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提升记者“四力” 推动纸媒转型——解析中国电子报2022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全媒体报道
2022年1月底至2月中旬,新春之际,中国电子报按照中国记协要求,把“新春走基层”活动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的重要开篇,组织骨干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从微观视角切入,以鲜活的文字、视频、图片客观报道节日期间信息技术给广大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反映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充分营造喜庆安康、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受到了广泛好评。
更重要的是,在此次活动中,一方面培养了记者的“四力”,提升了记者综合素质,进而提升了媒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报社全媒体报道也取得了突破,加速了报社转型升级。通过这次活动,报社实现了“双赢”。
融合创新 提升纸媒传播力影响力
春节期间,在一场全员动员会上,中国电子报2022年“新春走基层”活动正式启动,编辑记者克服重重困难,深入一线采写报道。其中,共15名编辑记者深度参与,刊发了《8K超高清:写给八方宾客音乐情书》等7篇重磅文章及10条短视频。
本次报道活动中,本报打破编辑部之间的壁垒,聚合报纸、网站、“两微”及入住平台号等传播载体,通过文字报道、新闻图片、视频等融媒体形式呈现,取得良好实效,相较上年同期,无论是阅读量点击量还是粉丝量均有大幅提升。具体而言,本次活动微博阅读总量超过6万,其中《看百屏扮靓冬奥 8K尽显“京”彩》《直播花开红星村,今年是个丰收年》单条微博阅读量均突破1.4万。微信总阅读量接近1.05万,其中《冬奥+科技,老首钢变身新“网红”》单篇阅读量接近0.28万。抖音平台短视频点击量总数突破2万,其中《新春走基层,“出行+VR+购物+按摩”一站式体验来了》单条短视频点击量突破0.5万。
图注:《“出行+VR+购物+按摩”一站式体验来了》单条短视频点击量突破5000
通过本次活动融合创新,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中国电子报可谓尝到了“甜头”,而这只是报社近年来不断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为推动媒体融合走向深入,中国电子报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以新媒体为主要平台的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完善了采编工作流程。以微信、短视频为突破口做好媒体融合工作,已入驻平台央视频号、抖音号、微视频号、快手号等。2021年报社官方微信粉丝数首次突破10万,文章推送约1400篇,总阅读次数接近160万次,抖音号影响力大幅提升,单篇最高播放量超过800万。报社品牌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践行“四力” 加速纸媒记者转型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已成为纸媒记者转型的根本。2022年“新春走基层”活动是一个极好的练兵场。
对于脚力,毋庸置疑,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是写事实动真情,记者只有扎根基层、深入实际,人在现场,心里才能有最深的感动。因此,传统媒体在转型的过程中要强化“现场”意识。不过,这个“现场”也需要与时俱进。
从新媒体强力冲击中清醒过来的传统媒体应该认识到: 没有新技术,特别是智能采编技术的支撑,核心能力弱化,在日益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必然转型乏力。用智能技术升级改造,以现代科技型新媒体为目标,才是立足于多媒体并存时代的科学路径。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移动互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有些无法到现场的采访可以通过视频连线、无人机拍摄等新技术手法实现“现场”采访。
在本次活动中,本报记者克服各种困难,带着手机、相机、摄像机、云台、录音笔等工具深入首钢园、滑雪场、VR体验中心、冬奥特许商品零售店、城市商圈等新闻一线现场感受数字技术为老百姓的带来的不同寻常的“年味”。此外,通过视频连线采访远在贵州省铜仁松桃县冷水溪镇红星村村民,鲜活地报道了当地的“致富经”。
图注:中国电子报记者在北京首钢园现场采访
在全媒体时代,好故事、好作品同样能吸引大流量。在此背后,是一双双具有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预见力的“眼睛”。“好眼力”就要“看得见”,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本次活动,锻炼了记者的“眼力”,让记者学会“以小见大”,通过小切口看到新闻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脑力”是新闻工作的总指挥。提升“脑力”则要求记者能够深入思考。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不仅重速度、求广度,更要体现记者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回应百姓关切。
对于笔力,在媒体传播模式不断变化的今天,纸媒记者手中的笔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这一“笔杆子”,而是包括了音频、视频、图片、动画以及各类新媒体传输类型。综合运用新闻传播的“十八般兵器”,做好舆论引导、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纸媒记者的时代重任。本次活动需要记者短时间内完成全媒体“输出”,锻炼了记者的“脑力”“笔力”。
通过践行“四力”,中国电子报2022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内容更接地气,可读性更强,读者评论也比同期增多。《这个春节,数字人民币“红包”你领到了吗?》《VR体验店带来不一样的“年味”》等作品展示出区块链、虚拟现实、移动支付等信息技术让百姓过年更便捷、更有趣味。《直播花开红星村,今年是个丰收年》展示出5G等信息技术让百姓腰包更鼓,助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大作用。《“百城千屏”让商圈旧貌换新颜》等作品展示出新型显示、超高清视频技术让市容更美丽。
此外,今年春节与北京冬奥会相会,让今年的年味变得更有韵味,也激发了百姓冰雪运动热情,本报将本次活动与冬奥融合,展示数字魅力。例如,《冬奥+科技,老首钢变身新“网红”》《8K超高清:写给八方宾客音乐情书》《看百屏扮靓冬奥8K尽显“京”彩》等作品展示了无人驾驶、超高清视频、5G、智能制造等信息技术助力北京冬奥的强大能量。
总之,在新媒体冲击日益加大的今天,只有让记者“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学会新应用,提升“四力”,才能让纸媒中优秀的新闻作品传播得更大影响得更深。(作者系中国电子报要闻部主任)
责任编辑:牛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