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美丽中国的耀眼明珠
时间:2021-07-05 9:29:23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果叮咚
浏览:14,552 次浏览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按照党中央部署正式设立国家公园元年,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保护“中华水塔”、“地球第三极”生态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到虎啸豹吼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再到猿声阵阵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国家公园发挥了生态恢复、物种保护的重要作用,成为美丽中国的耀眼明珠。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中央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坚定“国之大者”
党中央擘画国家公园宏伟蓝图
生态兴则文明兴。如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途中,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擘画了新时代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宏伟蓝图。
今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时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要继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政策支持,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亲自审定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亲赴三江源、祁连山、武夷山等试点区视察指导,为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致贺信,赋予了国家公园鲜明的时代精神、理论内涵和实践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审定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统一规范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的文件,构建了我国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推动国家公园在理论创新、体制改革、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三江源国家公园集草地、湿地、森林、河流、湖泊、雪山、冰川、江河源头和野生动物、世界自然遗产为一体,展现了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地貌,造就了独特的高原高寒山地气候,保存了大面积原真的原始风貌,尤其是冰川雪山、高海拔湿地、高寒草原草甸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年均出水量共600亿立方米左右,是中国乃至东南亚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气候格局的稳定器,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三江之源”、守护好“中华水塔”、维护好“生态屏障”、呵护好“地球第三极”,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时代担当。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涵盖了我国东北虎、东北豹的主要分布范围,具有中国境内罕见的由大型到中小型兽类构成的完整食物链,也是多种重要洄游鱼类和鸟类的繁殖地。体制试点期间,建立了“天地空”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和管理系统,覆盖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已获取和识别超过1000次东北虎、东北豹和10多万次梅花鹿等野生动物活动影像,初步实现了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的目标。监测到新繁殖幼虎10只、幼豹7只,且其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园区内接近70%的森林为针阔混交林,保存了东北温带森林最为完整、最为典型的野生动物种群。食肉动物群系包括大型的东北虎、东北豹、棕熊、黑熊,中型的猞猁、青鼬、欧亚水獭,小型的豹猫、紫貂、黄鼬、伶鼬等,食草动物群系包括大型的马鹿、梅花鹿,中型的野猪、西伯利亚狍、原麝、斑羚等。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中国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最有价值的地区之一。园区内已记录珍稀濒危维管束植物432种,其中海南苏铁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已记录珍稀濒危动物220种,其中海南长臂猿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目前,海南长臂猿数量增长到33只,第五个家族群正在形成。园区内森林中还分布有巨型的“绞杀树”,高大的“板根”、“老茎生花”和“空中花园”等构成了热带雨林特有景观。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立了大熊猫生态廊道,降低了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大熊猫种群融合成为现实,有效减轻了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程度,提升了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红外相机多次在廊道内拍摄到大熊猫影像,其他伴生动物对廊道的利用率也极高。同时,积极探索并创新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与科研单位开展合作,推动研、学同步发展,让公众在自然教育中体验参与科研项目,有效增进了公众对保护工作的了解,也同步推动了保护科研项目与自然教育协同发展。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指明方向。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绿更多了。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彰显了奋进在绿色发展之路上的中国姿态,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江源地区有着悠久的崇尚自然的文化风俗,逐水草而居的草原传统文化和藏传佛教相结合,形成了敬畏生命、天人合一朴素的自然保护理念。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全面实现园区内“一户一岗”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还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鼓励支持牧民以投资入股、合作劳务等多种形式从事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生态监测等工作,使牧民在参与生态保护、公园管理中获得稳定长效收益,为园区内的牧民带来了新生活。这些措施有效协调了牧民脱贫致富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关系,充分调动了牧民参与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期间,在社区共管机制、生态补偿与保护制度、社区参与机制建设方面有序开展工作。通过鼓励引导茶农开展生态茶园改造,建设混交茶园270公顷,促进茶农持续稳定增收,还赎买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人工商品林150公顷,对部分重点区域5173公顷集体林年均补偿319万元,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福建省政府增设“国家公园监管”执法类别,明确管理局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设立国家公园执法支队和省森林公安局分局,依法明确权责事项,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和联动执法,创新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居住着40多个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园区内黎、苗等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风俗信仰都源于雨林,是名副其实的“雨林民族”。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将白沙县位于核心区的3个自然村506.6公顷集体土地,与园区外365.3公顷国有土地进行置换,通过配套建设食用菌基地、安排生态护林员岗位等措施,实现了118户498名原住居民搬迁后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经过体制试点的探索与蓄势,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将全面发力,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战略布局,为美丽中国描绘更精彩的画卷。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经过试点探索,如今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持续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神州大地定能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中华民族定能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中生生不息!
(本版图片由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提供)
责任编辑: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