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地质人 | 陈国栋
红土地上的地质人(一)
——地质工作服务江西赣南老区纪实
陈 国 栋
在祖国的版图上,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州,是中国红色政权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西征北上奔赴抗日前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生活劳作在3.94万平方公里红土地上的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付出的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阳春3月,正是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时节。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眸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启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日子里。我来到了江西省地质局驻赣州市的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省地质局有色二队、江西省地质局264队,走进三代地质人中,聆听他们讲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坚守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探寻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矿产资源地,将地质工作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振兴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感人故事。
找矿!找矿!无尚光荣
江西赣南大部地处南岭东段,东临武夷,西接诸广,区内重峦叠嶂,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分布广泛,由于长期受到地质活动、大陆板块挤压的影响,导致赣南地区山脉分布多,盆地、断裂带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量的金属通过频繁的地壳活动被带到地球表层,给矿产资源的富集创造了较好的地质条件。
一、“世界钨都”的奠基者
钨是稀有金属,由于其耐高温、坚硬,是制造钨丝、军工的重要原材料。赣南因丰富的钨矿资源而被誉为“世界钨都”。
红色中国第一矿——铁山垅钨矿的故事
中华钨矿旧址
三月的赣南,熏风和煦。城镇、乡村桃花怒放的景色,田里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随风舞起一片片金色的巨浪,山丘上绽放的映山红,一幕幕美丽景象映入眼帘。我不禁想起李白在《金门答苏秀才》中的一句诗: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3月21日下午,我来到了于都县大窝里的铁山垅钨矿区。在参观中华钨矿公司旧址时,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雄杰、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华峰向我详细介绍了中华钨矿的前世今生。
铁山垅钨矿,是在1921年发现的。1930年4 月,毛泽东同志在会昌调查后,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尽快恢复和提高钨砂生产,筹集资金”的意见。并委派时任国家银行行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毛泽民到铁山垅、仁凤山矿区调查钨砂生产情况。
1930年冬,红三军团的一个团进驻铁山垅矿区,配合矿区附近的三区七乡苏维埃政府组织开采钨砂。1931年春,改由红军组织开采,并设立了“公营铁山垅钨矿”。生产出来的钨砂以每百斤50——52块银元的价格,卖给广东军阀陈济棠和国民党革命军第十九路军蔡廷锴,等量换回中央苏区紧缺的食盐、布匹、药品及枪支弹药等紧缺物质。钨矿的开采对于红军打破国民党蒋介石对苏区的封锁,增加新生的苏维埃政府的财政收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为此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关注。
1932年春,为扩大钨矿开采规模,红军在铁山垅大窝里成立了中华钨矿公司。这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第一个公营企业。采矿领域涉及于都、会昌、泰和三个县,先后有5个中队15个分队的3500名矿工从事钨矿的开采工作。毛泽民任公司第二任总经理,任职时间是1932年冬——1933年冬。
据《铁山垅钨矿志》记载,从1931年1月——1934年9月的3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铁山垅钨矿共生产钨砂7830吨,收入达620万块银元,占当时苏区财政收入的70%,成为新生红色政权的重要财源,铁山垅钨矿也因此成为红色中国的第一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西征北上,在矿区的红军指战员加入了长征队伍。当时的中华钨矿公司铁山垅矿区有157名矿工加入了红军和游击队,仁凤山矿区有500多名矿工参加了红军和游击队。
1949年8月,于都县解放,10月即开始生产,到1952年底共生产钨精矿4千吨,有力支援了新中国的建设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
1959年——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铁山垅钨矿的职工在食不果腹的处境中,克服困难,坚持生产钨精矿3847吨,为国家战胜自然灾害,偿还苏联债务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的展览室参观时,赖雄杰说,按照企业的性质和成立时间考察,成立于1932年春的铁山垅钨矿,可以说是红色中国的第一个国有企业。
华峰同志给我讲述了铁山垅钨矿一名矿工参加红军,将中央红军发报时使用的发电机从于都背到陕北的故事。让我十分感动。
这名矿工叫谢宝金,身高近1.90米,力气很大,平时能挑起200斤的担子。中央红军长征前夕,毛泽民动员他参加红军,并告诉他,将红军中唯一的一台手摇发电机交由他负责。就这样谢宝金从一名矿工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并被安排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情报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出发时,首长对当时已30多岁的谢宝金说:“老谢啊,这台发电机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耳朵’和‘眼睛’,没有这个机器我们打不了胜仗。”谢宝金坚定地回答:“首长,请放心,我一定会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它。”
由于发报机和这台发电机的重要性,长征途中,有一支128人的加强连负责保护这些设备。但是,长征途中,战友们一个个牺牲倒下了,到达若尔盖草地时,128人的加强连只剩下3人。
过草地时,谢宝金意识到,若背着发电机是很难走出去的,于是他就制作了一个竹排,将发电机放在竹排上,自己在前面拖,就这样硬是把这台有68公斤重的发电机“拖”出了100多公里的草地。
爬雪山时,由于雪山的小路陡峭狭窄,谢宝金就让战友将发电机抬起来放到自己肩上。在战友的帮助下,在经历和战胜了重重困难后,谢宝金终于把这台宝贝——发电机完好地背到了延安。毛主席称赞他是“长征模范”。
新中国成立后,谢宝金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向组织提出:希望回家乡工作的申请。经组织批准,谢宝金于1952年回到了老家——江西于都县,在县供销社收购部当了一名普通的收购员,一直工作到离休。
1976年,谢宝金应首长之邀来到北京。在参观军事博物馆时,谢宝金一眼就看到了那台熟悉的发电机,他激动地扑上去一边流泪一边用手抚摸着它:“老伙计,我终于又见到你了”。工作人员赶过来说,“同志,这是我们一位老红军从江西于都一路背到陕北的发电机,您不能摸!”
看着老人依依不舍的背影,陪同人员对工作人员说:“同志,你知道吗?他就是长征路上那个背这台发电机的老红军。”工作人员注视着谢宝金的背影,庄重地敬上一个军礼……
已有百年开发历史的铁山垅钨矿,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钨矿资源的开采,铁山垅钨矿的钨金属储量在逐步减少,为保障矿山的持续生产,几十年来,地质工作者一直在矿区周边开展寻找钨矿的工作。
4月13日上午,我来到了位于赣州市红旗大道的江西省地质局有色二队老队部,与队长吴明珠、党委书记王定生聊起了铁山垅钨矿。
谈起这座功勋卓著的钨矿山,王定生说,“铁山垅钨矿是赣南九大国有钨矿企业之一,这么多年来 ,我们地质工作者对铁山垅钨矿的资源勘查工作从未间断过”。
1954年9月—1969年12月,有色二队对铁山垅钨矿分别开展了一次普查评价和两期勘探的工作,提交了钨金属量2万吨左右。所探明的储量主要集中在北组和中组。
为满足矿山持续生产及扩建的需要。1973年1月,有色二队在铁山垅钨矿原有勘探程度及矿山生产状况的基础上,在该矿的黄沙钨矿区的5.72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第三期勘探。
地质工作者从研究地表标志带入手,运用坑探和钻探等手段,历时13年的勘探,新增钨金属储量近7万吨。使矿区的钨金属保有量达到10万吨以上,成为特大型矿床规模。按日采原矿石1600吨的生产能力计算,可持续开采74年。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党委书记曾载林说,为了让铁山垅钨矿这个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特殊贡献的红色钨矿焕发活力。从2004年开始,在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下,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在铁山垅钨矿、盘古山钨矿矿区及外围,持续组织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通过多年的持续工作,如今,在铁山垅钨矿、盘古山钨矿外围发现了新矿化类型矿体,既拓宽了找矿思路、领域,又缓解了世纪老矿山资源危机程度。尤其是外围矽卡岩型矿产的找矿新发现,对这一区域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战略性矿产锡矿和大宗紧缺矿产铜矿方面,有望在“十四五”期间,通过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行动,实现铁山垅、盘古山地区找矿新突破。
新中国的第一个钨矿勘探报告
讲述当年找矿的故事
说起江西赣南西华山的黑钨矿床,那可是鼎鼎有名的。西华山的黑钨矿因开采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一度成为“世界钨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新中国成立后,向国家提交的第一个钨矿地质勘探报告,就是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报告,提交地质勘探报告的单位: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中南分局地质勘探公司,即江西省地质局有色二队、江西省地质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的前身。
位于赣州市大余县城5公里西北方向的西华山钨矿,已有100多年的开采历史。
1907年,在大余县城天主教福音堂的德国传教士邬利亨发现西华山有钨矿,即用500银元从西华山庆云寺僧妙园和尚手中买下山权,以修建花园为名,私自开采钨矿,偷偷运回德国。1908年,一名在南京西江优级学堂(前中央大学)读书的大余籍学生,利用回家的机会,将西华山的钨矿石标本带回学校交化验室鉴定,方知是钨矿。于是政府与邬利亨多次交涉后,以1000银元赎回了山权。开始了民采、官采钨矿的历史。
谈起西华山钨矿,当年参加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工作,今年已88岁的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总工程师吴允兹,回忆起这段历史无比自豪:“新中国的诞生,我们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矿产资源的关键时刻,我们地质工作者用三年的时间就向国家提交了一个大型钨矿资源的勘探报告,我们提交的报告是我国第一个钨矿勘探报告,开创了我国寻找钨矿资源的先河”。
吴允兹是江西南昌人,1952年毕业于中南第五工业学校,曾先后在江西钨矿分局大吉山勘探队、冶金长沙地质勘探公司201大队、江西地质局钨矿普查勘探大队、908队、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等单位任地质员、分队技术负责、大队技术负责、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务,1993年退休。
西华山、大吉山、岿美山三大钨矿地质勘探项目,是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
1952年11月,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地质计划会议,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的陈云在会上指出“地质事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将成为一项最重要的事业,应为1953年国家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积极找矿,地质工作必须来个大转变”。
1953年2月,地质部、重工业部决定联合组建中南有色地质勘查大队,不久更名为赣南粤北地质勘探大队。1954年,更名为中南分局地质勘探公司。这是我国第一支从事钨矿普查勘探的专业地质队。
为了实施好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工作,为矿山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地质部、重工业部从东北三省调集地质队伍参加勘探工作。当时有2000多人在西华山矿区工作,开动钻机24台,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就有400多人。参加勘探工作的80%的是年轻人。江西省委从地方调来了县、区级干部87名,充实到勘探公司机关和地质队。在省公安厅二处任处长,解放前在上海地下党从事学生工作的李伟民被任命为地质队队长。
当时的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科技装备和交通工具,我们就靠两条腿和罗盘、地质锤、放大镜三大件,开展野外地质工作。住的是用竹子、树皮编织后糊上泥巴作为挡墙,油毛毡作为屋顶的简易工棚。夏天,房屋被烈日暴晒得像蒸笼一样,而晚上蚊子的围攻,让我们无法安稳睡觉。冬天,房屋四处通风,冻得无法入睡。吃的方面,十天半月不见荤是常事,出野外时,中午饭一般都是自带的馒头,就着山里流淌的清泉水就解决了。
虽然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大家都能按照李伟民队长提出,“年轻人要又红又专,将青春年华奉献给地质事业和矿山建设”的要求去做。
李伟民对青年同志特别关心、照顾,长年累月都在一线与地质人员同吃同住。他带头吃苦做表率,管理干部都学他,不怕吃苦、任劳任怨。
谈起队长李伟民时,吴允兹满怀崇敬地对我说,“在野外跑路线时,李伟民跟着我,一天走30——40里路。夏天在野外工作出汗多,有一次我们从大余荡坪到崇义宝山,走到半路上,他的两条腿内侧都磨破了,他就在河沟里用水清洗后继续同我一起跑。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报告提交后,他调到赣南冶金公司工作,江西省地质局成立后,李伟民任副局长。反右派时,他保护了许多知识分子”。
1953年6月,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在6.5平方公里的范围全面展开,到1955年12月全面完成了勘探任务。1956年提交了地质勘探报告。探明钨矿工业储量28840吨,远景储量15010吨,平均品位为1.086%。另外还探明铋587吨,钼548吨。矿产类型为大脉型钨矿。1956年7月,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了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报告。
随后由苏联列宁格勒矿山设计院根据勘探报告进行矿山建设设计,并由苏联提供选矿厂设备。
1960年,西华山钨矿全面建成投产,年采矿石为100万吨,选厂日处理矿石量3500吨。按照钨矿储量设计的服务年限是14年。由于矿山建设者和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西华山的钨矿资源量在不断增加,钨矿的生产一直持续到2013年,因资源接近枯竭,矿石品位下降,采选成本升高,矿区开始转型发展。西华山钨矿山的生产年限达到了53年。
2021年3月21日上午,我来到西华山钨矿区。昔日的辉煌已不再现,但当年的老矿部、苏联专家楼、五里山工人村、浮江工人村、坝上住宅区、五里山选矿厂、五里山尾矿库等房屋和采矿设施依然保存完好。为更好地让这座有百年开采历史积淀老矿山,显现其见证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价值,整个矿区正在按照2017年国土资源部评定的“国家矿山公园”,工业信息部评定的“全国首批工业遗址”进行建设。
西华山钨矿矿山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温龙辉带着我参观了目前还在生产的矿区和选矿厂。向我介绍道:“目前矿区还有可采储量2000吨左右,部分矿段在生产,但规模很小,年开采矿石量3万吨,年产钨精矿150吨”。
谈到西华山钨矿百年的开采历史时,温龙辉深情地说:“解放前的西华山共开采了钨矿4.8万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实施,地质工作者探明钨矿可采储量近3万吨,远景储量1.5万吨,以后在各个时期,通过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又增加了9万多吨的可采储量。从1960年建矿到目前,西华山钨矿共生产65度以上的钨精矿13万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1953年,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后,地质工作者先后在赣南红土地上,探明特大型、大型、中型钨矿、钨多金属矿床22处。累计探明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0%。为赣南累计生产150万吨钨精矿提供了资源保障。赣南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钨都”。
二、找矿荣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8年7月16日,《人民日报》一版显著位置公布了国家科委关于1988年国家科技成果奖的评定结果。共有51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报道摘要如下:
本报北京7月15日讯,记者何黄彪报道,518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需报国务院批准),一等奖33项,这次获奖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奖项目“江西省新类型重稀土矿发现勘探及成矿理论”,则建立了稀土成矿理论模式,勘探出了新类型重稀土矿床,使我国成为拥有重稀土资源和开发生产重稀土矿物的重要国家。
1989年12月19日下午三时,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江西省新类型重稀土矿床发现、勘探及成矿理论研究》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的韩久竹同志代表项目团队参加了这一科技盛会。
科技部颁发的获奖证书记载,获奖个人名单共15人:颜定邦、王达忠、韩久竹、张君立、龚长生、郭中勋、尹道玲、胡淙声、姚亚民、黄典豪、陈德潜、彭灼兴、王小凤、刘桂凯、吴澄宇。
主要完成单位: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地矿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江西地矿局实验测试中心、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地矿部矿床综合利用研究所。
15名获奖人员分别由龙南足洞稀土矿发现阶段的5人,会战勘探阶段的5人,成矿理论研究阶段的5人组成。其中赣南地质调查大队10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力学所、江西省地矿局实验测试中心5人。
由此,从国家科技主管部门的表彰决定,可以认定:江西省新类型重稀土矿床的发现、勘探及成矿理论研究的主要团队、人员,大部分是20多年来辛勤耕耘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的地质人,而发现稀土矿的地点是在龙南县城10公里的东江镇一个叫足洞的地方。
2021年3月19日,我分别来到了当年作为项目团队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表彰大会的韩久竹的家中,获奖人之一的颜定邦老人家中,听他们讲述当年寻找稀土矿的故事。
1969年9月9日,908队的一个地质小组的刘世濂、颜定邦、葛宗万在开展1:5万区域地质找矿填图时,在跑临江至料坑线路返回驻地途中,在料坑下朱屋生产队背后的小山坡上发现一处伟晶岩矿脉,他们停下脚步,标注了地质点并采了样品。回到驻地后,即向分队技术负责张君立作了汇报。张君立对这一发现很重视,立即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决定成立矿产班,对此地的伟晶岩进行评价,以期能够寻找到铌钽矿。当时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地质分队的主要任务是在“三南”地区(龙南、定南、全南)寻找国家急需的铌钽矿。
新成立的矿产班共有4人,班长是一名工人,副班长是地质技术员颜定邦,成员是地质技术员龚长生,另外还有一名采样工。这个班的实际负责人是颜定邦。
颜定邦,是江西永新人。1958年因在中学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江西工学院学习金属与非金属勘探专业。在校学习期间,担任过学生会主席。他仅用三年时间便学完了要用五年时间才能修完的地质系金属非金属勘探专业的基本课程,还自修了构造地质、地球化学、成矿理论等方面的课程。在大学实习阶段,他已能单独带队进行矿产普查和报告编写工作。1961年毕业时学校要留他在校团委工作。但他还是选择到地质队工作。到了908队后就一直从事1:20万区调、1:5万区域测量工作,在矿产班中他是唯一的共产党员。
矿产班进驻濂江公社料坑大队后,班组成员按照惯例分散在社员家中吃住。颜定邦被分配到一家姓廖的社员家里。这廖姓人家是客家人,过去祖上是靠打猎为生。以前不是住在料坑,而是住在离料坑有十多华里的足洞。男主人是一位六十多岁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未与地质队员打过交道,颜定邦称他为廖老表。
颜定邦住到廖家后,与老廖同吃同住同劳动,闲时向他普及一些地质找矿方面的知识。有一次,颜定邦拿出一块石头给廖老表看,对他说:“这是一种矿石,你们叫麻石,比较难找。”廖老表接过石头左看右看,盯着石头看了半天,忽然蹦出一句:“你们怎么不早说呀!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哪个山上有这种石头,我们一清二楚。”这话声音不大,却像重锤敲在颜定邦心里,他连忙追问:“快告诉我,在哪?”廖老表爽快地说:“明天我带你去!”
第二天一大早,颜定邦一行头戴草帽,肩背地质包,手拿地质锤,跟着廖老表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山坳,廖老表用手指着左边山坡,“说,就是这个崩岗有这种石头!”颜定邦立即快步向崩岗走去。他爬到山腰一看,只见半边山岗的表土塌下去了,露出了风化的灰白色花岗岩,上面斑斑点点,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有的是钠长石化,有的是白云母化。他当即用地质锤敲打取了一些标本。看到岩石“钠化”得比较厉害,他取下一些风化的岩石,用手搓搓竟成了粉粒。颜定邦向四处瞭望,只见周围的山上都被这种呈褐色的土壤所覆盖。这种地形地貌和土壤,在赣南十分普遍,但像这里的花岗岩风化得这么厉害却是少见。于是,他沿着山体(崩岗)走了几个来回,又取了几个岩石样本,让采样工用样袋装好。看看时间尚早,颜定邦提议,干脆在这四周再走一走,看一看,再取几个样。说完便带着班组的同志继续在山上取样。临近中午时分,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一张张脸被晒得通红。采样工用一根小杉树做扁担,挑着两大袋沉甸甸的岩石样品。
一向不苟言笑的颜定邦,这时倒显得十分开心,他一边用衣袖擦着脸上的汗珠,一边咧开嘴笑着说:“今天收获不错,弄不好我们找了个大矿呢!”
一个星期后,颜定邦一行风尘仆仆回到分队驻地,还没有回宿舍换下发馊的衣服,就径直走进了张君立的办公室,把这一个月来在龙南开展矿产调查的情况和群众报矿的情况向张君立作了详细汇报。听完汇报后,张君立认真仔细察看了颜定邦带回来的岩石样品,他一边看一边询问采样的情况,让颜定邦抓紧时间把样品送到大队实验室去做样品分析实验。
分析实验的结果出来了,样品中铌钽含量不多,但发现钇元素的含量较高。钇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稀土金属元素,它和钪及全部镧系元素统称为稀土。
由于稀土有着非常奇特的光、电、磁、催化和物理作用,只要使用一点点,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因此,人们将稀土称为“工业味精”和“工业维生素”。稀土在农业、工业、科技、军事等各领域都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稀土产业的发展,人类的科技水平绝不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得知颜定邦班组采集的样品中钇含量较高,张君立即安排颜定邦等人重返足洞,布施槽探、浅坑工程,同时采取了光谱样、化学样、人工样、重砂样,先后送达大队实验室和省局中心实验室九批样,共365个样品。
凭着多年的普查找矿经验,颜定邦执着地坚信,足洞是有希望找到富含钇的矿床。于是,他就采用三维方式找矿,在槽探里进行平面取样、曲线取样、从岩体内部系统取样。
在焦虑的等待中,大队实验室的分析报告来了。不久,省局中心实验室的分析报告也来了。颜定邦浏览检测结果非常激动,所有送检样品都是铌钽含量偏少,而钇含量却很高。再查阅资料,这钇就是一种稀有且大有可为的稀土金属。也许就是从这时起,颜定邦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寻找到了一种过去从未接触过的矿物——稀土。也就是从这时起,颜定邦才真正知道稀土。
足洞发现钇金属矿的消息引起了分队、大队、省局各级领导的重视。局总工程师苗树屏要求908队做好勘查工作,大队从实验室抽调了专业技术人员到足洞矿区,做进一步现场取样化验,以证实足洞发现的钇元素是稀土。
根据稀土找矿工作的发现和实验分析结果,国家地质主管部门组织了足洞稀土找矿会战。会战从1971年7月全面展开,至1972年3月结束,历时8个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成都综合所、江西中心实验室等单位都派出科技人员参加会战。会战取得的主要成果是,查明了矿化面积,确定了矿床的工业类型,创造了经济、简便的新工艺,确认了稀土为国内首次发现的新矿物。
韩久竹老人讲述当年寻找稀土矿的故事
在韩久竹家中采访,是我学习了解稀土矿产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为了让我更多地掌握稀土知识,韩久竹老专家将自己存放的笔记本、资料、元素周期表找出来,耐心地给我讲解轻稀土、重稀土的区别,讲述当年他作为综合分队的分队长兼技术负责,为研究稀土矿的成矿理论,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资源所、力学所、成都综合所、冶金研究所的同行专家为我国稀土事业的发展所做的工作。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二点。
一是他和同事参加项目申报国家科技成果奖项时,认真准备材料,回答评委提问的细节。他回忆道,1988年参加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时,在向评委汇报时,他从足洞稀土矿产的发现,到勘探、到成矿理论,讲述得有条不紊、清清楚楚。在答辩环节时,专家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他和彭灼兴分别作了解答。当他们的解答结束,走出会场时,部科技司的同志对他们说,“你们的汇报和答辩非常棒”。
二是他说项目能够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来之不易,从发现到勘探,从提取工艺到理论研究,到申报国家科技成果奖,历经20个春秋。为了这一成果,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他说,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集体大协作。虽然获奖的名单只有15个,但为此做了工作的却有成百上千人。还有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支持,他(她)们都是这个国家大奖的有功之臣,千万不能忘记这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同志。
都80多岁的老人了,思维清晰,谈起50多年前寻找稀土的工作,仿佛就是近年来的事,就连当时分队里的几十名专业技术人员,谁都做什么具体工作他都非常清楚。
足洞新类型稀土矿的发现、勘探和成矿理论成果,在国内外是首创,为地质工作者寻找同类型的稀土矿床,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同时也奠定了中国稀土产业在世界领域的龙头地位。
在这片红土地上为祖国寻找稀土资源所做出贡献的地质工作者理应值得我们敬仰!
三、江西会昌找到大盐矿
赵宝生(82岁右1)、潘钰(81岁左1)讲述寻找盐矿的激情岁月
1970年3月,地质队在当年中央苏区的南大门会昌县的周田找到大型岩盐矿。食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地质队找到食盐,这在当时可是一个让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战斗过的人们,特别是革命老区人民为之振奋。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几乎所有物资都被禁止进入苏区根据地。而食盐就更是紧缺,一担谷子只能换二两盐。苏区的老百姓和红军为盐吃尽了苦头,不少同志为冲破敌人的封锁线将紧缺的食盐运进苏区而献出了生命。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将食盐化成水,撒在衣服上的片段,就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苏区缺盐的情况。
1970年9月2日,在江西庐山召开的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革命老区找到大型盐矿的消息传来,毛主席非常高兴,写下了“江西找到大盐矿,储量19亿吨,可能还不止此数,印发全会各同志。这是一件大好事应该宣扬”的批语。
周恩来总理于1970年10月20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发现大盐矿的909地质队的代表翁盛林、李庚智、王兰升、陈庆海、张林仔、陈金香6位同志。
2021年3月23日下午,我来到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位于市区的营角上基地,听取当年参加寻找会昌县周田盐矿的赵宝生(82岁)、潘钰(81岁)讲述这段寻找盐矿的激情岁月。
1969年5月,在赣州地区召开的地质工作会议上,传达了江西省对地质工作提出的要大力加强煤、铁、铜、磷、钾、盐等矿种的普查找矿工作,尤其要特别注意寻找盐矿的要求。
当时,由于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海上封锁,海盐无法进口,故国内严重缺盐。为打破封锁,尽快实现我国寻找食盐的突破。根据地质大队的工作部署,1969年11月,我们普查小组来到会昌周田盆地(白垩系红层)进行踏勘和路线调查。周田是个红层盆地,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红层无矿”。但我们还是决定在这个红层盆地上探索一下。通过在地表初步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层比较厚的风化为浅灰色泥岩层,泥岩层中存有岩盐晶体的空洞和薄纸状芒硝存在。从初步调查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分析,我们认为这是白垩系的中下部,有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必要。于是,就加强了普查小组力量,对地表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通过地质草测、地质剖面测量、地质构造和岩性观察对比,以及地下水、露头水井的观察取样等工作获取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推测认为周田盆地有岩盐成矿、储存矿产的条件和深部有岩盐层存在的可能。
谈到这里,赵宝生回忆道,当时在做地表工作调查时,当地老表说水井里的水有咸味,我就去水井边打上水后尝了尝,果然有咸味。根据这一线索和我们所做的工作,我就在周田街上距离水井200米处布了一个400米的钻孔进行探索。
潘钰老人回忆说,当时,钻机钻探时需要浓盐水做循环液,我就负责搬运盐巴并放入水池中进行搅拌。
1970年3月30日,第一个钻孔在415米处见到了厚度达十米的岩盐矿层。
钻到了岩盐矿体的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周田镇,老表们兴高采烈地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表示祝贺。当地政府与我们的领导商量后,让每家挑一担卤水回家熬盐,让老表吃上家乡的盐。
第一个钻孔找到盐后,江西省决定立即组织会战。在赣州地区和省局领导下,地质大队调集了5台钻机,钻探了5个钻孔,最深的钻孔打了700米,每个钻孔都是在400米左右见到盐矿。会战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为老区人民、为祖国探明了一个储量近20亿吨的大型盐矿,从此结束了江西无盐矿的历史,还创下发现盐矿后47天就建厂生产出食盐的记录。
因为找到了国家急需的大型岩盐矿,909地质队成为“全国地质系统一面红旗”,荣获全国第一批“大庆式企业”的荣誉称号。中央媒体称我们地质队是“一支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开路先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有色二队、264队的地质工作者,先后在他们工作生活的红土地上,寻找发现了103种矿产,130余处矿产地及数千个矿化点,探明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0%。探寻和发现了稀土矿、江西最大的萤石矿、钼矿、赣南最大的银多金属矿。首创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金属矿床找矿,发现了大余县木梓园等隐伏矿床,并总结提炼出著名的赣南寻找钨矿的“五层楼”、“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式。他们在这片红土地上寻找和探明了铌钽矿、盐矿、金矿等各种矿产储量,是“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奠基者,为共和国的建设和革命老区的发展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