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三零”模式拔穷根 扶贫蘑菇结硕果

 

“三零”模式拔穷根 扶贫蘑菇结硕果

2017-08-16 08:35:00 来源:《中国改革报》 

“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河北省平泉市的“三零”精准扶贫模式,让想干事又承担不起风险,想做工又无法外出的贫困百姓轻松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于馨

地处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的河北省平泉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优良,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8.3%,是全国优质生态示范区,也是华北最绿县份之一,然而“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质条件也造成了平泉的土地贫瘠、耕地稀缺。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燕山—太行山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持县,近年来,平泉坚持产业化扶贫,把食用菌作为第一扶贫产业,有效保障了贫困农民稳定脱贫,在发展壮大了特色产业集群的同时,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赢。

大厨返乡“种蘑菇” 

虽然是周末,可是作为平泉中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润公司)的负责人齐艳斌仍一大早就来到公司查看香菇销售、出库和运输情况。“自打我开始创业,就没有周六、周日。每天我不是在公司,就是在农户的大棚里。”齐艳斌说。

提起齐艳斌,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要称一声“能人”。早年间,齐艳斌在北京的星级酒店里当厨师,月薪过万元。然而,齐艳斌放弃了这份很多人都羡慕的工作,选择回乡“种蘑菇”。“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放弃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非要回乡‘折腾’什么创业。”齐艳斌说,他选择回乡搞香菇种植并非突发奇想。他父母就是种滑子菇的,因此,他了解食用菌种植这个行业。同时,作为一名厨师,他发现香菇等食用菌是厨房每天都必不可少的食材,香菇市场的潜力不可限量。此外,平泉当地政府一直大力支持香菇种植,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因此,齐艳斌下定决心,辞职回乡创业搞香菇种植。

创业初期,最难的就是资金问题。为了凑齐启动资金,齐艳斌跑遍了周围的亲戚朋友,甚至父母都出面帮他凑钱。“我父母到处帮我借钱,他们还对亲戚说:‘如果齐艳斌还不了钱,我们来还,我们还能种菇,这钱一定能还上。’”说起父母的帮助,这个大男人的眼眶有些发红。

如今,齐艳斌创建的中润公司已经成为平泉市食用菌种植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先富带动后富,齐艳斌将带动周边百姓一起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责任,“我之所以能创业成功,与当初周围亲戚朋友的帮助密不可分。如今我富了,也要带他们一起富起来。”2013年,齐艳斌投资2000万元在平泉市卧龙镇碾子沟村建立了中润食用菌扶贫产业园,按照平泉市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实行“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三零”扶贫模式,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驻园区。而对于没有劳动和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则可以资金入股的形式分“红金”。

截至目前,该扶贫产业园内已建有恒温发菌棚20栋、水帘调控出菇棚120个、工厂化菌棒生产车间15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到400万棒、产量1800余吨,实现产值1800万元、利润480万元,吸纳务工人员数量达到120人,平均月工资2500元。

农民捧起“金饭碗”

“中国菌乡”是平泉的四大名片之一。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平泉就利用境内农林牧三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该产业已成为平泉产业链条最完整、发展潜力最大、国内外影响最深的农业支柱产业。平泉先后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绿色食用菌十强县”“中国特色产业集群50强”等国家级殊荣20余项,成为全国食用菌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唯一基地县副会长单位。然而如何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捧起食用菌这个“金饭碗”,一直是平泉政府的工作要点和发展目标。

据记者了解,平泉市作为贫困山区,产业扶贫面临着“四大困境”:一是随着近年来扶贫工作深入推进,剩余的贫困户基础更薄弱、生活更困难,发展产业的能力与预期差距更大。二是贫困群众难以承担市场风险,迫切需求风险小、门槛低的脱贫路径。三是对常年患病不能正常务工的贫困群众缺少就业岗位和资金来源。四是大多数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低,缺少一技之长和脱贫技能。

为了让贫困农民真正参与到食用菌产业发展,切实分享“中国菌乡”的红利,如期脱贫致富,平泉市探索出一条“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三零”扶贫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三无一有”(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产业项目和有儿有女但无能力赡养)且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政策无法兜底的深度贫困群体脱贫问题,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优良的融资平台+优秀的龙头企业,实现贫困户“零成本投入”,“扶贫钱从哪里来?”一直是困扰地方政府的难题。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平泉搭建起了“政府搭台、银行放贷、保险兜底、企业融资、农户受益”五位一体的“政银企户保”扶贫融资平台,把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保险公司有机地联合起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授信更大、门槛更低的运作条件,打通了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

平泉市政府整合筹集1亿元注入金融机构,建立“资金池”,银行根据资金池内资金额度,按照1:10的比例放大贷款额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的扶贫贷款给予100%贴息,并对带动贫困户超过20户的扶贫园区再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银行基准利率贴息。贫困户可以选择一个产业园区(企业)入驻,每个贫困户能够无担保、无抵押获得5万元贷款,连同上级扶贫资金每户6000元、市财政基础设施补贴资金每户6000元,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在园区(企业)入股,每年园区(企业)给予6000元~10,000元的股份分红,两年后园区(企业)负责银行还本付息,还要退还给贫困户1.2万元的补助资金。此外,如果两年后贫困户同意,还可以把这些收入再投资入股,获得收益。这样的合作方式,既解决了园区(企业)建设所需资金问题,更解决了贫困户有稳定脱贫产业的问题。截至2016年,通过“政银企户保”平台,全市累计发放贷款5.42亿元,惠及农户10,953户,其中贫困户7005户。

而对有劳动能力而又不愿贷款的贫困户,平泉市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作用,推行领养领种方式。由社会信誉好、产业带动能力强、抵御市场风险实力强、社会责任意识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先行建设产业园区,将制好的菌棒按成本价格赊给贫困户经营,并且为贫困户无偿提供生产所用菌棚及配套设备,生产结束后公司扣除成本,剩余部分全部作为贫困户领养经营收入,贫困户不仅不需要出一分钱就能发展产业,而且年可实现收入3万元~4万元。比如,入驻中润食用菌扶贫产业园的贫困户金显龙,夫妻二人认领了两个大棚、赊领2万袋菌棒,经营一个周期已经获利4万元。

坚实的产业基础+科学的防控措施,实现贫困户“零风险经营”。平泉食用菌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产业标准化程度高,龙头带动作用强,市场流通体系健全,产业效益持续稳定,因此农民发展食用菌产业有底气、有信心。

贫困户进入园区进行生产经营,对于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全部由企业(合作社)负责,贫困户只负责通风、浇水和采蘑菇等简单的无风险的生产管理环节,同时园区与贫困户签订《领养领种协议》,如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贫困户无收入或收入减少,由园区负责损失并按照正常员工标准付给贫困户工资,确保贫困户没有任何风险。具体来讲,在生产环节,属于菌种、菌棒这种技术含量较高、风险较大的生产环节,由企业采取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进行生产,既降低了成本,又降低了污染率,提高了质量。然后,将成熟的菌棒交给贫困户进行简单管理出菇。在销售环节,全部由企业合作社负责销售,解决贫困户没有销路的顾虑。

此外,平泉市严格规范金融扶贫平台运行,政府代表机构、合作银行、合作保险机构签订“三方协议”,同时建立起1∶1∶8的风险共担机制,金融部门放贷有“保险”,保险机构承保风险低;对于贫困户而言,借贷入园区参与发展产业,企业(合作社)负责偿还贷款本息,确保农民还贷无风险且收入有保障,企业化解融资难题同受益。

产业园区与农村社区“两区同建”+产业发展遍地开花,实现农民“零距离就业”。平泉通过实施以扶贫模式为主的产业园区和以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的农村社区“两区同建”,解决了一家一户农民在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难题,将产业园区与农村社区同规划、同推进,广大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既能住上漂亮、舒适的新房,又能就近进入园区发展产业,实现“一地生四金”,即土地流转收租金、入股合作分股金、认领认种得现金、入园务工挣薪金,搬迁贫困户真正在社区内住得下、能致富、不反弹,实现产业兴起来、农民富起来、社区靓起来。目前,全是首批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两区同建”示范点13个,配套建设产业园区30个,安排搬迁群众2200户7526人(其中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70户、1058人),引导1.1万人入驻园区就业。

此外,平泉市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针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市里每年都要出台政策进行扶持,产业基地已覆盖全县19个乡镇、150个行政村,食用菌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6万亩,10亩以上园区1500多个。遍地开花的产业基地和众多的工厂化园区、加工流通企业等,为广大农民(贫困户)提供了充足而又便捷的就业机会,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政府念好“绿色经”

食用菌产业链是平泉最完整的产业链条之一,全市食用菌生产总量5.6亿袋,产值54亿元,直接带动12万农民,人均增收4600元。食用菌产业小循环带动农业大循环,平泉实践给人耳目一新的诠释。作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平泉念好“绿色经”,巧吃“生态饭”,致力探索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初步构建了“绿色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全混饲料—生态化规模养殖—规模化沼气—有机肥料—绿色种植”的循环农业产业链,一大批循环农业项目陆续投产,串起了农业“生态链”,成为促进平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器”。

近年来,平泉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农产品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为发展主体,积极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先后规划建设了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通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使之成为效益农业的集聚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区、休闲农业的观光区和现代农业的先行区。

平泉还将循环经济的触角延伸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全市建起8家秸秆综合化利用企业,通过把秸秆变成绿肥和饲料,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

在平泉市2017年政府工作计划中,平泉将围绕重大工程、循环产业链等方面打造一批样板,带动循环经济发展,全面加强生态建设,规划建设的城北生态新区,将北部新区建设成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生态休闲山水田园新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