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嘉陵江畔地质人│2023年《大地文学》夏季卷纪实文学作品选登

在中国西南的巴渝大地,一条江蜿蜒而过,一座城崛地而起。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的嘉陵江,一路奔腾从陕西到甘肃,折回经略阳、宁强两县出陕入川,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依托长江、嘉陵江两岸崎岖的地形而建的城被称为“山城”。晚清名臣两江总督张之洞吟赞重庆:“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

重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山水之城,其地形切割强烈、地质构造复杂等情况,只有长期工作、生活在这里的地质人,才能有最深的了解。

一、美丽山城的地质守护人

春夏之交的山城,草木生香,万物生辉。

从江北机场出来,乘车赶往市区,道路两旁的青山绿树、花繁叶茂,忽上忽下的山城公路、不时盘绕的立交桥,穿越的过江大桥,城区内鳞次栉比的高楼,绿荫树下公园里人们的穿戴打扮,犹如一幅画卷入眼帘。

细心呵护的洪崖洞

当地朋友说,到了山城,不到洪崖洞就体验不到山城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繁华。

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地带,沿嘉陵江全长约1.2里,原名洪崖门。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建立大明政权后的洪武年间,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在宋代旧城基础上,根据九宫八卦之象建了“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其中有九座是水门,即开门,八座是旱门,即闭门。这种每两座水门之间设置一座旱门,水门开、旱门关的布局, 既有利于军事防守,又消除了火灾的隐患。洪崖门紧邻嘉陵江,地理位置险要,属于旱门,门下面就是悬崖,门上面作为军事防御阵地。而洪崖门下方的悬崖峭壁上有一个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石窟,由此,人们又称为洪崖洞,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洪崖洞依山临江的巴渝特色建筑和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浓缩了重庆三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2020年11月,洪崖洞被列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2021年12月,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洪崖洞的繁华和美丽景观与山城地质人的精心呵护分不开。

2022年4月16日晚,夜幕下的洪崖洞华灯初放,流光溢彩。我站在五层楼的观景台上,仰视着左上方由灯光组成的“洪崖滴翠”四个大字和来来往往的人群,眺望着嘉陵江对岸江北区灯火辉煌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嘉陵江大桥上流动的灯光。这一幕幕在万家灯火点缀下的“城在山中显,水在城中穿”的独特城市景象,兴许就是美丽山城聚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打卡消费的原因吧。

在观景台东面的小亭子里,借助夜幕下的霓虹灯光,我就洪崖洞的地质构筑及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工作,对重庆市地质矿产集团二零八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胡以德、高级工程师任鸿凌进行了采访。

二十年来一直对洪崖洞一带的地质构造进行深入研究,并参加了地质调查和工程治理的胡以德说,洪崖洞地理位置好,前临嘉陵江水运要道,步行十分钟就是解放碑。但这一带有六百多米长的危岩带,1948年曾经发生过危岩崩塌灾害,造成三百多人伤亡。由于危岩带的存在,过去洪崖洞一带一直是禁止建设区。

胡以德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地处繁华地段的洪崖洞的开发建设,给地质工作者布置了一个严肃而又艰巨的任务。为此,从1993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千厮门至洪崖洞危岩、滑坡前期地质调查工作。2001年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详细勘查工作,在详细调查危岩、滑坡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有效治理的前提下,洪崖洞一带可以建设。同时基于地质理论和调查结果,我们将危岩分为七种类型四十二个块体,综合运用钻探、槽探、摄影、素描、岩土测试等方法, 逐一确定了治理方式,从而提出了洪崖洞危岩地质灾害治理方案。2001年底,治理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

根据治理方案,2002年至2004年,重庆市有关部门对洪崖洞危岩进行了全面治理,我们全程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和服务。

2006年6月,在洪崖洞危岩治理的基础上,重庆市政府投资三点八五亿元建设的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功能的洪崖洞旅游景区正式开门迎接八方来客。

2018年,洪崖洞旅游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当年的网上热度仅次于北京故宫。

如今,治理后的洪崖洞十六年来没有发生过危岩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任鸿凌是洪崖洞一带地质灾害防治驻守队员。从2015年起,重庆市在每年4—10月的汛期前后,都启动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向全市有地质灾害点的区县、乡村派出驻守地质队员, 任务是汛期前对驻守地的地质灾害进行排查研判;汛中进行巡查,对地形发生变化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研判,提出防治措施;汛后检查,对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制定防治方案,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任务。2022年4月,全市已有四百八十名地质队员下沉到全市各乡村驻守。

任鸿凌告诉我,渝中区的管辖面积有十八平方公里,是山城的繁华区, 北面是嘉陵江,南面是长江、岷江, 处于嘉陵江和长江中间,被称为渝中半岛。从江面到山顶的高差有一百多米,从而形成二三级陡崖,中间是斜坡、陡崖发育地带。地层为砂泥岩, 砂岩比较硬,风化后形成陡崖,而陡崖容易形成危岩。泥岩风化后形成斜坡,而斜坡则容易造成不稳定滑坡, 洪崖洞一带主要就是危岩和滑坡这两种类型的地质灾害。

任鸿凌说,在渝中区,这两种地质灾害点有二十多处,如洪崖洞危岩、佛图关危岩带、虎头岩危岩、曾家湾危岩等,虽然危岩的规模不大,滑坡的厚度不厚,但由于是在主城区,又是交通要道和人员密集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危害性就很大,所以这二十多处地质灾害点治理后,都没有销号,我们一直在监测。

任鸿凌在成都理工大学学的是岩土工程专业,2009年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2015年起就在洪崖洞一带担任地质灾害防治驻守队员,可以说,他对洪崖洞的每一处危岩、斜坡的形成机理、变化情况了如指掌。

洪崖洞由禁建区变为可建区,历经岁月的洗礼,如今已是重庆市的历史文化名址,它不仅承载着山城的记忆,更延续了山城的文脉,是山城历史文化的见证和城市精神的象征,是山城——重庆享誉海内外的一张靓丽名片。

而这些成就和荣誉的背后,有山城地质人的默默付出,他们是洪崖洞繁荣的呵护者。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

铜锣山山脉,北起四川的达川区雷音铺山北端,呈东北至西南走向, 跨达州、大竹县、邻水县和重庆的长寿区、渝北区、南岸区、巴南区、綦江区等县区,止于綦江北岸天台山, 是重庆主城的四大山脉之一。而以铜锣山命名的矿山公园因其湖泊形态各异,山丘、矿坑、村庄相互映衬形成特有的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加上交通便捷出行方便,而被网友称为重庆的“九寨沟”。

2022年4月16日上午,在重庆市地质矿产集团二零八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凡荣的引领下, 我来到位于铜锣山中部的渝北区石船镇、玉峰山镇境内的铜锣山矿山公园,公园距重庆主城渝北区约十公里,整个公园占地面积有二十五点一八平方公里。

铜锣山矿山公园是我国典型的石灰岩矿山遗址。石灰岩是城市建设所需石子、砂料的主要来源。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矿山开采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城市建设进入高峰,人们开始大规模开采沙、石等建筑材料,开采的企业一度多达上百家,直到2012年资源枯竭关停。

近五十年的石灰岩矿的开采,给大地遗留下了四十一个大小、深浅不一的废弃矿坑,其中有十二个矿坑汇集雨水,形成了碧水深潭,有的深达五十多米。矿区内的地形地貌、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自然雄伟的山体被逐渐采剥挖平,造成大片的基岩裸露、草木不生,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及开采台阶使土地的视觉连通性大大下降,并对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治理和恢复铜锣山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2017年,国土资源部批复了铜锣山地质矿山治理,建设国家矿山公园的方案。以建设矿山公园为契机,在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主导下,铜锣山矿山公园于2018年全面展开治理修复工作,按总体规划要求,整个矿山公园的建设分为六期实施。目前,二、三期建设任务已完成, 并正式开园接待旅客。

在位于石船镇石壁村的矿山公园第三期项目实施地,我们沿着已硬化的水泥路面,分别来到十一、十二、十三号坑。

第三期项目建设面积为四百二十七亩。只见整个矿山的道路两侧及高陡边坡大部分被绿色的植被和各类花草所覆盖,过去因开采矿石形成的台阶自然地修成了矿山公园小道,三个注满雨水的大坑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蓝色的光芒,成为点缀矿山公园的一大景色。

曾凡荣告诉我,因为石灰岩中含有镁离子,所以石灰岩大坑里的水在阳光下就会呈湛蓝色。

已治理好的十三号坑是整个项目的最高点,也是整个铜锣山矿山公园的中心位置,站在十三号坑的观景平台上,曾凡荣用无人机将铜锣山矿山公园的全貌,重点是二期、三期、六期项目的建设成果向我进行了现场展示,让我对整个矿山公园有了总体的认知。从无人机实时发回的影像看,十二个注入雨水的矿坑特别醒目,犹如镶嵌在铜锣山脉的一串串珍珠,五颜六色的湖泊形态各异,绝壁环绕, 与青山、旧矿车间、村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曾凡荣说,铜锣山矿山公园的生态修复,是自然资源部实施长江生态区修复规划的内容。重庆市地质矿产集团南江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第二期矿山公园建设任务,我们承担了矿山公园第三期、第六期建设任务。第三期建设项目是2018年实施的,2019年10月完工,总投资一千六百万元。完成绿化面积六点三三万平方米,道路面积三点三七万平方米,土石方三十四点一四万立方,边坡面积七百八十七万平方米,危岩面积四点六八万平方米。项目完工后, 移交给渝北区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发展旅游产业,现已成为旅游景点,每天可以接待两千多名游客。

从十三号坑向下走到十二号坑时, 曾凡荣指着边坡上的绿化植被说,公园的植被也是修复的内容,为达到既绿化美化环境,又固土护坡的目的,我们通过反复论证比较,选择了属于豆科落叶灌木的根系发达的“紫穗槐”树。种树的方式也比较特殊,将树种和土搅拌成泥浆状,喷在边坡上,我们称为“绿色锚杆”,种了两年多现已长到两米多高了。

随后我们驱车来到了由重庆市地质矿产集团二零八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的,位于石船镇关心村的铜锣山矿山公园六期项目施工现场, 该项目占地面积八百五十一亩,其中恢复矿坑面积十五点五一万平方米,总投资四千五百零八万元,项目于2021年4月开始建设,目前已进入复绿阶段,计划2022年底完工。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从外表看就是一个绿化、水渠、路面的修复,但从内涵上分析,地质人从寻找资源开始,到资源开采枯竭,矿山关闭,再到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这是一个地质工作的轮回规律。在针对铜锣山矿山公园的采访中, 我就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与地质工作的结合这一问题与曾凡荣进行了讨论。

地质工作者在实施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时,从设计理念到工程施工都体现了地质工作的特点。在铜锣山矿山公园建设中主要体现为,在矿区环境的修复方面,主要采取生态的理念, 从而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且减少了投资,如在高陡边坡的治理上,采取绿色植物护坡,而不是动用工程降坡;在处理矿坑积水方面,利用石灰岩中含镁离子元素,通过自然阳光的作用,让水面散发出的蓝色与蓝天相呼应;在矿山文化的传承方面,采矿闭坑、矿渣、旧厂房作为矿山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其加以利用, 变废为宝,使矿山公园的特色得以彰显。同时,将矿区附近的原住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矿山公园生态修复有机结合,促进了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

4月16日这天是周六, 我在矿山公园建设的二期、三期项目现场,看到了许多游客,停车场有三十多辆车,村民们开的农家乐、小商品店非常红火。

如今的铜锣山矿山公园,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随着矿山公园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修复,以及基础服务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的完善, 山城又将增添一处集科普体验、休闲观光、生态康养于一体的山地生态旅游景区。

一个良好的山地生态旅游环境, 必然会给游客留下美好的旅游体验。

建设绿色智慧矿山

位于重庆市东距离市区四十五公里的巴南区麻柳嘴镇赚宝村、双河口镇塘湾村的磨子洞建筑用石灰石矿山, 是重庆市地矿系统事企分开运行后, 地质矿产集团布局的矿业板块,展现了将地质找矿、建设矿山、开采资源整个产业链连接起来打造国家级绿色矿山、智慧矿山的一项创举。同时也是地质企业将资源优势与市场资本有效结合,实现持续发展、合作共赢的典范。

2022年4月16日下午,我来到了由重庆市地质矿产集团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重庆七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融缘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磨子洞建筑用石灰岩矿山, 整个矿山占地面积近两平方公里。

进入矿山大门时,我还以为是到了高速公路收费站。只见与高速公路收费站一样设置的六个通道,既是进入矿山的大门,又是运输建筑材料车辆出矿山的验证关卡。

我们一进入矿山大门就感受到浓浓的现代化气息,六个高三十五点四米、直径为二十二米的储存精品沙、瓜米石、碎石等建筑材料的大罐整齐地从南向北并列在左侧,每个大罐可以同时为三辆车装货,且是智能化的。排队进场的装载量为三十五吨的黄颜色的大型运输车,在大罐前渺小如一辆小推车。

沿着连接大罐的成品输送廊道往前走,我看到一栋二层小白楼,墙面上的八个大字“智慧矿山绿色同行” 非常显眼。一问方知这栋小白楼是矿山运行管理的中枢系统,我走进二楼的中央控制室,映入眼帘的是二十六个实时动态画面组成的大屏幕,在逐个观看画面后,我对整个矿山的运行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印象较深的是所有动态画面中很少见到人的身影, 整个生产线上只见到不到十个运行维护人员,就连在我想象的人员应该最多的采石区,也只能看到正在工作的挖掘机、装载车,连打眼放炮的工作都交给了智能机器人。

六零七建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杰介绍,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的绿色智慧矿山, 绿色是矿山的本色,智慧是矿山的品牌,整个矿山的运行管理采用了5G技术,实行智能化管理,所以就不需要很多的工作人员。虽然年产砂石骨料八百万吨,是特大型矿山,但我们只有一百七十二名职工。

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是六零七建材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副总经理黄山松接上话题说,建材有限公司的性质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股东有三个,我们占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重庆七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融缘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各占百分之三十二点五的股份。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八点五亿元,从4月6日开始试生产,现在正处于磨合期。过去我们地质队就是找矿,现在我们开矿就是补短板,利用地质人的专业优势和民营企业的资金优势将矿业的产业链连起来。矿山生产正常后,将成为重庆市城区范围内最大的砂石骨料等建筑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年销售收入可达到三点二亿元。

采访中我了解到地质队从找寻矿产资源到进入矿业开发领域是多么的艰难。这座绿色智慧矿山的建设前后经历了十年,可谓一波三折,十年磨一剑啊!

2011 年 6 月,重庆市地质勘查开发局六零七地质队经过调查编制了普查方案,8 月获得探矿权证,即开展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于11月编制提交了《重庆市巴南区磨子洞建筑用石灰岩矿资源普查地质报告》,重庆市地质调查院组织专家对报告进行了审查。2012年10月,六零七建材有限公司依法申请办理了采矿权证,采矿范围一点九四平方公里,可采资源量七千七百八十三万吨,采矿期限为二十年。

矿产资源量清楚了,采矿证也办好了,接下来就是筹集建设矿山的资金和办理征地手续。在资金的筹集方面,由于是事业单位,地质队在筹集资金和投资方面有政策限制。而在办理征地手续方面,矿山建设范围内有商业林地、公益林地,如何让矿山建设不占或者少占公益林地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再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干扰,导致六零七地质队整整用了七年的时间,才基本解决这些问题。

2017年9月,重庆七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融缘置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转让的形式成为股东,矿山的建设开始步入正轨。2021年3月中旬举行了矿山奠基仪式,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实现试生产,可以说创造了奇迹。

随后我沿着生产线参观了深加工车间、初加工车间和石灰岩开采区。一路走来,我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对因矿山建设致右侧山坡被剥离后的裸露岩石进行绿化。其绿化的方式很特别, 即将土壤搅拌成泥浆后用机器均匀地喷洒在岩石上,达到一定的厚度后, 再将草种搅拌在泥浆中,喷洒在新培植的土地上,然后用薄膜将其覆盖, 以保证草种不因下雨而被冲走。当小草长出来后,再将薄膜取下,这样一座绿色的小山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据说采用这种方式成活率高,在许多地方已十分普遍。

站在开采区的山坡上,俯视矿区外围的零星住家户及山上的树林,我向李杰了解矿山征用的土地是林地、耕地还是未利用地;石灰岩矿资源开采结束后,矿山生态修复土地复垦是怎么考虑的。

李杰说,建设一流的矿山要获得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矿山建设一共征用了两千九百亩地,其中有的是林地,有的是耕地,我们都按照规定的标准交了土地使用费,同时对涉及土地征用的周边两个村,我们每年补助三百万元的工作经费给被征地的村民。过年过节时, 我们还给村民发当地的农产品,如当地产的梨、西瓜、茶叶等。对于涉及征地搬迁的村民,我们足额给予拆迁费。我们现在站的位置,下面都是石灰岩矿,随着资源的开采, 这一片地的标高都要下降一百米。我们边开采边绿化,开采结束后,我们要复垦出两千九百亩平整的土地交给村民。

矿山建设要达到的三个效益都与乡、村、村民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办理要续和建设过程中,政府和乡镇、村干部积极帮助协调工作,村民也非常支持矿山的建设,许多村民还能在矿山就业,所以我们矿山建设的各项工作进展都很顺利。

寻找矿产资源,开发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智慧矿山是地质人融入经济社会,提高自身综合实力,造福于当地百姓,回报社会的使命任务。

采访结束了,我对矿山的印象是,矿山已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矿山设备系统集成,拥有国内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技术装备可与国外一流矿山相媲美。我的感受是,流年笑掷, 未来可期。

地质人能做到这样,真是不容易啊!

我期盼绿色、智慧的磨子洞建筑用石灰石矿山,早日正式投产。

二、为自然生态添青加绿

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地质人为自然生态环境添青加绿,造福当地百姓的自觉行动。

矿山最美的格桑花

2022年4月10日早上,天刚刚蒙蒙亮,我就到马脑壳金矿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部四周漫步。远山的山顶上还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山上融化的雪水汇集成小溪从后院流淌而过。

公司本部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西北的黑河镇,与九寨沟景区、九寨沟县形成自然的三角连线,到九寨沟景区四十七公里,去九寨沟县城五十一公里。这里的海拔有两千两百米,而矿山在黑河镇达舍沟,距离本部还有三十三公里,那里的海拔有三千三百米。

四川九寨沟马脑壳金矿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由重庆迪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九寨沟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源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四家股东持股的国有股份制公司。主要从事金矿的开发,集黄金的探、采、选、冶、销售为一体。矿山的组织生产及职工构成则以重庆市地质矿产集团的源庆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

杨虎是公司财务总监,由九寨沟县股东方派驻公司,他对公司和矿山的运行有较多的了解。

他告诉我,这是一个有近三十年历史的老矿山,对九寨沟县的贡献很大。在经济方面,GDP贡献了二十五亿元,上缴利税费约六亿元;在社会效益方面,为本地村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一百五十个。每当自然灾害降临时,公司总是冲在第一线。2008 年汶川地震后,公司率先在九寨沟县捐款一百万元。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公司第一时间调集矿山的工程车及装备冲在前,并捐款一百万元帮助县里恢复重建。2019年8月16日发生特大洪灾,公司主动出击排洪除险,平时修桥铺路也当仁不让,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与老百姓有感情的良心企业。

4月10日上午,我们驱车从公司本部出发,沿着达舍沟向东北方向的矿山行驶。途径自玉村、碧历村、达舍寨村时,马脑壳金矿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戴碧江告诉我,自玉村、碧历村是汉族村,达舍寨村是藏族村,三个村共有村民一千多人,每个村都有五十个村民固定在矿山工作。2015年,公司投资两千四百五十万元,修了十八公里的柏油路,将三个村的交通问题解决了,方便了村民出行。

上午9时30分,我来到了一度在国内矿业界享有盛名的马脑壳金矿山。

此时,虽已是四月中旬,但四周山顶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在山下和半山腰有许多职工、村民正在植树种草、修建山上的排洪管道。

在矿山占地六千五百平方米的育苗基地,我看到了许多适合在高原种植的植物,如祁连圆柏、云杉、高山柳、花楸树、红桦、沙棘树,通过基地的培育后,移种到四周的山坡上。

戴碧江说,建设绿色矿山,修复生态环境是我们公司的目标任务,二十六年来,公司共投入八千多万元用于矿区的绿化和生态修复。2021年矿山停产一年,实施矿山的生态环境修复,主要对矿区外沿途河道水毁区进行了清淤、平整,修筑了河堤挡墙,重建了矿山公路;对矿山内排土场和采场周边水毁区域进行了工程治理;并对所有治理区域进行了植树、种草植被恢复。完成的主要工作有:疏浚河道十八点四公里、清淤三点三五万立方米、修筑河堤挡墙三点一公里、平整滩涂地五点八万平方米、修复排土场一百一十五万立方米、修复排水沟两千六百六十五米、平整场地四十三点九八万平方米、覆土二十二点四万立方米;植树三十四万株、播种草籽十七点五吨、喷播复绿面积七点五五万平方米、铺设植被毯四点六五万平方米、建成围栏七千四百一十五米。

参加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人员全部是公司职工和附近三个村的村民, 这也是为了让大家在矿山停产期间都有一份收入。

戴碧江还说,2022年,公司还将投资约三百二十万元继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巩固、养护工作,大部分职工从3月中旬就到矿山开始工作,我们争取上半年能够恢复生产。

通过现场的采访和观察后,我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矿山的建设中,他们牢固树立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路径。在现场我看到,2021年公司完成的绿化面积是一千五百亩, 其中在矿区范围内绿化了八百三十亩, 矿区外围绿化了六百七十多亩。矿区外围的绿化并不是公司的事,但他们也同样进行绿化,这是自觉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表现。

在矿山采访时,我参观了十个规模在一至二万吨的矿石堆浸场,同时就金矿堆浸场的喷淋工艺进行了重点了解。如果正常生产,矿山每个月可以处理矿石十二万吨,一年可达百万吨,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矿山的规模。

在矿石的开采方面,矿山采用“沿等高线带状开采工艺”,科学开采、定点排放,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同时对新表层土剥离后采取集中存放, 用于后期植被恢复。形象地说就是移山,再造一座青山。

在金矿石的堆浸方面,在我的认知中,金矿堆浸的喷淋材料主要是氰化钠,属污染环境的剧毒材料。而在现场我看到的是,金矿堆浸采用的是环保提金剂“绿金”加全封闭循环工艺,尾液不外排,尾渣排放至固定渣场,并经专业机构检测,符合一般废弃物排放标准,对环境也不会造成影响。

选矿车间经理林祥虎说,2019年我们发明试用了微喷技术,并于2021 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现场林祥虎找来喷淋管向我介绍新发明的微喷技术,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黄金解析过程中使用的水,经过滤、沉淀,再生循环使用;废气进行了酸雾净化处理,达标排放。

矿山一直坚持对环境的监测,定期对尾渣、溪沟水、地下水、大气进行取样,取样的人是县监管部门专业人员,检测人员为第三方。检测结果均达标,没有环境污染。

注重防范泥石流发生,避免水土流失是矿山的一大亮点。公司先后投资两千余万元,建成了八座拦渣坝和四座护坡挡墙,达到了保持水土和预防泥石流的目的。

应当说,现在的马脑壳金矿山是一座绿色矿山、生态矿山,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矿山。

公司的职工、当地政府领导、村民都翘首以盼地等待恢复生产。

达舍寨村支部书记沙白州告诉我, 我们村是藏族村,有八十户三百七十九人,过去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读过书,靠放牧为生。矿山建设带动了村里的发展,现在全村有五十多人在矿山就业,村里有一百一十五个孩子在读书,有八人在成都读大学, 读中学的孩子公司每年给两百元,读大学的每年给一千五百至两千元,公司每年按人均三千三百元的标准给村民发生活费。在矿山的帮扶下,我们村在 2017年就脱贫了,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有一万多元,有六十户家庭购买了农用车跑运输,我们盼着矿山早日恢复生产。

中午食堂开饭了,我与矿山的六名中层干部边吃边聊,他们大都是地质院校毕业后在矿山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骨干。谈起矿山二十多年来的变化, 大家万分感慨。

就说住的吧,我们经历了席子棚、油毛毡房、干打垒到现在的钢架房。那时通信非常困难,与外界的联系靠电台。2003年买了一部卫星电话,通话一分钟要花七元,大家排着队给家里讲两句话报平安。2006年能用手机了,大家的高兴劲儿就不说了。2016年公司投入一百万元,建了联通、移动两个基站,沿途架了线路,现在海拔三千三百米的矿山通信是 4G技术, WIFI、宽带都能用了。矿部综合办的石定国讲起来就按捺不住。

公司副总经理、矿长王勇是1988年从学校毕业后就在矿区做地质工作的老同志了。他说,当时要从永川出发走两天的路才能到矿区,采购的蔬菜、肉类三天送一次到检查站,再用五个小时经人工背到矿山时,肉都臭了,蔬菜一大半都得扔,谈对象写一封信要两个月才能收到。

公司总经理助理何文强接上话说, 我家在泸州,1999年我收到家里来信说孩子要出生了,我就请假赶回去, 到家时孩子已出生十天了。

讲起矿山发展的历程,戴碧江深情回忆道,我是学铀矿地质专业的。1991年在成都地质学院毕业后就来到矿区,从化探找矿到普查,到详查, 再到建设矿山都参与了。矿山从1992年试验产出黄金三公斤,1994年生产四十公斤,到 1996年提出建设万两黄金矿山,2000年实现这个目标生产了三百公斤。2002年提出建设吨金矿山的目标后,就开始大规模投入机械和修路,2004年黄金产量达到吨金目标,一直持续到 2010年非常不容易。后来因为股东之间利益分配问题停产了四年,2014年恢复生产。

2017年随着矿山可采资源量的减少,公司进入了艰难发展时期。但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对地方对村民应尽的义务和贡献没有变。我们马脑壳金矿“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科技创新”的精神没有变, 并将激励我们再创新的辉煌。

这就是地质人不变的初心和责任担当。此时,面对这六位矿山的中坚力量,我情不自禁地说,你们是“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优秀代表,你们一路翻山越岭,必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格桑花”被藏族百姓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它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花,也是矿山上最美的花。矿山的职工在绿化矿山修复生态环境时种植最多的花就是格桑花。

在海拔三千三百米的马脑壳金矿山,每当格桑花怒放之时,便是地质队员的爱人带着孩子来矿山探望之时, 也是大家欢庆的日子。

他们称格桑花为“探亲花”。

……

(本文为节选,完整作品请阅读《大地文学》2023年夏季卷)

陈国栋,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八、九、十届全委会委员,《大地文学》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学创作中心主任。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报告文学、散文、评论二百万字。

责任编辑:龚倩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