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与时俱进抓改革 务实创新促发展——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甘肃省、陇南市红十字会整体工作部署,西和县红十字会按照“五抓、五重、五提升”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完成444个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基层红十字组织县域全覆盖。

抓党建、重创新,提升组织内动力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总会及省市红十字会改革决策部署,分析研判制约全县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困难与瓶颈,直面问题短板,研究确定了“一强化、三型、三有、三推进”的“1333”党建带会建发展思路。

二是落实全面从严管党、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制度,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健全完善县级红十字会管理体制,注重加强干部纪律建设,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根据工作定岗,明确责任分工,团结一致推进红十字会改革、网格化志愿服务体系、“智慧红会”建设。

抓机制、重长效,提升组织覆盖面

一是县委县政府制定印发《西和县红十字会改革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晰改革“施工图”,明确基层红十字组织“六有”标准(有红十字会标识牌,有工作人员,有热心红十字事业的会员和志愿者队伍,有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有联系服务平台,有特色活动)。

二是建立符合红十字会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长效机制,健全红十字会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基层、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深入乡镇(村)、县直单位,现场协调相关问题,宣讲红十字会工作任务、改革政策要求,为全面顺利推进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全县划分5个改革网格,在横向覆盖上,领导班子成员负总责,遴选5名优秀党员干部每人联系、包抓、指导、推动1个网格内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在纵向延伸上,县红十字会指导全县红十字会改革工作,乡镇指导辖区教育、卫生领域以及村级红十字会改革工作。以规模大、基础好、协作关系密切的重点乡镇为突破,邀请乡镇主要负责人座谈交流、参与挂牌,辖区相关领域积极响应,快速形成“头雁效应”,实现短期内各乡镇红十字会改革工作快速推进,红十字组织有效覆盖。

抓载体、重服务,提升组织凝聚力

一是通过应急救护知识普及进校园活动,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人道主义教育,发展青少年红十字会员。

二是通过博爱送万家活动,发动村级红十字组织精准排摸,精确定位,确保把红十字人道主义关怀送到最需要的困难群众身边。

三是通过“天使阳光”救助项目,运用基层卫生领域红十字组织的独特优势,对先心病和白血病患儿及时进行关怀和救助。

四是通过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提高重症患者相合供者的概率,提供一线“生机”和希望。

五是通过“守护夕阳红”志愿服务项目,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吸引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志愿者服务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积极搭建爱心人士服务社会的平台,有力推进网格化志愿服务体系。

抓宣传、重公开,提升组织公信力

一是以微信公众号和各类红十字工作群为媒介,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将发展红十字会员和红十字志愿者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植入微信公众平台,为会员和志愿者注册提供便利条件。

二是多形式宣传弘扬红十字精神,创作歌曲《党旗下的红十字》,评选全县“最美红十字人”15名,“最美红十字志愿者”25名。

三是推进落实信息公开,新冠肺炎疫情接收社会捐赠款物资金385万元,东西协作接收青岛市市北区红十字会捐赠物资价值75万元,文县暴洪灾害捐赠款物34万元,河南水灾捐赠款物3万余元,所有捐赠款物专人负责对接,全程建立台账,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平台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做到底数清楚、手续完备、程序严格,红十字组织的公信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升。

抓融合、重联动,提升组织影响力

一是常态化深入乡(镇)、村(社)参与党群活动,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加强与群团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动协作,共同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社区服务、义诊、志愿服务等活动。

二是与县应急管理局签订备灾救灾合作协议,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工作新模式。与县应急管理局、公安局、气象、地震、消防救援大队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主题活动和应急演练。

三是与团县委、全国验光配镜协会在部分学校开展“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健康知识公益讲座进校园系列活动,为在校儿童提供人道公益服务。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