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光荣的事
讲起当年的战争场景,周朝阁老人目光如炬,慷慨激昂。
这些纪念章和红色凭证,是老人最宝贵的财富。
周朝阁老人和妻子袁光珍结婚63年,相濡以沫,十分恩爱。
年轻时的周朝阁面容清秀,眼神清澈。
周朝阁老人向来访的员工讲解纪念章背后的故事。
赤桥南望水溶溶,一行晴山倒碧峰。跨过蜿蜒流淌的赤水河,就是热闹的赤水县城,93岁的周朝阁安静地生活在这里。
周朝阁,河南安阳人,1928年出生,1947年参加革命,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淮海战役、济南战役、京沪杭战役。1971年,他进入贵州赤水石油工作至离休。
周老戎马一生,曾在枪林弹雨里出生入死。打仗时,一只耳朵被炸弹震破了耳膜,再加上年龄大了,如今几乎听不到声音,非得老伴在耳边扯着嗓子喊,才能听到只言片语。
看到年轻员工来访,周老扶着椅子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表示欢迎。大家让周老坐着,可他没有反应,非要看到这群年轻人坐下,自己才肯坐。
周老居住的房子不大,70多平方米的小两居,地板还是水泥地,客厅除了沙发、电视和几张上了年头的桌椅,别无其他。虽然家具老旧、陈设简单,房间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整齐洁净,典型的军人作风。
由于沟通有难度,大家询问周老的老伴,能不能看看老人的勋章。可老太太笑着摆摆手:“那都是他的宝贝,我都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周老似乎是听懂了,颤悠悠起身,缓缓走向卧室。在抽屉的最里面,他翻出一个蓝色尼龙包,从里面掏出一个白色布包。拆开布包,还有一层白布;再拆开,里面躺着一块军绿色的布和一个信封。布上别着几枚勋章,信封里则装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
我们想让老人拿着挂满勋章的布条拍个照,他似懂非懂地听着,突然指着一枚勋章,大声喊起来:“淮海战役,我打的是淮海战役!”
然后,老人自顾自地讲起了那段历史:“我报名当兵时,很多人欢迎我们入伍,我唱着歌就进了军营。”讲到这里,他突然唱起了歌,唱的是他参军那天的歌。唱着唱着,老人站起身来,挺胸抬头,仿佛就是当年的样子。
“淮海战役分三个地方,我主要打第二个地方。1948年12月底,马上就要元旦了,我们又冷又饿,国民党的飞机就在我们头顶上飞。腊月的晚上好冷……”
老人的眼睛盯着前方,滔滔不绝地讲着,仿佛那段残酷艰难的日子又一次在他眼前重现。
经常来探望周朝阁的员工说,老人时常念叨过去的日子,说那时的他常常做一个梦,梦见自己能吃白米饭吃到饱,能穿上暖和的衣服,住在一间结实的砖瓦房里,现在的生活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他的想象。所以周老常常教导年轻人,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这是多少人用生命换来的。
虽然耳朵不好使了,但周老的视力还可以,他每天都要读报、看新闻联播,这些都是他的精神食粮。
很多报纸上都有密密麻麻的笔记和勾划的重点,有几张刊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的报纸折痕很深,不知已翻来覆去地看过多少遍。看到大家在翻看他的报纸,周老突然大声说道:“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把大家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位老爷爷竟然这么与时奋进。
赤水石油公司经理袁中勇说,老人曾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前,他最光荣的事是参加革命斗争,这是他一辈子的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他最光荣的事是成为一名石油人,为国家做好资源保障。
从老人家中离开后,大家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听到的历史和故事留在了身后那栋老居民楼里,也会永远留在大家的心里。或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
责任编辑: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