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离天最近的“油井神医” ——记中国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一厂采油工史昆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坐落于此的青海油田被称为离天最近的油田。在这里,有一位鼎鼎大名的“油井神医”——史昆。

史昆“神”在哪儿?“师傅最厉害的,就是能通过‘看听摸查嗅’迅速找到抽油机井故障,让它恢复正常。”如今已是高级采油技师的黄群,提起史昆的绝活赞不绝口。

青海油田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0℃,黄沙不时肆虐,抽油机野外作业常遇故障。地面以上的问题可以直接看到,地面以下却复杂得多,“有时候机器看起来运转正常,就是不出油。”为此,采油工人时常犯难。

这时候,史昆就拿出了他的绝活。就像中医“望闻问切”一样,看压力、参数、流程,听机械声音、出油声音,摸温度,查线路,闻味道。一套流程下来,史昆心里已经有了判断。再运用示功图等进行综合分析,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听音辨障”更是史昆的一大绝技。“出油好不好,是能听出来的。”好的出油声音既像汽车在柏油路上畅快奔驰的呼呼声,又像流水不停歇的哗哗声,稍有一点异常,史昆立马就能听出来。这是从多年工作经验中“淌出”的感觉。

别看史昆现在这么神,当年也是一枚石油“小白”,“第一天上班,压力表都不会读,分离器和水套炉都分不清。”

压力带来动力。此后,史昆每天晚上坚持自学两小时,啃书本、练操作,还绘制了上百张井站工艺流程图,记录了十万余个生产数据。在总结梳理采油老师傅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他提炼出了“抽油机井生产不正常判断处理法”,如今已在2000口井上成功应用,故障诊断准确率达95%。

对史昆而言,每一座抽油机井,仿佛都是一条生命。2003年初,他接手了几口含蜡高、出砂严重的“病井”。史昆不仅没有灰心,反而坚持对每口井都做到“看听摸查嗅”,每天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半年多的时光,他与井为伴,为它们建立了翔实的动态资料,制定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终于使这些“病井”枯木逢春,几年间累计增油800多吨。“一井一法、一井一策”在全油田得到推广,史昆也从操作员工跨越成为技能人才。

2014年,“史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成立。有了团队,他又马不停蹄地学习团队管理、创新方法、三维制图等,针对油田生产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攻坚克难。

在采气生产中,井底积液顺利排出直接关系气井的稳定、高效生产,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应用广泛。然而,传统作业需要工人开着车,一口井一口井地操作。在高原上,不仅费时费力,起泡剂还容易冰冻,无法顺利形成泡沫、发挥效能。如何尽快改进注排工艺,提高采气效率,摆在史昆和他的团队面前。

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可以参考,正是天寒地冻的时节,他和研发团队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用三个月时间,绘制了无数张图纸,一次次地拆装设备,方案不断推倒重来,版本三次升级。终于,“油气井风光一体化绿色智能注剂工艺技术”成功诞生,史昆带领团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这一自主创新技术采用清洁能源发电,通过手机APP就能实现智能自主作业。不仅填补了领域空白,还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泡沫排水采气作业二氧化碳“零排放”,为石油天然气开采的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几年来,史昆和他的团队先后获国家专利15项、省部级创新成果奖14项,攻克高原油田各类生产技术难题近200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奖励荣誉纷至沓来,史昆却始终坚守在采油岗位上,初心不改。一路走来,他说自己“靠的是能吃苦、肯吃苦、执着钻研的拼劲,未来要继续为高原油井和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