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源电力视角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中能传媒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综述
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传媒)高度重视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将之作为开年第一号采编“大会战”“大练兵”,提高站位、超前谋划、精心组织。重点策划“沿着总书记足迹 开年电力看经济”丨2025年“新春走基层”大型融媒报道,强信心、稳预期。在新年之初,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现场报道,鲜活地从能源电力视角唱响了中国经济光明论,为高质量发展和新春佳节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活动期间,中能传媒通过报、网、微、端各平台开设专栏、专题,刊发稿件(产品)351篇(件),策划特刊1期,专题报道2期,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全网总点击量超过3000万。
一、精心布局,奏响活动前奏曲
中能传媒坚持策划先行,胸怀“国之大者”,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选题”,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加强经济宣传引导工作”“把经济宣传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和中宣部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广阔视野、更大格局,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在全国各地考察的足迹,从电力看经济,实现报道位阶、视域、范畴和影响力的新突破。
中能传媒从2024年下半年即着手谋划策划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从报道主题、内容、形式到刊发传播节奏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形成报道方案。在精心准备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活动于2024年12月下旬正式启动,组建由10余路报道小组及编辑团队共计60余人的融媒体报道团队。采访前召开动员会,细致宣贯报道方案和采写要点,开展业务培训,设计制作统一融媒采访标识。成稿后召开专项审稿会议,集中优势采编资源,对稿件进行多轮次审改、打磨,精益求精。刊播期间跟踪各融媒报道作品亮点,及时反馈阶段性工作成果,活动收官开展业务研讨,总结成果经验,提升业务水平。
二、践行“四力”,多视角展现经济活力
“新春走基层”活动,是中能传媒采编队伍每年一次的重要“练兵场”。中能传媒坚持守正创新,围绕行业特点,走进乡村田野、城市街区、工厂车间、科研实验室、农户菜园,用心观察生活百态,用情感受发展脉搏,用力描绘经济发展的生动图景,从“用电是经济的‘晴雨表’‘风向标’”视角,从科技创新、冰雪经济、向海经济、文旅经济、港口经济、夜经济、乡村振兴等多角度,跟踪报道各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充分展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旗帜鲜明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1月23日,中能传媒记者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的十里蔬菜长廊采访蔬菜种植情况。
(一)展现火热场景,鼓舞奋进信心
中能传媒记者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绿色产业的报道,展现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下的产业活力,突出电力保障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
《“科创雨林”上演光合效应——从中国光谷看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紧扣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聚焦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支点的重要战略,全面展现湖北科技蓬勃发展态势和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电”燃新质生产力——从高新技术制造看厦门经济蓄力向上》聚焦高新技术制造业,电力为企业的高端生产设备提供动力,助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不断突破。《既要解决“有没有”,也要攻克“贵不贵”——从工业用能新变化看能源助力经济发展》则聚焦于科技领域,展示了企业在电力保障下,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凸显了电力对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量”变新动能——从合肥候店变电站看量子科技新赛道》《家电!上“新”——从TCL产业园看制造业发展蹄疾步稳》融媒报道,聚焦电力系统升级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效益的新成果,展现政府政策和技术创新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探索多元经济,彰显电力支撑
中能传媒记者们积极探索多元经济发展模式,见证电力如何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为文化旅游、冰雪运动、海洋渔业及夜间消费注入强劲动力,充分展现电力作为经济发展“稳定器”的关键支撑作用。
《这里津津有味——从天津古文化街看文旅产业火出圈》《文博“爆红”文旅“长红”——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看文旅经济新答卷》《新春“年货”已备齐——从三亚看旅游消费开门红》聚焦“文旅经济”探索电力如何赋能文化古迹保护、特色旅游景区打造以及文旅消费升级,点亮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探秘“冰雪经济”,展现电力服务为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等产业提供强劲动力,助力寒冷资源转化为热乎的经济效益。《看“浙”里热“雪”沸腾 ——在浙江安吉感受冰雪经济再“上新”》以孩子们滑雪场景的小视角切入,直观展现出南方冰雪产业发展亮点,通过滑雪场电力使用情况及民宿等周边消费场景展现浙江冰雪经济的火热沸腾。
《年味儿,鲜味儿!——年夜饭“烹”出向海经济新味道》报道电力在渔业养殖、海产品加工、港口运输等环节的重要作用,支撑着山东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海洋经济注入强大动力。《七彩码头“整新活儿”——从天津港看港口经济发展向上向绿》聚焦新能源与港口经济的融合发展,先进的电力驱动设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让港口运营更加高效、环保。《“渔获满舱”的幸福绽放——从东山海洋牧场感受县域经济发展脉动》展示电力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养殖设备的运行到海产品的保鲜加工,电力保障了海洋牧场的高效运作,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这里热辣滚烫——从夜经济看重庆现代服务业强劲脉动》将重庆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和夜经济的繁华喧嚣展现得淋漓尽致。夜晚的重庆,灯火辉煌,夜市里人来人往,火锅飘香,电力的稳定供应为这一切提供了坚实保障,也彰显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
(三)助力乡村振兴,展现新貌新颜
中能传媒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记录电力如何点亮乡村发展新图景,展现电力支撑下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劲脉动。
《“蔬菜养富了我们很多人!”——从“中国甘蓝之乡”看富民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聚焦电力在蔬菜种植、运输、销售等环节的重要作用。现代化的温室大棚依靠电力进行温度、湿度调节,保证蔬菜的生长环境;冷链物流中的电力设备确保蔬菜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辐射出全国农业发展的新貌。
记者走进甘肃定西,曾经贫困的元古堆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从元古堆村看电力助力乡村振兴》充分报道了电力如何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从照明到家用电器的普及,再到农业生产设备的使用,电力让村民的生活更加便捷,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花牛苹果,红红火火!——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看乡村全面振兴》则聚焦花牛苹果产业,电力驱动的灌溉设备、冷藏保鲜设施,保障了苹果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苹果的销售,让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展现出甘肃农业发展的新风貌。
《“金沙滩”上添新绿——从“绿电小镇”看宁夏闽宁振兴新动力》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绿电小镇”的创新探索。通过发展绿色能源,不仅满足了当地的用电需求,还为乡村产业升级提供了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支持,展现了绿色能源赋能乡村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三、全媒发力,展现能源新气象
在“新春走基层”活动期间,中能传媒充分发挥全媒体矩阵优势,通过报、网、端、微协同联动,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格局。
系列报道共推出60余件原创作品,以“视频+新媒体图文+报纸通讯”形式在中能传媒全媒体平台融合呈现。标题新颖吸睛,极具网感。文字报道精干,兼具微观案例的生动性与宏观经济数据的支撑力,逻辑严谨,清新生动、收放有度。视频制作精良,在紧凑的报道中大场面和小细节、大数据和小故事丰富呈现,充满张力、感染力。春节期间不间断刊播,被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百家号及地方有关媒体等转载。
中能传媒“新春走基层”采访单位一览。
《中国电力报》精心策划推出“巳巳如意开门红”“生生不息动力足”“金蛇献瑞迎春来”“万象更新岁岁安”“护佑光明担使命”“干字当头启新程”“初心如磐耀新年”新闻特刊,以深度报道、纪实摄影、人物特写等形式,全景式呈现能源电力行业坚守岗位保供应、科技创新促发展、服务民生显担当的动人“群像”,既展现行业温度,又凸显发展脉络。
中国能源新闻网、能源中国客户端、中国电力报微信、微博及中国能源新闻视频号等媒体矩阵平台同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题专栏,通过图文报道、短视频记录等多元化形式,生动讲述能源电力领域的新春故事。
“中国能源新闻”视频号刊发作品。
此外,中能传媒还广泛组织记者编辑参与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深入能源电力生产一线采访,围绕能源保供等主题推出一大批报道。其中,《电力巡线工的别样除夕》等作品获主流媒体广泛转载。
责任编辑: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