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困难群众伸出博爱之手 ——民革中央开展“博爱·牵手”活动纪实
编者按
中共十八大以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积极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火热实践,建改革发展之言、做富民惠民之事、聚同心同行之力,充分彰显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2021年12月17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评选表彰了一批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即日起,本报开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服务优秀成果”栏目,讲述这些品牌活动背后的故事。敬请关注。
去年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民革中央“伸出博爱之手——民革基层组织牵手困难群众活动”(下称“博爱·牵手”活动)荣获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奖。这是民革中央从2013年开始在全党开展的社会服务品牌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民革各级组织关注社会民生,牵手困难群众,通过扶危济困、结对共建、社区建设等多种形式服务社会。
截至2020年底,各级基层组织共开展相关活动近1.9万次,活动捐款捐物总价值超过8.5亿元,直接受益人数196.8万人。“博爱·牵手”活动为助推和谐社会和法治中国建设,激发民革基层组织活力,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扩大民革社会影响作出了积极贡献。
扶贫助学
以爱心传递希望
“这份爱心资助不仅帮助我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还为我疏解压力、走出困境,让我从叔叔阿姨们身上学到了与人为善的优良品质。”在前段时间举办的民革上海杨浦区委会与长白新村街道共建助学活动上,困难学生代表道出了心声。从1997年到今天,民革上海杨浦区委会直属支部连续帮扶长白社区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接受资助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主动加入了助学行列中,继续用爱心传递希望,发展形成“关爱成长一家亲”活动品牌。
杨浦区委会直属支部是民革全党开展“博爱·牵手”活动的一个缩影。与之开展着相似帮扶工作的民革组织还有很多:寒冬为孩子们送上新棉衣和保温杯,开学季为孩子们带去奖学金和新文具,还有定期开展的公益送课、夏令营……孩子们总能在需要的时刻看见民革党员的身影。与此同时,各地民革组织还将“博爱·牵手”活动与定点扶贫工作相结合,深入基层与贫困户结对子,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努力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质量。
“重视物质脱贫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脱贫问题。”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的指示,自从民革中央发起成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中山博爱基金会成立以来,更多的爱心党员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扶贫助学的工作中。
“我看到了天安门,第一次来北京很激动。印象最深的是清华大学校园之旅,它勾起了我的梦想。我非常感谢民革中央给我这次机会。”来自贵州纳雍的小梅同学在参加中山博爱夏令营之后说道。
从2017年起,民革中央和中山博爱基金会开始联合举办中山博爱夏令营,组织纳雍等地留守儿童赴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或在纳雍当地开展主题夏令营。基金会还在纳雍县相继开展了昆寨乡民族中学改扩建项目、阳长镇博爱小学书香校园项目等。
无论二十多年的不懈坚持共建助学,还是通过基金会慷慨解囊,爱心接力棒在一位又一位民革党员手中传递,一批又一批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法律服务
以专业传递力量
民革丽水市委会“博爱·牵手”法律服务站在莲都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揭牌;民革淮北烈山总支一支部开展“博爱·牵手——法律大讲堂进校园”活动;民革台州市委会青工委、市直五支部、椒江区委会三支部赴天台县白鹤镇,开展“博爱·牵手”医卫、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为当地村民带去“家门口”的义诊及法律咨询等服务……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1年,可以看到许多全国各地民革党员积极参与“博爱·牵手”法律服务活动的身影。各地民革组织以成立的法律服务中心为平台,以民革党员创办的律师事务所为依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承办司法援助案件、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法律服务是民革发挥社会法制人才密集优势,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截至2020年底,民革组织在全国共成立25家省级法律服务机构、190家市级法律服务机构,其中有3家省级法律服务机构和36家市级法律服务机构被纳入国家法律援助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民革组织法律援助实施案例数量累计25986件,开展法律咨询和普法活动累计36728次。
如何发挥界别特色,将法律服务工作向纵深推进,是民革各级组织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近几年来,民革各级组织更加注重将法律服务与参政议政工作相结合,在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中直面群众需求、发现社会问题、掌握一手素材,通过撰写相关提案和建议,在提升参政议政履职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维护了所联系困难群众合法权益。
助残助老
以关注传递温暖
“你是民革的一分子,我们就是要把你这样生活困难的党员找出来,送去民革组织的帮助和关心。”2021年5月,万鄂湘一行来到石家庄市秀河家园慰问困难民革党员宋梅时说。
民革中央始终将党员的困难放在心头,每年过年,都会委派专门代表,登门慰问因公殉职、低保、重度残疾、孤寡、高龄失独、重大疾病致贫等情况的困难党员(遗属),为他们送上中山博爱基金会慰问金。不仅如此,2021年,民革中央印发工作方案指出,在总结“博爱·牵手”关爱困难民革党员活动经验基础上,在民革党内按照保基本、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关爱困难民革党员长效机制。
“博爱·牵手”活动对残疾人、老人的关注,当然不限于民革党员,从民革中央到各级组织,积极对口帮扶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为残疾人捐款捐物、提供康复器材设施。
在北京市中心的胡同里,有一家特别的电影院,从2005年至今,这里的志愿者都会定期为盲人讲一场电影,这就是心目影院。不仅有心目影院,还有心目图书馆、心目看世界等关爱盲人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由北京红丹丹视障文化交流中心参与发起的,而这家交流中心,是由北京海淀民革党员郑晓洁创办的。红丹丹视障文化交流中心致力于用声音解说技术为视障人士提供无障碍文化产品的服务,除了以上的关爱项目,还曾经举办盲人运动会、为视障人士讲电影、开展免费法律咨询等一系列公益助盲活动;
在吉林省白山市,民革白山市江源区总支党员陈秀兰发起成立“江南社区第一关爱园”,将单亲贫困家庭的孩子和服务站的残疾及病重员工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
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持续不断的排忧解难,时刻关注弱势群体,“博爱·牵手”活动的力量一直在延续。
关爱老兵
以铭记传递尊重
在安徽宣城这片曾三次被日军侵占、三次被光复的热血之地,民革关爱老兵工作一直在进行,一次又一次与时间、与生命赛跑。“这是一项等不起的公益活动。”时任民革宣城市委会主委宦朝东说得很坚决,“关爱抗战老兵,绝不是一阵风。作为与原国民党有渊源的民主党派,民革有责任有义务助力中共党委政府,做好这项工作。”
在世的抗战老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化石”,他们浴血沙场、饱经沧桑、年老体弱、都已到了耄耋之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尊重。民革自2013年8月以来,持续开展关爱抗战老兵行动,深入寻访慰问抗战老兵、黄埔老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开展结对帮扶,定期定额捐助物资,并记录下幸存老兵的历史,致力恢复抗战老兵的荣誉与尊严。
为关爱老兵,民革长沙市委会启动了长沙抗战老兵身后安抚计划,兴建国内首个抗战老兵陵园,免费集中安葬抗战老兵,供后人纪念凭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截至2020年底,共有159位抗战老兵及其伴侣入土长眠;民革广西区委会直属工交一支部与民间团队合作,筹集超过数百万元资金和物资,发动志愿者超过3000人次,对全区400多位原国民党抗战老兵进行慰问和走访活动,还开展了帮助老兵实现回归故里愿望的活动……抗战老兵是一座爱国主义精神的富矿,是反抗侵略、抵御外侮、浴血沙场的民族英雄,民革组织对抗战老兵的关爱一直没有缺位。
责任编辑:牛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