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陈国栋│清清运河水,千年北京城

“弯弯运河水,悠悠千百年,沿着歌声飘来江南的古船,爷爷的爷爷摇着老船桨,把这京城种在河两岸,清清运河水,洗过我的脸,我的笑声飘在金色的水面,妈妈的妈妈,唱着运河谣,坐在四合院哄我入眠……”这是《我家住在运河边》里的歌词,客观真实地述说了大运河与北京古城的亲密关系。

北京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文明古都。北京市境内有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拒马河、蓟运河五大水系。而其中,北运河对北京这座文明古都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京东第一大码头”——张家湾

老北京人常说,“北京是从水上漂来的城”。究其原因,是大运河的兴建因漕运所致。元、明、清时一年平均有近2万艘漕运船到达京城,而从京城通过运河输送到南方各省的兵员、商贾人士、物资的码头正是通州的张家湾码头。

明朝迁都北京后,大兴土木,兴建了众多宫殿、坛庙、园林建筑。大兴土木所需的盛产于湖广、四川、贵州等地的楠木、杉木,但树木体型巨大,运输不便。等到雨季时,将伐好的木材编成木筏,利用河水、溪流的力量运送到运河,再通过船运到北京。还有营建皇家建筑常用的产自山东临清的贡砖、产自江苏的御金砖等,均是通过船运经运河运输到达京城。

经运河漂来京城的美食,诸如,美誉全球的“北京烤鸭”,其原料以北京产的京白鸭为主,而京白鸭是从江苏金陵的麻鸭培育而来的。江苏金陵麻鸭沿着运河进入北京各大水系,经过培育成为优质的家鸭品种。

大运河沟通了大江南北,让南方的丰富特产漂向北方,由此漂来了粮食、木材、贡砖、金砖,漂来了美味佳肴,漂来了各地士农工商,当然也就随之漂来了各地的富有特色的文化,漂来了座座的村庄,漂来了一座建筑宏伟、兼收并蓄的北京城。

张家湾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张家湾镇自辽金以来因潞河通运和通惠河的开凿而逐渐发展为水陆要津,古代漕运繁盛之时,从南方到来的运粮船浩浩荡荡地聚集在此处河面上的情景被称为“万舟骈集”,属“通州八景”之一。据考证,清朝康熙年间,仅运粮食的船一年就有14500多艘。

今天的张家湾,古城墙巍然屹立,城墙下的萧太后河水缓缓流淌。尽管当年火热情面已不再现,当“京东第一大码头”的美誉却让来往游客驻足回味畅想。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经过多年来的改造和修缮,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的燃灯塔和周边古建筑群景点,于2022年9月26号运营开放。“燃灯塔和周边古建筑群”是华北地区较大的三教合一古建筑群,是北京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如今,伫立在北运河岸边的运河商务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剧院、大运河博物馆鳞次栉比,城市绿心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处处添绿……悠悠运河水正带动千年古城焕发文明活力。

北运河漕运的终点——积水潭

大运河的北端是北京通州,但是要更细致地说京杭大运河在北京境内终点是哪里?答案是在今天什刹海的北岸。元代的什刹海,当时叫做积水潭,是漕运的终点,是总码头,漕运船只进入元大都城内以后就停泊在积水潭北岸。

站在积水潭北岸,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千帆竞泊的热闹场面。

人们不禁会问,元代的积水潭跟今天北京的积水潭有什么区别呢?

北京的积水潭,位于城区西北部,元代时叫西海子,“西”是相对于当时北京另一个大面积水域南海子(今南苑)而言。海子一词,源于蒙古语,意为花园,北方人将积水的湖泊称为“海子”。元代时的积水潭,比现在北京的前海、后海、西海加起来还要大,东西长约一公里,南北分为两半。元代时修建的通惠河,沟通了京杭大运河和积水潭,可以使南方的运粮船直接到达积水潭的岸边。

北京现在的后海北岸就是当时京杭大运河的北方终点码头。明朝时改造元大都,建造紫禁城时,将积水潭与通惠河隔离为二,积水潭的形状发生变化,水面大幅度缩小。清代末年,积水潭形状与现在的水域基本相同,分化成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三块较大的水域,西侧是积水潭,中部称为什刹海、东侧称为莲花泡子。民国时期开始使用西海、后海和前海的名称,并将三者统称为什刹海。

元大都建立后,北京城人口激增,公元1291年,时任都水监的郭守敬奉命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以解决用水问题,并疏浚运粮船道。北京地形西北高、东南低,郭守敬不畏艰险,走遍了京西北的山山水水,最终在昌平东南方的龙山上找到高度合适、水质清澈、流量稳定的白浮泉,将其确定为通惠河的水源。

紧接着郭守敬就主持挖建通惠河,旨在连接通州的北运河也就是今天的潞河。这项工程于公元1292年开工,次年完工,全长差不多有35公里。通惠河工程的建设完工,在元代发挥了巨大的运输作用,使得当时南方的货船可以一直行驶到京城的积水潭。

明代直隶监察御史吴仲再次疏浚通惠河,将通惠河与潞河在通州北关连通,并建设了大光楼以及石坝、土坝两个码头,全国各地的运粮船便在此停靠。石坝码头原位置在大光楼西侧,是转运正兑漕粮入京仓的码头,土坝码头原位置在新拦河闸下游五六里处,是转运改兑漕粮入通仓的码头。

所以,这一切还是要感谢当年的郭守敬,位于西海子北部小山上重修的汇通祠,现在就是郭守敬的纪念馆。

从元代起到明清,大运河充当了保障首都物资供应、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水上通道,因而也就成了巩固北京首都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古代的北京城,生活着全国最多的官员、拱卫京城的庞大军队、颇为密集的消费型人口、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文士。在物产并不丰富的周边地区无法满足物资供应的情况下,运河就成为把江南财富源源不断运到北京的最重要的物资供应生命线。因此才有“水上漂来个紫禁城”的说法。

四大徽班进京城

运河贸易滋养着财富和文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也是一条流动的“文化走廊”,将各地的文化艺术荟萃到了北京。

公元1790年,大运河上行走着一船徽班艺人,他们从扬州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相继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后,通过艺人间的合作渐渐融合了汉调、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最终荟萃成京剧。

谈到徽班进京还真的要说说一些有趣细节:1790年秋,恰逢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朝廷的大员们都要给皇帝祝寿,不但要送厚礼,而且还要送戏来京都祝禧。当时的闽浙总督伍拉纳联合江南管盐务的官员,将南方戏剧中心——扬州演出的规模最大的徽班三庆徽送到京城为皇帝祝寿。据说,这个徽班以唱二黄调为主(一种比较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兼唱昆曲、吹腔等。北京的祝寿演出规模盛大,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粱桥,每隔数十米设一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荟萃争妍。

第一次进京的三庆徽班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并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三庆徽班越演越火,又吸收了昆曲、梆子腔等剧种的表演技艺,使自己更加丰富,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剧种。后来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进入北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四大徽班进京”。从而促始了我国京剧的发展。从此,一个新的剧种——京剧形成了。

一河千载通南北,声腔并艳唱古今。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有赖于持续不断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这是千年运河留给今天的文化启示。

大运河与《红楼梦》

1968年在北京市通州张家湾出土“曹公讳霑墓”刻石,20世纪90年代对外公布后,引发了红学界和考古界的巨大反响。如今,在张家湾通运桥西的萧太后河南岸不远处,就立着曹雪芹的铜塑雕像。可以说大运河对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大运河是华夏的一条文脉,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了南北文化交流,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创作与发展。

阅读《红楼梦》这部名著,我们会感受到这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强的文学经典作品,也能领悟出作者曹雪芹与大运河的浓郁情结。

曹雪芹出生在包衣世家,祖父曹寅曾主政扬州盐运,兼任两淮盐运,一生都与大运河有联系,他成立了扬州诗局,刻印了《全唐诗》《佩文韵府》。曹家以大运河为纽带往来于南京与北京之间深耕经营几十年。1728年(雍正六年),担任江南织造主事的父亲因亏空大量公款,被撤职抄家并递解回北京,13岁的曹雪芹随家人迁往京城,从此离开了南京。当时,曹家在通州还有六百亩地和张家湾一家本银七千两的当铺,曹雪芹经常往来于张家湾。

1764年除夕之夜,一代文圣悄然西去。可以说,在曹雪芹短短48年的生命旅途中,大运河对于曹雪芹写《红楼梦》有极大影响,《红楼梦》的根就在大运河。

如《红楼梦》中大家比较熟悉的第二回中,林黛玉离父进京都的一段:“那林黛玉,身体刚好,原不忍离父进京,无奈外祖母一定要她去,父亲也劝她前往,黛玉这才洒泪拜别,随了荣国府的人登舟而去。”“林黛玉那日弃舟登岸时,早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车辆等候了。”小说描写从扬州到京城有水路可通,林黛玉离舟登岸的地点就是通州的张家湾码头。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病重,林黛玉在贾琏的护送下,走水路回扬州。林黛玉总是乘船来去,贾宝玉犯痴病时,总怕来船将林妹妹带走。

《红楼梦》中,贾政曾6次沿大运河处理行政事务。贾雨村5次往返于大运河上,林黛玉4次沿大运河北上南下。

尽管没有提过“运河”二字,但大运河贯穿于《红楼梦》的时间轴,所叙述的舟、水路、登岸都与运河有密切的联系,可见曹雪芹对运河的记忆与情感。

千年古城新韵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那之后,我国对运河千年璀璨文明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于2021年8月印发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整合了大运河沿线八个省市文物和文化资源,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珠串线、线带面”的思路优化总体功能布局,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着力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2022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省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根据方案,到2023年,大运河有条件的河段实现旅游通航,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任务基本完成;到2025年,力争京杭大运河主要河段基本实现正常来水年份有水。

如今,北京运用运河文化“金名片”倾力打造运河文化品牌,展示千年古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讲好古都的故事。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通过运河将森林生态体验区和运河水文化体验区与燃灯塔及周围古建筑群等通州历史文化代表景点结合在一起,串连起了漕运进京之路。

走进运河岸边的通州西海子公园,这一始建于1936年的北京老字号公园,占地面积210亩。经过不断的修葺、完善,公园里的燃灯佛舍利塔、三教庙、李卓吾墓、通州城北垣遗址、通惠河故道葫芦头等古韵景观以及现代化园林小品、鲜花茂草,融为一体,尽显古风与现代的生态之美。

位于西海子公园内的葫芦头,元代时为一片积水。明代辟为通惠河的泊船潭,专门停靠通惠河上的运粮剥船,可容纳百余艘。北运河逆流而上的粮船相继停靠在石坝码头旁,漕粮经人工搬至石坝上,经验粮官员计数、验粮后,再经人工搬运至葫芦头内剥船上运送至京师各粮仓。

始建于北周,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燃灯塔特是一座13层塔高56米的八角密檐式砖塔,共悬铃2248个,为通州八景之首。燃灯塔是北运河运输船只抵达通州的标志物,南来的船工们在运河上行驶时,只要看到燃灯塔,就预示着这次漕运的任务完成了。一座城池的烟火近在咫尺,那里,是家园,是希望,是情谊。

北运河北京段至河北省廊坊段,2021年6月,全线62公里的河道实现同步旅游通航,两地百姓可以乘船互访,同览运河两岸的美丽风光。

站在五河交汇处附近的大光楼上眺望运河,一座呈波浪起伏造型的大桥横跨运河南北两岸,运河两岸绿色植被带与远处高楼林立的运河商务区相互呼应,十几只白鹭在清澈的河水中戏水,五六个垂钓老翁不时地抛杆起杆的场景映入眼帘,多么美丽的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

千年水韵,滋养了古都现代文明。流淌千年的大运河因其包容开放的天然属性,以及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正在运河两岸呈现和延展。

展望未来,一湾碧水通南北,两岸风景如画卷;百代文脉重接续,千年北京城必将续写新篇章。

本文刊发于2023年8月24日《中国妇女报》

陈国栋,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大地文学》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级研究员、文学创作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龚倩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