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以改革新成效开创发展新局面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红十字会推进改革创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红十字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重要论述和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任务,依法履职尽责、勇担责任使命,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红十字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夯实基础,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勇于担当,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由后靠前”的转变。成华区群团改革启动后,区红十字会转变思维、创新路径,主动参与探索建立“一体化枢纽型融入式”大群团模式,相关工作受到区委重视并纳入“群团枢纽”工程统一规划,逐步改善了长期以来目标管理乏力、人员配备滞后、项目经费短缺等问题。其间,区人大赴区红十字会开展专项调研,区政协通过了关于“强化应急救护培训”等十余项提案。红十字会实现了“从无声到有声”“从落后到靠前”的转变。

先试先为,改革体制机制实现“从静到动”的转变。2018年起,红十字系统自上而下启动事业改革,区红十字会申报成为全省首家改革试点单位,改革工作由区委主要领导批示,方案以区政府名义下发全区,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力度前所未有。其中,经报请区委和省红十字会同意,区红十字会在换届改革中增设全省首家监事会,并实现新一届领导机构中基层一线、爱心人士等占比超40%,加之理事会、监事会工作规则和表彰制度的施行,极大激发出组织活力和动力。

夯实基础,强化基层建设实现“由粗变精”的转变。共享基层群团组织资源,增设基层组织,在街道、社区、学校、医院等建成基层组织137个,建立志愿服务队31支。明确基层组织由党委(支部)分管负责人主抓、指定专人承办的分工负责结构。出台基层红十字组织建设意见,编发工作规范手册,开展走访调研和干部业务培训。通过固本强基,提高了全方位、精细化服务群众能力。

强化主业,提升服务工作质效

突出阵地建设,网格化基地体系增强“推动力”。依托区级群团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国家级标准打造省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依托群团服务分中心建设,相继在龙潭街道、下涧槽社区、建筑职中、爱尔眼科医院、熊猫基地等地打造救护救援基地89个。坚持以网格化方式管理基地,各基地根据实际情况打造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高科技生命健康安全体验场景,年均开展培训、演练超50场,覆盖1万余人次,工作质效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

突出文化引领,多样化传播载体增强“渗透力”。将红十字精神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开展红十字先进人物宣传,组织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动员活动,传播正能量。依托大群团资源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分类、沙盘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项目,实施“爱眼护眼工程”“同伴教育”等青少年项目,推动红十字文化在志愿者和青少年中广泛传播。

突出品牌策划,多元化活动方式增强“影响力”。依托大群团公益创投模式,树立项目化、品牌化思维。打造“为爱汇聚”文化传播项目,固化“人道公益讲堂”宣传品牌;打造“幸福成华·‘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救援项目;深化博爱送万家困难群众帮扶项目,打造人道救助品牌,其中“对口丹巴扶贫”被评选为四川省优秀红十字项目。

融合联动,共筑幸福美好生活

创新手段提升智慧治理能力。以科技创新手段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群团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契机,在全市率先完成“两微一网”建设,款物捐赠、志愿者管理等80%的事项办理向线上转移;率先研发并在全市推广使用应急救护培训管理系统和证卡自助打印机,实现学员分班、考核评分、教学评价信息化。

汇聚力量增强联动服务能效。“核心业务”联动红十字系统,争取省红十字会高端专业人才入驻,打造心理专家公益工作室;“十大行动”联动群团组织,推动核心业务与职工培训、青少年活动、亲子活动、社区科普等相结合;“中心工作”联动政府部门,与卫健、教育、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减灾防灾、禁毒防艾等活动;汇聚社会公益力量打造“友善公益·成就繁华”联盟,与晶华宝岛眼镜(四川)有限公司、区青年企业家协会等携手开展青少年视力防控、贫困角膜盲症者救助、“索玛花开”贫困生救助等公益项目。

融入大局服务全区中心工作。与重庆武隆、眉山洪雅签订合作协议,助力“双城记”“同城化”战略;建设省级红十字创新公益示范区,打造国家级城市博爱家园示范点;参与社区联防联控、开展心理咨询,助力疫情防控;派出专业救援队驰援河南洪涝灾区。

下一步,区红十字会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红十字会改革,不断提升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水平,为全省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成华力量。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