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学促进文艺与科学交融
9月17—18日,“大变局与新探索:新时代的科幻文学研究高端学术论坛”在深圳举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元宇宙”时代技术与环境大变局中的科幻文学研究发展新路径。
“元宇宙”成为网络热词。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宁认为,“元宇宙”这个话题本身就带有一种幻想,它的建构充满了文学艺术想象力,同时又是一种带有科学成分的幻想。在他看来,文学艺术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食粮,文学艺术既然可以向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供人们欣赏,那么它就必然有存在的理由。在元宇宙时代,文学艺术与科学并非总是呈对立的状态,二者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了交融,这具体体现在元宇宙时代的文学,尤其是体现在科幻小说的创作和批评上。科幻小说使文学艺术与科学的想象力达到了交融的境地。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吴岩介绍,运演未来主义是科幻未来主义的流派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段或较宏大的外在场域引导下,让人与自然的诸多关系在叙事中交织发展,逐渐蔓生出未来图景。叙事蔓生作为运演未来主义的创作方式和核心构造,指的是叙事过程会通过特殊方法将人与自然编织到一起。虽然叙事蔓生也存在于神话中,但神话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遵从相似律和接触律,而叙事蔓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愿望、干预、动力性和反应等方式交织的。叙事蔓生也能得到许多未来的图景,但这些图景跟探索未来的诸多科学过程得到的图景之间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恰恰是科幻未来主义作品对人类的贡献。
科幻人工智能到底指什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峰提出了图灵测试的认证标准,即科幻影片中出现的人工智能形象要关涉图灵测试,而图灵测试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机器,二是智能,即探讨机器能否进行思考。由于科幻不同于实际理论,所以会把机器思考推广为机器具备了人的某种意识或心灵,而展现这一测试的形象就是人工智能形象。他表示,依此标准,还需要此类电影(或剧集)成规模出现,这才标志着科幻人工智能电影类型的有意识确立。
“赛博格”这一概念生发于20世纪40年代的控制论,此后相关形象在科幻文学作品中常有出现。这些作品在幻想的未来赛博空间之下,对人类身体进行奇观化呈现,通过将人类身体赛博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揭露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将工业化时代下人类社会的精神空虚、情感荒芜极尽展露。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玉琴提出了赛博格诗学概念,认为赛博格作为一种人机交互的混杂身体呈现,同时也构成新的跨身体主体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认识论与世界论变革。在她看来,赛博格叙事的跨越性特征,以及其聚焦在跨身体主体经验的身体异变与情感演化,打破了人机边界背后的社会、政治、哲学、审美与文化意义,呈现为科幻小说中的身体—主体间性、物理—想象/赛博世界间性与现实—虚拟文化间性建构。
21世纪以来,科幻小说批评的“后人类转向”日趋明显。机器人、克隆人、改造人、人工智能等诸多“非人类”成为科幻小说的叙事主体,这些同样属于智慧生命的“非人类主体”向读者提供了不同寻常的体验与思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廖望认为,科幻小说中的非人类主体不仅承担了经典意义上叙述、行动和观察的功能,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认知的“使者”。作为类人化属性和非人化特征的矛盾统一体,在陌生化的科幻世界建构中,非人类主体的类人特质起到了增强读者熟悉感和同理心的关键作用,但它们的他者性又成为小说中世界秩序的破坏者,冲击了人类中心主义和技术至上的世俗价值观。科幻小说中的非人类叙事反映出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群体焦虑、伦理困境和发展难题。
会议由深圳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
责任编辑: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