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两个建设”,实现“救”在身边 ——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几点经验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聚焦主责主业和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红十字会关于深入开展应急救护工作的各项要求,全会上下凝心聚力,积极实践探索,努力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在朝阳区全面落实,在引领带动辖区居民提升应急救护意识和能力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加强与应急体系成员单位的联动,推动培训工作全覆盖
履行职责,全面协调。区红十字会积极与区相关部门协调,面向重点行业、重点岗位人员,将初级急救员取证培训、救护知识普及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单位,与区委组织部协调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公务员初任培训和军转干部任职培训必修课程;与区文明办联合培训公共文明引导员,为冬残奥会志愿者、党史教育场馆志愿者开展培训。
发挥优势,覆盖重点。各街乡红十字会结合本地区实际,对辖区城管队员、社区志愿者、家政服务员进行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区红十字教育工作委员会将应急救护培训融入入学军训和夏令营活动,各学校积极配合、精心组织,红十字青少年掌握应急救护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完成应急救护教育取证培训12.62万人,普及培训88.6万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工作教学质量
以老带新,扩大师资队伍。区红十字会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标准化运作。每年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师资继续教育培训班4期,新师资培训班1期。新师资在通过市会答辩取得师资资格后,由师资带教小组开展“以老带新”,经过3个月到半年的带教,并通过区红十字会师资专家组的岗前考核后方能上岗授课。
推新育老,提升师资能力。师资继续教育结合实际需求,通过重点学习急救技术、授课方法与技巧等,多方面、多维度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达到提升个人素质的目标。目前,朝阳区救护培训师资人数已达80余人。
规范基地建设,发挥培训阵地标准化优势
建立基地,规范管理。在北京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成立朝阳区红十字求实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和朝阳区红十字会翱翔红十字青少年实践基地。在基地建设上严格标准,通过“传帮带”(传授培训组织技巧、帮助建立标准化培训流程、带动基地全面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区应急救护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购买服务,适应需求。区红十字会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将应急救护培训按照不同形式进行项目打包,委托基地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活动,针对不同需求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搭建急救网络,实现红十字“救”在身边
打造驿站,服务为民。建成区级 “红十字应急救护服务站”10个,配备轮椅、担架、急救箱、血压仪等应急物品,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站,把应急知识和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搭建网络,“救”在身边。在街乡人员密集场所、政务服务大厅等地推进安装红十字智能应急救护亭57台,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和急救应急用品,并对周边志愿者进行培训,构筑应急救护服务网,以点连面推进发展。
创新培训方式,启动急救网络“云传播”
创新宣传,提升意识。区红十字会创作拍摄《生命的讲堂》《欣欣的转变》《我是志愿者》等反映急救主题的微电影,在网络平台和各社区电子屏滚动播放,增强宣传的渗透力;利用媒体和应急救护知识竞赛等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多维度传播应急救护知识。
针对疫情,转变方式。与区教委联合为中小学校设计制作内容不同,适合各个学龄段的急救“云”课程,录制了24节急救网课,纳入朝阳在线教育云平台,覆盖全区各个中小学校;为适应“碎片化”阅读新趋势,开展师资“急救一分钟”网络视频知识普及竞赛,充分运用网络传播应急救护知识;针对百姓需求,推出线上健康大讲堂,直播课在线收看量达1.6万人次。
下一步,区红十字会将以落实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推进年为契机,以服务保障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为目标,继续加强“两个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继续做好救护培训“五进”工作,确保完成“健康北京行动”2021年朝阳区2.58万人取证和15万人普及培训任务目标,为朝阳区、北京市应急服务体系建设贡献红十字力量。
责任编辑:牛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