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记“向上向善·广西青年榜样”获得者李娅
李娅线上直播讲解古壮字 受访者 供图
日前,共青团广西区委对100名“向上向善·广西青年榜样”进行表彰。来自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职讲解员李娅获评“向上向善·广西青年榜样”之“民族团结好榜样”。这是对李娅在维护统一、团结奋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做出贡献的最好褒奖。
结缘博物馆
源自内心对民族文化宣传工作的热爱和不断钻研,李娅的业务能力有口皆碑。2021年4月27日,她为到广西民族博物馆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进行讲解,并受到肯定。
今年31岁的瑶族妹子李娅从小就与博物馆结缘。“我的父亲退休前也是一名博物馆工作者。”李娅说。从小,她就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感受到博物馆文化的力量,希望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博物馆工作者。
在李娅的记忆中,寒暑假基本上是在博物馆度过的。让她印象深刻的是2001年暑期,当时11岁的李娅跟着父亲去扶绥参观恐龙考古挖掘现场。当时有一位老师给大家讲解恐龙知识,那位老师的谈吐和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深深地打动了她。
大学期间,李娅经常到博物馆当志愿者,发挥自己的播音主持特长,毕业后又通过努力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职讲解员。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她,大学毕业后进入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也算圆了儿时的梦想。
李娅认为,讲解员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公众讲述人类及自然文化遗产故事,是连接观众与藏品的桥梁。通过讲解,可以让公众了解这片土地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经历着什么,启迪公众思考未来之路。“从事博物馆讲解工作,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坚定的文化自信和荣誉感,更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李娅说。
学习促提升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进入博物馆工作后,李娅把工作当成了一次新的深造学习机会,把馆里的专家前辈当作老师,把每一件文物当作教材,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刚工作的时候,李娅讲解的内容比较浅显,只讲其一不讲其二,知识储备远远不够。比如讲解壮锦的时候,她偏重于介绍壮锦的起源历史、用途纹饰,很少介绍壮锦工艺技艺方面的内容,因为她根本没见过织造壮锦的整个流程。还有,介绍花山岩画的时候,明明是一个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但她讲完之后观众并没有被震撼,也没有和她进一步交流互动的欲望。
这种情况让李娅很受挫,也促使她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她开始查找大量和广西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和视频资料,比如《广西铜鼓精华》《古代铜鼓装饰艺术》《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壮锦》,以及由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梁志敏编撰的《广西客家民居研究》《广西百年近代建筑》等,“恶补”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她积极加入田野调查活动,到田间地头看一看、学一学。有了这些积累,在讲解的时候她就会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观众分享有趣的故事。
“我很庆幸身边有一群非常优秀的人才,互相激励。”李娅说。广西民族博物馆培育了一支知识渊博、品质优秀、善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人才队伍。就拿讲解组来说,13名“女将”所学的专业有民族学、旅游管理、英语、泰语、汉语言文学等,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精神,通过参加馆内外学习培训、讲解考核、互相跟听以及参加各种比赛等方式,不断提高讲解水平和综合素质。
共绘同心圆
作为一名民族文化传播者,李娅时刻牢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注重在工作中将这一信念传递给观众,增进各民族观众的了解和认同。
“广西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总的来说是交错居住在一起的。民间有句俗语:‘汉人住街头,壮人住水头,瑶苗住山头。’这是历史形成的民族分布格局。千百年来,各民族人民和谐共处,共同开发和建设美丽的南疆。”这是李娅讲解广西民居时的一段讲解词。
介绍民族节日时,她会这样告诉观众:“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也是广西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是各民族情感交流、商贸交易的重要节日。”每一个听过李娅讲解的观众,都会深刻领悟“广西各族是一家,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
李娅对传播民族文化有着极大的热情,力求做到讲解深入人心。有一次,馆里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其中有部分盲聋哑人士和孤儿,而对方并没有预约讲解。馆领导临时安排李娅去接待,那是她第一次为特殊观众服务。李娅希望能够让他们多感受多体会,展厅里的文物展品不能触摸,她就在展厅参观讲解结束之后带领他们来到博物馆文创中心,逐一触摸铜鼓、世居民族娃娃、绣球、壮锦、坭兴陶茶具、毛南族花竹帽等精美的文创产品,同时配以讲解。比如,在讲解绣球时,她一边让观众摸绣球,一边说道:“绣球的形状是圆形的,由12片花瓣组成,每一片上面都绣着吉祥的图案或者话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触摸绣球的形状,是不是也很像水果石榴呢?绣球就象征着各民族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同心向党。”
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广西民族博物馆暂停开放,从1月24日开始的春节期间线下教育活动也取消或是暂停了。回到馆里值班的李娅第一次看到空空荡荡的展馆,心里很失落。好在,通过新媒体平台,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博物馆推出了多种形式的线上讲解服务和互动活动。其中,在“壮族三月三”推出的文旅互动直播在线观众超过百万人次。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线上讲解也是对讲解员的新挑战,李娅和同事们又忙了起来,他们不断创新讲解方式,通过云端继续为观众服务。
作为广西民族文化的宣传者,入职近8年来,李娅完成了12个陈列展览活动的讲解词撰写及讲解工作,参与了12个社会教育宣传活动。她还踊跃参加各项红色文化主题宣讲活动,积极传播优秀民族文化。
谈到未来,李娅说,她会融入新时代征程,接过青春赛道的时代“接力棒”,在工作中不断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用专业、真诚、热情、微笑去服务社会公众,努力保护利用好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砥砺奋进!
责任编辑: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