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党委把党旗插到疫苗研制一线 筑牢免疫长城 护佑人民健康
凌晨时分,位于北京亦庄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疫苗生产车间依然灯火通明。6月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供应“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首批新冠疫苗在京下线。纳入COVAX的疫苗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
全民共筑免疫长城,离不开强大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作为我国生物制品的“国家队”“主力军”,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成立科研攻关团队,迎难而上,奋力攻关,研制出全球首个正式上市的新冠疫苗并投入使用,筑起了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新长城”,展示了中国品牌和中国担当。
展现央企担当
关键时刻顶得上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是一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大战大考。在和病毒抗争的过程当中,疫苗被认为是一张行之有效的终极王牌。
关键时刻显担当。2020年1月疫情暴发初期,中国生物党委即对疫苗研发作出部署,2月1日获国家科技部紧急立项后,迅速组建科研攻关组,成立科技攻关领导小组,遴选科研骨干,全力投入疫苗研发。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说:“中国生物是央企,是国家疫苗行业的顶梁柱,关键时刻必须顶上去。”
疫苗研发界一直有一个“双十定律”,即一款新疫苗从研发到上市投产平均需要耗时10年,花费10亿元。然而疫情形势严峻,必须争分夺秒。
研制疫苗就是在和病毒、时间赛跑。选择哪条路线能保证安全、快速出成果?经过中国生物党委研判,疫苗科研攻关组最终决定:几种方案同步开展,主攻灭活疫苗,并由北京、武汉两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头展开灭活疫苗研究,这意味着要增加投入成本。“但‘背对背’研发,结果能相互比照印证,确保疫苗安全可靠;同时也能开展内部竞争,提高研发速度和效率。”杨晓明说。
在流程不减、标准不变、数据不省的情况下,疫苗科研攻关组创造性地将流程由过去的串联改为并联,同步开展了毒种库建立、工艺路线摸索、质控标准确定、动物试验、药品审评等环节,全力攻坚。比如进行动物试验,之前是从小动物到大动物一项一项依次试验,现在则将各种动物、各项试验并联起来同步展开,这大大加快了研发速度。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面对党之所急、国之所需、民之所盼,科研攻关组全体成员心怀“国之大者”,奋战在实验室,跑出了疫苗研制的“中国速度”。98天进入临床试验,177天投入紧急使用,335天正式上市,成为全球首个正式获批上市的疫苗;60天建成全球第一个新冠疫苗生产车间,结束了我国没有高等级生物安全疫苗生产设施的历史。
支部建到一线
前进路上有灯塔
“心里突然就有了当年我们党从嘉兴南湖红船起航的画面,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一定要把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回想起去年长城临时党支部成立的场景,临时党支部书记席亮至今仍热泪盈眶。
2020年7月,中国生物组建长城项目组,党委书记朱京津挂帅出征,远赴中东、北非、南美等国家开展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
多年来,中国生物党委始终坚持建强基层党组织不放松,把支部建到一线,把党旗插到一线,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在哪里。
7月9日晚,在飞往阿联酋的专机上,长城临时党支部召开了第一次支部大会,号召全体党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冲锋在前、奋勇争先,为顺利完成海外临床试验任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就像前进的路上有了灯塔的指引,临时党支部给了全体成员坚强的依靠。
临时党支部一方面建立工作责任体系,从质量把控到现场接种,从数据整理到撰写报告……精准赋予每个人明确的职责;另一方面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让大家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及时反馈解决每个环节遇到的问题。流畅的沟通、默契的配合,为最终疫苗成功上市提供了可靠翔实的数据。
“支部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共同战风斗雨、攻坚克难。”席亮介绍,临时党支部将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作为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激励前行的有力武器,组织党日活动,开展谈心谈话,商讨支部工作,形成了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的良好风气。
临床试验深处疫区高风险环境,直接接触感染者的概率很大。阿联酋阿布扎比入组接种现场前身就是当地最大的一座方舱医院,与巴林入组接种现场相通的场馆也是新冠肺炎方舱医院。团队成员还面临着高温、饮食、疲劳、语言“四大难关”的考验。
这些危险并没有吓倒长城项目组的队员们。在临时党支部的号召下,长城项目组的每一个队员都佩戴着一个监测手环,手环上都写着一行字——为了人类,以此激励每一个长城项目人与全人类命运与共、共同抗击病毒的决心。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再造一个领跑项目,为中国制造争口气!
在党支部的发动和大家的努力下,长城项目完成第一个万人接种用时24天,第二个万人接种用时10天,第三个万人接种仅用时6天,创下入组人数及所属国别量等多个全球第一。
2020年12月9日,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在阿联酋正式注册上市,成为全球首个正式获批上市的疫苗。截至6月8日,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已在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获批注册上市和紧急使用。目前已累计生产超过6亿剂,累计国内外供应超过4亿剂。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国有所需我必前行
5月7日,世卫组织宣布,将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这是世卫组织认证的第六种安全有效的高质量疫苗。
消息传来,中国生物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张云涛稍稍松了口气:技术没问题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提高产能了,终于可以睡几天安心觉了。
从疫苗研发工作部署以来的近一年半时间里,张云涛和团队成员几乎每天都起早贪黑,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这段时间是我从业30多年来困难最多、压力最大也是取得成效最大的一段时间。科学家也是战士,疫苗研发是使命,也是责任,作为党员,我们无怨无悔。”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中国生物,党员都是骨干,骨干都是党员。在疫苗研发的大战大考中,中国生物的每一名党员都是“钢铁战士”,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鲜红的党旗始终在一线高高飘扬。
新冠疫苗研发需要近距离接触病毒,相关试验只能在P3实验室中进行。为确保实验室内的病毒不会顺着空气流出,实验室内是负压环境,人体如果长期在负压与正常环境中交替,肺、大脑及身体各器官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党员骨干带头“逆行”,穿着纸尿裤进去不吃不喝十几个小时,只为早点将病毒分离出来。最长的一次连续实验,他们竟然60个小时不眠不休。
疫苗刚一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董事长杨晓明就带头打了第一针。国药集团上下四级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接种,以身试药。党委书记朱京津也是最早一批“以身试药”的参与者之一。“我们最早试药的30名党员成立了一个先锋队微信群。当时也没有犹豫,既是因为对我们的疫苗高度自信,同时作为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试药责无旁贷。”
“我们的每一名党员都是冲锋在前,而且不讲条件,毫无怨言。”临床中心党支部书记杨云凯感慨,当初选派人员到海外参与临床试验时,因为知道这是一项危险又艰巨的任务,还想着怎么措辞、怎么开口动员。没想到支部的党员们都纷纷请缨“我先上”“我可以”“没问题”,如今还有党员仍在海外坚守岗位,至今未归。“在海外,我们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但是也有遗憾,我曾说过给大家放一天假,但这个承诺直到回国前也还没实现。”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国有所需,我必前行。在疫苗研发工作中,党员们处处身先士卒,时时挺身而出,在困难面前从不犹豫退缩。以优秀党员为榜样,一大批队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9人因为表现突出,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在工作中,冲在前面的都是党员,我感受到了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90后”科研人员来博男负责巴林组临床试验的相关工作,因表现突出,在海外入党。“有句话说,伟大的将军们,是在茫茫黑暗中,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点燃,用微光照亮队伍前行。我身边的党员们就是那束光。我愿意加入党组织,以党员的身份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时刻听指挥、拉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打得赢,党建引领,中国生物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央企的担当和使命,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将小小疫苗打造成国之重器。“疫情尚未结束,奋斗不能停止,我们要提供更多的优质疫苗,造福国人,奉献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朱京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