为拥有客户端、微信、微博、头条、抖音、学习强国等多种新媒体形态,共计20余个端口,总粉丝量近3000万,年阅读量数百亿,多次跃居政务榜排名首位的新型行业主流媒体。中国医师节期间,各平台联合发起“向健康守护者致敬”“了不起的中国医师”等活动,总浏览量超33.1亿,登上微博热搜置顶,占据头条、抖音挑战榜首位。

四是做好全民健康科普。发挥专业优势,将晦涩的医学名词通俗化,普及健康防病知识,春风化雨地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策划聚集全国2100余位三甲医院医生的“医者名片”、涵盖1065位国家科普库专家的《健康大家谈》《医直播》等品牌栏目,2022年共举办百余场科普直播,在10余个头部流量平台累计观看量超2亿次。

五是提升品牌影响力。配合主流宣传,主办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基层卫生健康发展传播大会等百余场活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其中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2022年共征集作品18160件,总决赛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600万人次。由健康报社与相关单位联合出品的10集纪录片《中国医生》,荣获第27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提名作品。

二、双轮驱动,书写融合新速度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报在媒体融合和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已经探索了20年。这其中,有1999年即上线的健康报网;2007年数字版健康报开通;2010年推出的手机报;2013年开通第一个微信公众号等。也包括2014年创办的健康报移动健康研究院;2016年开发和运营中国家庭医生签约信息服务平台;2017年健康中国(官方版)客户端上线运营;2019年主办“健康中国”新媒体政务平台;2020年承办“健康中国行动”等等。

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健康报社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创新技术为支撑,机制建设为先行,人才培养为重点,提出纸媒与新媒,健康报与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社内全面整合“四报两刊一网”“两微一端”及健康中国各政务媒体端口,按照新闻生产、加工、推广环节进行流程升级再造,打造卫生健康行业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多平台互动、多渠道经营的“健康中国·共享厨房”。

和其他媒体中央厨房不同的是,健康报打造的“健康中国·共享厨房”,突出“行业共享”概念,不仅仅是健康报的中央厨房,更是全卫生健康系统的新闻宣传和健康科普中央厨房,是联接全行业的新闻采编指挥中枢和中控平台。通过“共享厨房”,形成了融合媒体指挥系统上的横线,守住了质量安全的底线,做实了提升效率的中线,顶实了内容为王的上线,打通了人员流转的竖线,达到了统一调度各类媒体终端的目的。

通过“健康中国·共享厨房”,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可以实时调控各媒体端口发布内容;报社领导可以全面指导四报两刊一网、各新媒体,以及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的产品发布、品牌活动和效果评价。记者编辑分布在各个岗位,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信息加工和推广模式;驻地通讯员和超过5000家入驻平台的各省卫生健康行政单位和医疗机构,如同星星之火般遍布在“健康中国·共享厨房”中,汇聚起卫生健康行业的燎原之势,迸发行业的蓬勃力量。

可以这样理解,目前报社各编辑部就像是人体的各个器官,而媒体融合改革的目标正是要建立一套高效有力的循环系统,将这些器官有机地连接起来,按需提供氧气和养料。在这套循环系统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向作用就如同人体的大脑,控制前进方向;报社党委是人体的小脑,是平衡调节的中枢;“健康中国·共享厨房”的角色就如人体的心脏,是整个融合系统的动力来源;社内全媒体记者编辑通过“健康中国·共享厨房”采编的新鲜资讯,以及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上时刻更新的信息源,就是充盈在系统中的红白细胞。有了这套循环系统,报社如打通奇经八脉,真正做到了融合发展。

健康报·健康中国 融媒体指挥平台

三、使命担当,引领疫情报道“航向标”

在过去三年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报社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以“健康中国·共享厨房”为报社战疫宣传“指挥部”,科学把握疫情防控舆论引导,准确解读防控政策要点,体现了行业新型主流媒体的职责与担当。

——聚焦一线,直面社会关切。报社近20位记者跟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转战在全国疫情防控最前线,在重症病区采访,在方舱医院拍摄,在核酸实验室直播,用一个个现场的细节和故事,奏响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抗疫凯歌。曾经一段时间,报社记者部几乎全员“红码”但我们做到了报纸一天没停,新媒体一天未断,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前无一人感染。

——聚焦融合,形成宣传合力。采用融合报道的方式,保证传播效果。仅从2020年1月23日至2月13日这短短20天里,健康报系网微端,以及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共计发布抗击疫情报道9300余篇,其中纸媒见报1000余篇,新媒体稿件8000余篇,累计阅读量约310亿,评论数及转载量近7000余万。

——聚焦共享,权威数据发布。“健康中国”平台每日授权首发全国疫情和疫苗接种数据,并根据最新数据制作视频和图文,供其他媒体转载和参考。2022年共计首发疫情信息2175条,阅读量达8.2亿。首发其他卫生政策信息1428条,阅读量9.85亿。

——聚焦科普,助力疫情防控。2020年1月9日,在很多人对疫情毫无感知的情况下,健康报多巴胺工作室就制作了视频《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元凶”初步判定》,这是全网最早一批对公众进行提示和教育的科普内容,单条视频在抖音的播放量超过4072万。跟随疫情防控策略的不断调整,健康报以一图读懂形式将疫情防控知识可视化,累计发布新冠疫情图文2995条。其中,健康中国微信“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专栏,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科普宣传的重要抓手,持续更新500余期。

——聚焦服务,凝聚抗疫正能量。以新闻大数据为基础,健康报合作产出各类服务产品:利用系统优势,梳理发热门诊、定点救治医院、核酸检测点等海量数据,提供给国务院客户端、百度地图、腾讯健康等,打造权威的信息查询服务;与春雨医生合作推出免费义诊平台服务;与搜狗搜索推出全民战“疫”同程查询服务;与阿里健康推出疫情动态地图等服务;与学习强国合作,推出辟谣、专栏、专项答题题库等。

四、守正创新,开拓融合新维度

按照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求,作为国有文化企业的健康报社有限公司正在进行集团化重组,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2023年4月,经中宣部、财政部批复,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主管的中国人口报社有限公司、《中国卫生》杂志社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至健康报社有限公司。下一步在新一届报社党委领导下,报社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服务卫生健康大政方针、服务人民健康为己任,围绕“守正聚力,创新共融”,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向着集信息传播和健康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报业集团的目标努力奋进。

一是把握数字机遇。数字经济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转换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质量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健康报社推进高质量发展,势必要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完成数字化经济转型。为体现健康报社在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的专业担当,提升健康报社数字资产整体竞争力。报社将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抓手,从文本识别、音频识别,专业本体建模,知识元抽取,数据语义关联建立等方面,打造健康报社“数据烟囱”,形成面向健康报社内部、卫生健康领域专业群体和社会公众的专题数据库、知识库,对内数据赋能业务发展,对外提供数据社会服务,实现数据资产的规模效应,并为未来更多的数据开放、数据共享、数据服务与数据产品转化奠定基础。

二是搭建技术的结构性支撑力。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在坚持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建立健康智媒云平台,建设涵盖内容创作中心、媒体数据中心、融合传播中心、智能服务中心、创新孵化中心为核心的5个业务支撑平台,构建新型采编流程,形成资源集约、协同高效的融媒体传播技术体系。

三是实质性推进媒体运营的聚合、整合、融合。扩大现有采编内容库、健康中国系列知识库覆盖范围,尽可能收录卫生健康行业相关稿件、图片、视频等元素材,吸引地方卫健机构、行业专家资源、媒体大V等更多力量参与内容生产,打造卫生健康领域新型智库。通过数据治理,实现精细化管理,数字资源可查可用可视,全面提升生产效率。探索分类建立“中国健康卫生政策数据库”“中国健康卫生科学知识库”“中国健康卫生专家库”等知识类服务平台,对外提供公益或商业数据服务。

四是释放复合型人才活力。通过尝试自动检索、AI写作、全息访谈、虚拟主播、一键推流等数字算法和技术,创造“数字员工”,释放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数字化转型。围绕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构建融媒体考核评价新体系,依托大数据的采集、汇聚、存储、分析能力,构建多平台、KPI、多元化等考核评价指标。通过融媒体考核评价体系,准确分析传播规律,引导产品创新和制作,更好地为采编业务提供改进建议,激发报社职工以融媒体为中心的内容生产、内容运营和产品经营服务的积极性。鼓励人才坚定政治自觉,坚持改革创新,把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化融合要求,推动内容体系、经营体系、技术体系协同工作,建立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以服务为导向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媒体组织,推动报社实现高质量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健康报作为文化传媒企业,根基在“报”,因此必须抓好纸媒新媒、健康报和健康中国政务媒体双轮驱动,探索适应新的传播格局、凸显报媒优势,从自身的核心能力出发,拓展新领域,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写好媒体融合后半篇文章。未来,健康报社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以融合力壮大主流阵地影响力,让媒体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文化企业活力得到充分迸发,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龚倩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