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征出发地再出发 ——“学党史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活动侧记
5月19日至25日,在由中国记协主办,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记协、赣州市委宣传部协办的“学党史 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活动中,来自34家中央和全国性行业类媒体的40名采编骨干深入于都县、瑞金市、兴国县等乡村实地采访,重走红军小道,调研红色小镇,在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重温入党誓词,赴散葬烈士墓群瞻仰先烈,与党史专家和红军后代座谈交流,用“脚力”踏出实践足迹,用“眼力”发现动人故事,用“脑力”理解党史精髓,用“笔力”写出锦绣文章,为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助力。
从长征出发地再出发
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8.6万名红军将士夜渡于都河,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5月19日,学习调研启动仪式后,记者团冒着细雨来到了赣州市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占地面积15公顷的纪念园,由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组成。矗立在于都河边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碑座左右两侧各刻有一首诗,分别出自叶剑英元帅和解放后第一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之手:“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是当年中央红军踏上漫漫征途的真实写照。纪念馆里一面墙上用红军的草鞋组成的中国地图甚为震撼,跟随讲解员的介绍,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一位位英烈的名字深深触动我们内心里柔软的地方。
随后,记者们体验性地重走了一小段红军小道,虽然只有短短的5公里,但道路狭窄又湿滑泥泞,路旁下面的山涧水流湍急,草间还有蛇虫隐匿,大家的鞋子都沾满了厚厚的泥巴,可以想象当年红军战士穿着草鞋走过二万五千里该是何等艰辛。
为爱守候更为信念守候
80多年前,江西省于都县的王金长参加红军离开了家乡,临行前他嘱咐妻子段桂秀等个三五年他就回来,段桂秀痴等一生,却等来了他的烈士证明书。
段桂秀从小就在王金长家做童养媳,两人感情甚好,1932年,王金长提出要去参加红军。段桂秀舍不得,想劝他留下。王金长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明白参加红军的意义后,段桂秀支持了王金长的决定。
从那时起,段桂秀便开始等待着她的金长哥哥,王金长离开后,家里便只剩下段桂秀、婆婆和王金长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家里最困难时,婆婆需外出乞讨才能勉强维生。段桂秀年长些,为了贴补家用,她去乡里挑过石灰、挑过煤,每担两角钱的工钱,50公斤一担,她每天要挑二三十担。尽管日子艰难,段桂秀还是一直等着。谁料,等了一个三五年又一个三五年,金长哥哥仍未归来。
直到1953年,她等来了一张烈士证明书,人们告诉她,王金长在福建牺牲了。但她不相信一张薄薄的纸便能定了金长哥哥的生死,她觉得金长哥哥不会骗自己,“他说了一定会回来。我要等他回来。”段桂秀的娘家人劝她改嫁,她也坚决不肯。她说:“我答应了金长哥哥要照顾好这个家,我会一直等他回家。”为了照顾婆婆和小叔子,段桂秀四处给人做饭赚取家用。在供销社做饭时为了赶上早晨7点开饭,凌晨3点就要起床,而且做饭用的水,要去很远的地方挑,食堂一共3个大缸,全部要挑满。后来,小叔子结婚了,婆婆也去世了,王家老宅只剩下段桂秀一个人默默地坚守着。
1965年,为了减轻小叔子家里的负担,也为了自己和王金长有个孩子,段桂秀将小叔子9岁的儿子王地长过继来抚养。就这样,段桂秀一边抚养孩子,一边等着金长哥哥回来,想着一家团圆的那天。这一等就是87年。因为时常要去车溪乡民政所领取养老金,段桂秀结识了民政所所长郭湖北,得知郭湖北经常要去于都县城,段桂秀希望能带上她一起去,想找到有记载王金长的名字或照片的史料,否则她不相信金长哥哥真的长眠地下了。
2019年5月14日,郭湖北带着段桂秀来到了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段桂秀在一双双草鞋前,陷入了沉思,郭湖北明白,她想起了当年送给金长哥哥的那双鞋。那墙上的红五星也吸引了她的注意,因为她的金长哥哥走的时候,头上戴的帽子就有这样的五角星,她一次次深情抚摸,久久不肯离去。
因为没有找到王金长的照片和名字,在老人的一再坚持下,郭湖北带她来到了于都县城的烈士陵园,园内纪念碑上刻满了烈士的名字。段桂秀不识字,郭湖北带着她一个一个辨认。“王金长!”终于,他们在纪念碑上找到了这个令段桂秀老人牵挂了87年的名字,埋藏内心多年的情感,瞬间涌上段桂秀老人心头!她仿佛明白了,金长哥哥真的再也不会回来了,老人家突然嚎啕大哭。
百岁老人段桂秀坚守了一辈子,现在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照顾,一个月领得到两千多元钱,生活过得很好,靠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照顾,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如今,段桂秀家里四世同堂,在政府的帮助下,老人还住进了小洋楼,一家人其乐融融。对段桂秀来说,这是属于金长哥哥的荣誉。尽管他回不来了,她的心里一直以他为傲。
这是何等震撼的坚守,让人禁不住恸然泪目。
十七棵青松挺立的华屋村
从瑞金市区往东约15公里处,有一个叫华屋的村庄,因整个村庄的人都姓华而得名。华屋地方不大,但景色宜人,让这个村庄与众不同的,是村庄后山上连成片的苍翠松树中格外挺拔的17棵青松。革命战争时期,这个仅有43户家庭的小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村后的蛤蟆岭上,发生过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红军长征前夕,村里17位青年沿袭客家人种植“后龙树”的风俗,每人在祠堂后山蛤蟆岭上种下一棵松树,然后毅然踏上了长征路。17棵松树寄托了17位青年对家乡的眷恋,表达了他们投身革命、不怕牺牲的坚定决心。只是,华屋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没有等来一个归家的儿郎。
后来,华屋人就把这一棵棵青松,当成了烈士的英灵和亲人的化身。每逢清明节,乡亲们都会来到这里,用最淳朴的方式祭奠亲人,寄托哀思。村民们在山头建起了一座红军烈士纪念亭,把这17棵松树称为“信念树”,把这片小树林称为“烈士林”,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聆听先烈故事。他们还在“烈士林”的东北面开辟出一片“青年林”,华屋的后人凡是参军入伍的,都会像先辈们那样种上一棵松树。
87年过去了,烈士们种下的棵棵小树,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这17棵松树,不仅是华屋乡亲无边的念想,更是他们顽强拼搏的不竭动力。
因战争创伤、资源匮乏等原因,华屋村是叶坪乡众多贫困村中的一个,数代人住在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没有一家有厕所,喝的水大多是土井水甚至是河水、塘水。经过几任帮扶干部多年的坚持不懈和华屋人的自强不息,华屋终于迎来全新面貌:66栋白墙黑瓦飞檐的三层小楼,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村庄里,全村家家户户都在2014年春节前搬进了新居,自来水、卫生厕、宽带一应俱全,房前屋后栽花种树、干净井然。昔日与贫穷为伍的华姓子孙,如今真正实现了“华屋”在汉语中的释义。
在新居的一侧,是村民们着意保留的7栋低矮的旧土坯房。那是烈士们住过的房子,他们不舍得拆掉,经过修缮之后,现在成为一片可供游客参观的传统农耕文化景观。人们在这里寻觅烈士的踪迹,也在房屋的新旧比照中再次见证当下的幸福。
如今,村前建有大片的蔬菜基地,村民们用革命的干劲,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种油茶、种毛竹、种果蔬,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电商基地。连接319国道的入村桥和村内循环路修起来了,沿着山脊的5000米环山游步道也修通了,收获的竹木果蔬,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村外,为村民们增收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华屋人还在缓坡地上养起了蜜蜂,他们生产的蜂蜜,就以“十七棵松”为名,还注册了商标。青松,是他们脱贫致富的力量源泉。他们知道,这甜蜜的日子,离不开栽松人和更多革命者当年的流血牺牲。
到2020年,华屋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达1.5万元,在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行着。他们在华屋红军祠的主墙上,镌刻下“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10个大字,表达着对新时代最真挚的情意。
三栋房子守望执政为民的初心
走进江西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马屋组马荣海家的院子,可以看到3栋呈“品”字状分布的房子,3栋房子新旧鲜明,高矮不一,分别是1933年建的土坯房、1982年建的青砖房和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建成的乡村别墅小洋楼。
1933年11月,毛主席在长冈乡调查期间,一次去油菜地参加劳动的路上,看到两间新房子,对于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有人有钱来盖新房子,毛主席感到十分诧异,便询问新房子的主人马荣海:“你这栋新房子是怎么盖起来的?”马荣海说:“我这新房子是乡苏政府帮我盖的,我家是贫农,前段时间失火烧掉了一间半房子,无家可归了,乡苏维埃政府知道后,立马通过互济会捐钱,发动群众捐工捐料,3天就帮我们盖好了新房子。共产党真好,照顾我们真周到啊!”
后来,毛主席在二苏大会上提到了这件事情,并表扬长冈乡政府是真正模范的乡政府。
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长冈乡村民开始大面积建新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荣海的孙子马光松拆掉了全国土改时分的老房子,在原址上建起了一栋俗称“金包银”的两层小楼——1982年建的青砖房,极大改善了住房条件。马光松的妻子曹承凤在回忆起住新房的情景时说:“那真是好幸福呀!”
上世纪90年代,马光松的孩子也就是马家的第四代长大成人,小儿子马辉志买了一架耕田机,替别人耕田成为了他一笔不小的收入。同时,他和妻子在家种水稻、花生、烟叶,养猪、养鹅,一家人努力耕作,勤俭持家,家底愈加殷实。1999年,有了积蓄的马辉志在两栋老房子的边上又盖起了属于自己的一层小楼。2008年再加层,变成了三层楼房。2012年,趁着苏区振兴好政策的落实,马辉志花了14万元,外墙装修由政府每一平方米补贴9元,把新房子内外进行了装修,小平房变成了乡间别墅。
前几年,马家的年轻辈们看到村里大多数家庭都开上了小汽车,也准备买一辆,可是这栋苏区时期的老房子堵住了车子进庭院的路,就准备把老房子拆掉。这遭到了曹承凤的坚决反对,她告诫马家的年轻人说:“人要懂得感恩,这栋老房子是苏区干部关心我们家的见证,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它!”
重温荡气回肠的红色岁月,记者们以老区人民为师接受党史教育,以老区发展为题书写精彩文章,不断加深了对百年奋斗史的认识,也深化了对新闻的理解。那位在瑞金大柏地战役旧址为游客义务讲解了20多年的刘承汉老人的话在耳边回响:“要把这些红色故事讲好、讲下去,让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