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泥土赴一线 笔耕深蓝记不凡 ——《中国海洋石油报》2024年“新春走基层”活动总结
新年新气象,奋斗正启航。2024年春节前后,志为端稳端牢能源饭碗发挥油气增储上产关键作用,中国海洋石油工作者开年即开跑,大场面深攻关在海陆展开。围绕海上油气生产、重大工程建设、冬季生产保供、春节岗位坚守、一线人物群像等主题,《中国海洋石油报》社早谋划、广采集、深挖掘,记者们走基层,身心接受洗礼,将练就的融媒技能火力全开,一个人如同一支队伍,每一位出手的都“集束报道”,一次采集、全媒产出,累计发布稿件32篇/部,全媒阅读量近80万,2篇报道获得“学习强国”平台首页推荐,倾情倾力讲述海油故事,有力彰显能源央企担当。
一、早部署、全追踪、深挖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报社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宣传重点,提前策划、重点布局,把“新春走基层”栏目始终作为展现基层真实生活的窗口,成立工作专班,选派具有较高融媒素养的骨干记者,立足多年扎实的采写经验,坚守走进现场的报道风格,采用更加立体全面的报道方式,采写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优质作品。
策划围绕油气生产、工程建设、冬季保供、岗位坚守、极端天气等多个重点选题方向,全面挖掘、深度跟踪,关注具体的“人”,再现宏观的“事”,体味海油人热气腾腾的“年”,记录海油人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的“愿”。
让常态下的人物表现出非常态的新闻价值,需要记者更为深入、艰苦的现场参与。为讲好故事,几路记者蹲点生产一线,在新闻人物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浸泡”。《执一心 守一城——中国最北海上油田破冰记》一文中,记者前往渤海锦州9-3油田平台,跟踪纪录、多维挖掘,重现渤海破冰老船长、平台油气外输团队、冬至夜班巡检00后、海冰检测项目组、春节后勤人员等人物,在国内最北海上油田坚守一线的不同故事。报道从2023年12月16日开始记录,跟踪至2024年2月11日,用多个鲜活的一线镜头,记录这个“平凡”的海油冬天。
扎根于一线之中,能令新闻工作者的触角得以延伸,视角得以变化,观察和记录也因此深入。《当年“神钻”仍亢歌——新春探访“南海二号”》一文中,记者来到中国海油现役钻井平台中服役时间最长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上,将镜头对准基层人员,在一位“司钻”的过往回忆中见证大国重器屹立南海的数十年铿锵岁月;用一位船长的成长故事重现中国海洋钻井工业“人才树”的生根发芽;从一对师徒的工作日常观察中国海油为培养人才、取得国内自主研发新突破的奋斗历史……
角度各异、详略有分的诸多海油故事,由此编织起来。
二、寻最美奋斗者、讲鲜活故事、抒真情实感
“一头汗,两腿泥”,采访才能抓到“活鱼”,报道才会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生动与鲜活。深入一线,切实发挥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方能产出接地气、有“油”味的好故事。
中国海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大责任,不断为海洋石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砥砺奋进。这部“奋斗史”,需要新闻工作者扎根基层,用脚跑、用眼看、用心想,开展深入扎实的采访,捕捉生动的一手素材,着眼大背景的同时,关注奋斗个体和奋斗故事。
采写过程中,采编团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从火热的油气生产实践中发掘素材,从一线员工生产生活中发现选题,将“油气能源增储上产”“冬季天然气保供”“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春节坚守岗位”“极端天气应对措施”等报道方向同奋斗故事有机结合,形成专题策划。
同时,为突显“油味”,采访团队将视角锁定一线员工个体,通过挖掘具有鲜明特点海洋石油工人,定格他们拼搏奋斗的最美瞬间,展现能源行业特质。
在现场,记者飞越冰海,在冬至夜里跟随00后巡检员穿梭在平台甲板间,触摸零下20摄氏度寒风里的温热原油;奔赴天然气终端,见证一线员工“我们坚守终端过年,能让千家万户欢喜过年”的决心;走进建造场地、装置车间,看到为抢占作业窗口期的潜水员冒雪下水,看到赤湾场地上导管架整装待发、车间里生产有序稳定输出,保障油品与物资供应的步履不停……
向上发力,向下扎根。春节期间,《中国海洋石油报》社记者与66000余名员工一同奋战在中国海油增储上产和能源保供一线,用群众语言记录基层实践,真情勾勒海洋石油人兴海强国、能源报国、争创一流的精彩故事。
三、连点成面、前后联动、全媒覆盖
全媒发展是《中国海洋石油报》社长久以来的发力点,多年来报社已经形成“一报(报纸)、五微(微信公众号)、一刊(杂志)、一讯(手机报)、三网(网站)、五视(视频平台)、一号(强国号)”的全媒发展矩阵。上中下游“连点成面”、一线记者与后方编辑“前后联动”、多种方式“全媒覆盖”的报道布局,也成为今年报社“新春走基层”的一大亮点。
据统计,自1月下旬报纸开栏至2月底,《中国海洋石油报》共发布“新春走基层”稿件7篇,稿件最大字数达4700余字;新媒体平台推出5条推送,结合图文、视频等融媒报道形式,并与受众进行交互;视频方面产出6条横屏视频、6条竖屏视频,其中《广东珠海高栏终端:24小时不间断巡检 稳定供气为千家万户欢喜过大年》和《去我国最北海上油田 感受坚冰下原油的温度》两条获得“学习强国”平台首页推荐,形成了上下协同、全媒体联动的宣传格局,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对于同一报道素材,报社也依据不同平台的媒介特点,组建融媒体新闻团队,以不同的角度和报道方式分别记录,力求作品的丰富性和立体性。文字报道以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作品为主,以不同视角记录同样珍贵的一线瞬间;新媒体作品内容或轻松活泼,或深度可读,多样的风格搭配多样的媒介模态,亲切、易贴近的话语,配合有趣有“梗”的标题,更容易吸引受众;视频内容中出镜记者“现身说法”,带着镜头走进现场,来到人物身边,有开工奋战的“热血片”,有夜守蓝海的“文艺片”,也有轻松趣味的“Vlog(视频日志)”,多种风格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为这些打动人心、鼓舞人心的海油好故事打开全方位的阅读渠道。
写有温度的新闻,讲有灵魂的故事。好的新闻,一定是“走”出来的。我们希望以“新春走基层”,记录广袤土地与海洋上的不凡故事,再现广大一线海油人的奋斗经历,让央企好声音、海油好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
从纸上到云端,从指尖到心间。《中国海洋石油报》社采编人员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始终奔忙在基层、活跃在一线,笔耕蓝色国土,聚力能源报国。(作者系《中国海洋石油报》社有限公司首席记者冯哲)
责任编辑: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