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大江南北 呈现奋进中国 中国房地产报2025年“新春走基层”报道精彩纷呈
2025年“新春走基层”特别策划,中国房地产报以新闻“四力”为出发点,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选取合适小切口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大主题;文字上,串联好生动场景与背景介绍、丰富细节与人物前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呈现了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活力中国。
大主题与小切口: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中房报新春走基层推荐版面3版
微信截图稿件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注重取材。落实中央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工作部署,去年1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和住建部发布了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记者在海口调研政策落地情况,鲜活报道了《契税优惠新政落地见效 老百姓买房“轻装上阵”》的场景;对于稳市场这个新形势和重大工作,记者深入广州和西安,多方面作现场走访,呈现了《不稳的房价,不稳的收入 犹豫不决的换房买房人》。
保障房是重大民生工程,记者深入北京、深圳这些房价热点城市,走近青年人了解他们的居住梦想,采写了《保障房让千万安居梦照进现实》《让来深圳的年轻人有更好的落脚点!》等报道;危旧房屋不仅关系居民居住条件,还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选取了大小城市的典型,采写了《广州业主自筹800万元拆危建新 新房宜居又增值》,也深入黑龙江明水县调研采写了《从危楼到“标杆”:和谐家园百姓回迁新居》;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中央关切,国人关心,我们联合采写了救灾报道《余震中的坚守:他们助力藏族同胞重建家园》等文章。
现场感与纵深感:严格把关稿件质量
微信截图稿件
中国房地产报坚持现场感是“新春走基层”的第一要求,要用生动的场景和丰富的细节勾勒报道对象,并打破报道扁平化模式,追求纵深感,让好故事更加好。为了反映各地楼市最新情况和变化,深入采写了《房地产销售在全国率先回正!湖北省2025年要打赢这8场硬仗》《同比增长超20%,“安家成都”带来楼市“开门红”》《“日光盘”再现!新房二手房成交近万套!深圳楼市迎“开门红”》;城市更新是中央对住建工作的又一个重大部署,记者调研采访报道了《宜昌二马路“重生”:唤醒城市记忆》《“不再为爬楼发愁”!广州锦田花园“电梯梦”成真》;社区养老是国家近年大力推动的民生发展工程,记者精心采访、发现情况、提供建议,写出了《社区养老育小建驿站联动才能解决燃眉之急 中国城市老人居家康复试点课题与实践五年来的建议》等文章。
整体报道采访扎实、鲜活、接地气,不仅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下安居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还呈现了人民群众在灾难面前守望相助的民族大义、感人故事。报道还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了体现,全视角、多维度、立体化地体现了融媒体报道特点。
赓续群众情:在整体性视角下做精每一篇报道
微信截图稿件
在黑龙江省明水县和谐家园,记者感受到的是老百姓对于好政策的感谢之情。和谐家园是一个棚改项目,2019年7月小区房屋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经鉴定两栋楼均为D级危楼;当年9月,当地政府决定将所有住户全部搬离,后期明水县政府又成立了项目建设推进专班,迅速启动危楼拆除和建设工作,经过紧锣密鼓的建设,这一危旧楼在2024年12月底前完成建设,实现了回迁。为了了解这一小区的建设与回迁情况,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驱车4个小时行驶近200公里从哈尔滨到达了当地,在和当地政府人员交流后,分别来到多户居民家中进行实地探访,推出了《从危楼到“标杆”:和谐家园百姓回迁新居》报道。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重建小区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入住的百姓也非常高兴,对记者说,“新家超出了我们的期待”“做梦也没有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住上电梯楼”“这房子质量嘎嘎地,在全县都是数一数二”。从居民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和称赞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当政府部门如约兑现承诺,并将百姓期待超预期实现时,收获的那声真诚的感谢是如此的珍贵。
在采访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灾后重建过程中,记者感受到的是团结一家亲的浓浓民族情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之情。此次地震导致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倾颓,车辆损毁严重,灾区的每一刻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为了了解灾后救援与重建工作,我们迅速与在受灾一线的中国二十二冶取得联系,了解到他们积极响应号召,不仅行动迅速,自主捐赠了150多套折迭板房,还以最快的速度在日喀则市萨迦县和定结县完成安装工作,以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尽快入住到安全、温暖的住所中。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西北公司党委书记鲁福利在紧张的抗震救灾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表示,抵达灾区现场,目睹灾情后,内心无比沉重,眼角一直是湿润的。在评估受损房屋时,藏族同胞那清澈的眼神,以及他们亲手递上的一碗碗热腾腾的酥油茶也令他深受感动,这份情感久久萦绕心间。他说,“当我凭借所学的知识去援助那些急需帮助的同胞,看到他们纯朴的笑容和充满感激的眼神,我深刻体会到‘五十六个民族必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含义。”
全程参与抗震救灾的中国二十二冶西北公司市场部部长杨云清面对无法回家过年的现实时,他深情地通过我们的镜头对家人表示了歉意,“亲爱的家人,值此春节佳节,万家灯火、阖家欢乐之时,我却无法陪伴在你们身边,心中满是歉意。但我深知,你们会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因为你们明白,我们小家暂时的分离,是为了换来无数藏族家庭能够阖家欢乐,快乐幸福”。《余震中的坚守:他们助力藏族同胞重建家园》一文进行了全面的展现,读来感人至深。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陈标志在施工现场采访梁场负责人。
在海南洋浦疏港高速公路现场,记者感受到的是一线建设者奋进的力量。海南洋浦疏港高速是海南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建设项目,被列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大项目清单,正在建设中的海南洋浦疏港高速公路目前位于荒郊野岭中,交通不是十分便利,我们在这里采访了多名扎钢筋女工,他们来自云南等偏远地区,常年在野外工地做工,每个人都有着不尽相同的家庭故事,我们以此为题材,重点采访多名扎钢筋女工,推出了《海南自贸港重点项目的奋斗女工》一文,不仅看到了她们的奋进身影,也感受到了她们的苦与甜以及奋斗的意义,只要肯干,就能收获幸福的生活。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总浏览量近千万:读者给予最大支持
“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受访者幸福的样子以及文章获得行业人士、读者认可,《广州业主自筹800万元拆危建新 新房宜居又增值》文章发布后,有读者留言称,“太有意义啦,希望可以全国推广!”“激发了全社会的力量”;看到《房地产销售在全国率先回正!湖北省2025年要打赢这8场硬仗》文章后,有企业人士称,“楼市新闻反映了市场情况,为销售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信息”,一切都释然了。
截至2025年2月底,此次“新春走基层”活动报社所属各类平台总浏览量近千万,总点赞数1万多,总转发量2万多,总评论数728条。
“新春走基层”这一全国性基层采访活动,是新闻宣传战线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沉下去、“接地气”的再一次生动实践。通过这次走基层,我们的记者再次感知了,走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必修课,去基层且将基层走深走实,才是贴近群众的最真实场景。
责任编辑: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