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红土地上的地质人(二) | 陈国栋

红土地上的地质人(二)

——地质工作服务江西赣南老区纪实

陈 国 栋‍

为了满目苍翠的青山绿水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赣南是革命老区,为建设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新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饮水安全、生态优美的环境。近十年来,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地质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在寻找地下水、矿泉水、清洁能源地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红井”旁边的深水井

红井

 瑞金沙洲坝有一口驰名中外的水井,当地老表称之为“红井”。

1933年4月,中央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来沙洲坝。当时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不仅周围的农田没水灌溉,就连老表们喝的水都无法保证。当地曾流传着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为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毛泽东主席率领机关的同志,在驻地南面的田里开挖出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为了让井水清澈干净,毛主席还亲自下到井底铺沙石、垫木炭,以起到过滤的作用。水井建成后,解决了周边群众饮水难的问题。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离开瑞金后,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填埋这口井,但老表们又一次次将其修复,终于将这口井保存下来。这口井见证了当年毛主席和红军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人民群众怀念毛主席怀念红军,盼望红军早日回来的历史。

3月21日下午,我来到了仰慕已久的沙洲坝“红井”。在蒙蒙细雨中,只见这口已有87年历史的“红井”里的水还是那么的清澈,我用井旁的木桶在井里取了半桶水,情不自禁地喝了一口。“红井”旁,沙洲坝人民敬立的一块高约2米,宽80公分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是那么醒目。在距离“红井”10米的地方,有一座毛主席与红军战士一同挖水井的雕塑,再现了1933年9月毛主席与红军战士为群众挖水井的情景。

在“红井”南面约100米的地方,我看到了一个面积约有200平方米的水塘,旁边有一间10平方米的白砖墙房子,透过门缝我看到了一台抽取地下水的深井泵。

原来这口机井是1987年冬,原地质矿产部赣南老区扶贫工作团为解决沙洲坝群众耕地灌溉缺水的问题,为红井小组的村民建的机井。当时扶贫工作团还分别在沙洲坝的官山小组、大窝小组、竹山下小组、杨岗小组建了四座机井。这五座机井建好后还铺设了灌溉管道,总灌溉面积达5000亩。如今,这些机井仍然在为当地群众灌溉农田服务。红井小组的这口机井位于“红井”最近,井深有173米,出水量可以灌溉耕地700多亩,同时解决了1350多名村民的饮用水问题。

今天,“红井”、“机井”的水依旧清澈,汨汨流淌,滋润着老区人民的心田。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挖的“红井”和改革开放时期扶贫工作团钻探的“机井”是我们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生动写照。、

本文作者在红井旁

站在当年毛主席挖的“红井”旁,我与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副队长陈永忠、地质队宣传部的王林坡同志讨论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传承好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老区人民办实事,为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这是时代赋予生活工作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地质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任务,也是地质工作者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3月23日下午,我采访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院长肖则佑。

肖则佑得知我刚从瑞金沙洲坝回来,兴奋地说,“当年毛主席为乡亲老表找喝的水,我们现在接着为乡亲老表找地热水。”我们已在瑞金市的南面,距离“红井”20公里的地方,通过钻探打了一口深井,可采水量1314.0吨/天,地热水温度43℃,地热流体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的热能量相当于一年节约煤炭2371吨。地热水水质类型为重碳酸硫酸钠钙型弱碱性水,属含氡、氟水、硅水型理疗热矿水,适合洗浴及医疗之用。目前,已完成地热开发的前期工作,合作投资开发的协议已经签订,地热开发后将直接服务老区人民。

地下水的开发,不仅解决了老区人民饮用洁净卫生水,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也解决了牲畜的饮水难题。同时在干旱的时候能够解决耕地农田的灌溉问题,确保老区人民耕种的丰收。而地热资源是清洁能源,通过对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是推动康养、度假、旅游、地产开发等产业发展,减少面源污染,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老区人民收入的有效举措。同时,由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当地群众使用燃料时,对山上树枝、草的依赖,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近十年来,地质工作者在红土地上找地下水、找矿泉水、找地热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主持下,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与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共同在宁都县成功实施探采结合井28口,总出水量4817吨/天,解决了12个乡镇40个村组,33575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成安全饮水示范工程6处,提供了赣南基岩缺水地区以山泉水为主、地下水应急补充的供水典型示范;有效地缓解了旱情,保障了老区人民的安全饮水。2019年10月1日,在洛口镇刘均前村完成探采结合井一口,水量239吨/天,解决107户/301人的缺水问题。刘均前村民小组几代人靠天喝水的历史从此结束了。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持下,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与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共同在于都县共成功实施探采结合井51个,总出水量6371.98吨/天,可解决安全用水人数达10万人,实际解决49个需求点的安全用水问题,解决缺水户数12826户,缺水人数55261人。其中峡山小学实施一口探采结合井,水量321.32吨/天,解决了全校数百名师生的生活及教学用水。通过对赣县夏潭村的矿泉水普查,提交了4口可供开发利用偏硅酸型天然矿泉水开采井,水量798吨/天,达到中型规模。

在寻乌县磷石背开展了地热水可行性勘查工作,对寻乌县河角的地热水开展了可行性勘查工作。目前,这二个项目已完成招商引资工作。

开展了石城县楂山里地热勘查,完成3个地热孔施工,总出水量4401吨/天。目前,前期开发工作正在推进。

二、废弃矿山变果园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修复矿山生态,治理矿山环境,建设美丽家园,让老区人民享受绿水青山的生态福利,是地质人在这片红土地上的一大贡献。

陪同我采访的陈永忠给我讲了地质队在完成一个稀土废弃矿山治理工作后,在矿区可利用地上建果园基地,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故事。让我大脑洞开,地质工作者探寻出矿产资源后,有关矿山、单位、个体进行资源开采。若干年后,资源枯竭了,矿山废弃了。这时,地质工作者又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废弃矿山进行治理,还原矿山开采前的生态环境,或许,这就是地质工作的轮回规律吧。

地质高级工程师——果园基地的农艺师

3月20日下午,我来到了距离信丰县城12公里的嘉定镇桐木村学堂嘴果园基地。见到地质高级工程师刘荣华时,他正在果园观察杨梅树的挂果情况。我就跟着他沿着果园中的小道,在550亩的果园基地上边走边听他介绍各类果树的种植维护特点及今年收成和市场价格的预测情况。

高级工程师——园林农艺师刘荣华

我们从杨梅树种植园转到脐橙种植园,从柚子种植园走到果园基地的蓄水池。站在果园基地的最高处,俯视着满山绿荫茂盛的果树、草丛中灿烂的花朵,规范的水泥路穿梭于各果园之间,我仿佛来到了花果山。眼前的景象怎么也不能与曾经的废弃矿山联系起来。而听了刘荣华讲到杨梅树、脐橙树、柚子树的成长周期,亩产量对比以及各类果树生病防治的知识后,我怎么也不能将一名地质高级工程师的身份与果园的农艺师身份联系起来。

刘荣华于1979年毕业于桂林地质学校后,就在矿区从事地质工作,先后在大余下垅钨矿、坑口采矿工区工作。1985年5月,调入908地质队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1995年取得工程师职称,2007年晋升高级工程师职称。

果园基地是在一个废弃的稀土矿区上建设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地的老表和许多外地人就在这片土地上开采稀土矿。多年的开采后,资源枯竭了,成了一座废弃矿山。当时整个矿区及周边丘陵是满目疮痍的瘌痢山,山上的植被没有了,水土流失严重,废水流入低处的农田里,导致处于下游的一千多亩水田不能耕种水稻,可以说当时的农田是寸草不生。

为根治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给周围的乡亲们一个绿水青山的环境。2010年,原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将信丰县学堂嘴稀土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作为示范项目进行了立项。2010年12月,在通过招标投标程序选择项目治理单位时,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及优秀的治理方案和团队而一举中标。

项目的实施采取了边治理边回收资源的方式进行,并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2014年1月完工。在历时3年的治理中,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按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近期、中期、长期兼顾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及项目施工图和项目合同的要求组织施工。并种植了脐橙、杨梅、柚子各种果树9167株,平台边坡植草80亩。在治理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回收了矿区残余的稀土资源110吨,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

信丰县学堂嘴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项目结束后,经过一年的保质期后,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圆满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并在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修复方面总结完善了规范,积累了经验,锻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治理队伍。

在与刘荣华的交谈中,他谈得最多的就是果园基地的建设和维护,谈种植果树的体会。他说,种植脐橙树后,需要4年的生长期,即第4年才会挂果。种植脐橙树最担心的就是怕得“黄龙病”,这种病一旦染上,目前还没有有效医治手段,而且还会传染,所以一经发现就必须将病树砍掉。这几年,我们已砍了3000多棵,同时也补种了3000多棵。

与刘荣华握别后,在返回信丰县城路过与果园基地接壤的桐木村时,我在村里转了转。村边的农田里开满了油菜花,山丘上的果树挂满了绿色的小果,小草爬满了山岗。村里砖混结构房屋有规则的林立在道路两边,许多人家门口,停放着摩托车、小汽车。

我来到桐木村村委会,只见三个村干部正在商量工作。我问村主任在吗?其中一位50岁左右的同志站起来说,我就是。就这样,我与村主任张诗棋就村民的生活现状、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和村干部的工作及待遇聊了一个多小时。

张诗棋说,我们这里,从上世纪的1988年开始就有老表和一些单位开采稀土。20多年的开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老天一下雨,含有酸氨草酸的泥浆水倾泻到河床,由于河床的抬高,泥浆水直接流入农田里,造成村里的500多亩农田无法耕种,10个村民小组的1千多人的生活受到影响,没办法只能外出打工。2004年,有个姓童的村民开塘养珍珠,镇政府也支持。第一天将珍珠放进去,第二天就全部死了。后又改养鱼,前十年都是亏损,养出来的鱼,尾巴是弯的卖不出价。

矿山治理后,养鱼就开始赚钱了。一些40—50岁在外打工的村民基本都回来了。种水稻、种菜,到果园打工每天有80—10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现在还有200多人在外打工,都是年轻人。全村现有18000亩山林,2600亩耕地,大都派上用场,有的种水稻、有的种果树、种草。我们村干部有一项工作,就是与各果园的老板商量,希望给在果园里打工的村民多一些工钱。村里的488户1980人,2019年就全部脱贫进小康了。

“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我们探索开拓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与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陈光飞交谈时,陈光飞自信地说。

这位于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勘探工程专业毕业后,就在赣南从事地质工程技术工作的专家,谈到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时,深有体会地说,对废弃矿山的修复要有长远眼光,将废弃矿山变废为宝,有许多模式,恢复治理时,要根据矿山的地表、地下开采的情况进行修复治理。如废弃的稀土矿山重点是地表水土和地下浅部地层的治理修复。这几年,在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的支持下,我们承担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修复项目,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赣南废弃稀土矿山的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而钨矿山的治理修复又是另一种模式。钨矿大多是在地下开采,存在着开采后的废渣堆积压覆地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使山体植被受到破坏,以及地下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等问题。在治理修复时,就要考虑地表、水土的治理与地下采空区的治理相结合。

西华山钨矿因面临资源枯竭转型发展的问题。2017年,经原国土资源部批复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整个矿山公园建设规划分为土建部分和治理部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中标做矿山治理部分,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做矿山治理设计时,在6.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采空区的治理,要体现对地质遗迹、矿山遗迹、矿业遗迹的保护。二是安全性的问题,要考虑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治理。三是矿山地表植被的恢复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一半的矿山治理任务。

陈光飞感叹道,西华山钨矿资源的勘查从1952年开始就是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做的,最后治理恢复矿山的生态环境也是赣南地质调查大队,60多年的轮回,凤凰涅槃,我们地质人又让它复活了。

陈光飞的感叹,正好与我在采访中所感悟到的地质工作轮回规律的认识相一致。

三、美丽生态多元美

2013年11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在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指引下,推动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修复,让美丽生态呈现多元之美,整体之美。

赣州市地处赣江和东江源头,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以及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这一特殊的生态功能定位,说明加强赣南这一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7年, 赣州被列为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这也给工作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地质工作者,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许。

3月23日下午,我在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院会议室采访院长李海潘时,谈到在赣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地质工作者应在哪些方面有所建树的话题。

李海潘说,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而绿色就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就是绿色发展。我们所做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生态修复等都是自然资源生态修复的工作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有之义。我们要一以贯之地坚持绿色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久久为攻必能为赣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让老区人民满意效果。

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看,由于赣南红层土壤的特性以及矿业经济规模大,矿山企业多,矿产资源开采面广等因素叠加,导致赣南成为江西省地质灾害点较多的地区。据调查多达2万个,其中有的地质灾害点对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威胁。由于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群发性、频发性、规模小、危害大等特点。地质灾害点的存在始终是隐患,一旦发生,不仅会对附近工作生活的人们造成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破坏植被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测、评估、勘查、治理等工作不仅是给人民群众一个安全的环境问题,也是保护自然生态的问题,而做好这些工作,是地质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从2003年开始,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就在地质灾害治理的监测、资质、评估、勘查施工方面形成了一个治理体系,组建了一支地质灾害治理的专业队伍。近20年来,共勘查施工治理了近百个地质灾害点。

在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绿色矿山方面,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贯彻“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根据矿山所处的原始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周边人类经济活动条件,总结出了技术可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生态修复模式。

在低丘陵、岗地,距离居民区较近,有一定汇水范围的废弃矿山,宜修复成果园。在高丘陵,距离居民区较近,汇水范围较小的废弃矿山,宜修复成油茶林等耐旱经济作物林。在低山、高丘陵,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废弃矿山,宜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主,修复成林草地。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根据不同的生态修复模式,先后在赣县、信丰、寻乌、宁都、定南等重点矿业开发地区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承接的于都县钨矿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区位于于都县南部废弃矿山集中区内,包括铁山垅钨矿隘上矿区、二坑矿区与盘古山镇钨矿三个矿区,呈北东—南西向分布,长近20公里。这三座矿山都曾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开采初期,生产为了战争的客观现实,也受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制约,开采条件极其简单,延续至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三个废弃钨矿区又先后经历了民采、乱采、盗采、有序开采等多个开采时期。由于生产技术不够成熟,环保设施不够完善,矿区及周边环境破坏严重,造成大面积山体挖损、植被破坏严重、废渣遍布、河沟淤积、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发育,良田损毁,挖损区及废石分布区成为了不毛之地。针对矿山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在设计中充分融合了红色因素,因地制宜,结合遗留下的矿部旧址,综合治理修复了中华钨矿旧址周边的矿山生态环境,让这一红色教育基地重新焕发了光芒。

3月21日下午,我在铁山垅钨矿区中华钨矿公司旧址现场,看到周边昔日开采的山上,已布满了绿荫的树林、花草,南面约1000米远的建在半山腰上的原红军医院,在茂盛的树林簇拥下,若隐若现地能看到房顶。

中华钨矿生态修复图

而信丰县大桥镇中塅村煤矿沉陷区及炭质页岩开采废弃区矿山的生态修复项目,则是地质工作者修复矿山生态环境的经典之作。

该废弃区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位于信丰县东部,距县城32公里,距离大桥镇约1.3公里,距离中塅村部约500米,距离最近的中塅村社湾村民小组仅100余米。

治理区域内的原金兴煤矿开采区,原来是赣南大桥煤矿的一个工区,属国有煤矿,矿区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开采时间为1958年,煤矿的开采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0世纪八十年代,受当时“有水快流”的政策影响,矿区内及周边小煤窑一哄而上,滥采滥挖,造成的危害一直延续着。

后来,当地村民用挖土机直接开采地表炭质页岩用于制砖,对地表破坏非常严重,形成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地下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地面变形隐患;土地及植被破坏;地面变形、塌陷及炭质页岩运输损毁了村庄公路。

实施治理前,区域内到处都是煤矸石堆、矿坑槽,黑乎乎一大片。一遇刮风时,灰尘漫天飞舞,村里的老表出门都睁不开眼睛。

该项目于2017年4月启动。经过近二年的治理,大桥镇中塅村煤矿沉陷区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问题得到解决。地形地貌景观、植被恢复了。同时在治理的基础上,将采坑改造成了景观湖,不仅发挥了景观作用,湖中的水还成了周边蔬菜大棚等农作物种植的灌溉水源。一改以往受矿山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周边地表干涸,田地沉陷,难以耕种的状况。

通过治理,荒废多年的土地恢复了生机。针对存在许多小采坑、废石堆的问题,在复绿的基础上,依地形改造成为公园的游步道,在树木绿草的映衬下,公园成为村民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近10年来,为了老区的自然生态呈现多元之美,整体之美,让满目苍翠的青山绿水永驻,地质工作者共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上百个,为赣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待续。本文发表于《中国作家》2021年第7期)

作者:陈国栋,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学创作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焦瑞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