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东阳木雕:在传承与发展中迈向新时代

东阳木雕,始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儒雅的格调被誉为“国之瑰宝”,并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这门古老的技艺集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它离不开工艺文化的继承,更离不开对技艺精益求精的匠人。这门游走于刀尖上的神奇艺术,千百年来造就了诸多匠心独具的名家和大师,据了解,东阳现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3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1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34人。

他们秉承着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以及对木雕技艺的代代传承,让东阳木雕红木产业的整体优势日益凸显,木雕红木作品频频亮相国际盛事。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技艺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而今,在传承融合与创新中,工匠精神正引领着东阳木雕走向新时代。

冯文土:60载光阴 只做了木雕这一件事

东阳木雕小镇的大师路上,座落着一处幽静的庭院,那便是一代木雕大师冯文土的住处。走进冯文土的工作室内,随处可以感受到大师对作品的精工细作,从他切料、选料等工序开始的一丝不苟,处处能体现出“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冯文土出生于1944年,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冯文土考入东阳木雕技校,后随“木雕宰相”黄紫金学艺,1975年到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

“黄紫金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木雕创作,看得见的东西要做,看不见的东西也要做。” 因此,冯文土除了创作人物、花鸟、山水等用眼睛可以直观感受的事物外,还特别敢尝试龙、凤等看不见的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和题材,大胆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和理念。打从那时起,他就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要不断创新。

有技术又有才思,这是东阳木雕红木产业的“匠人精神”,也是该产业至今不衰的精神根源。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冯文土注重创新和发展,独创了“半圆雕”“自型木雕”“树皮胞雕”“根石雕”等多种适合时代风格的技法和形式。

而用作品记录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也是冯文土创作的初心。从一张张粗犷的木板到一件件蕴含百样故事的木雕作品,在他的一刀一划中,雕刻了一个个光阴故事。60年的时间里,冯文土只专心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艺术工作者,我想用木雕作品来反映中国的进步与伟大,用木雕艺术反映我的信仰,唤起更多人对中国梦的信仰。” 冯文土是东阳木雕在新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守护者。当东阳木雕随着时代变迁而沉浮时,他一直坚定地在木雕守艺之路上不断前行。

胡先民:以木雕艺术诠释人文思想

东阳木雕小镇以浓厚的工艺美术氛围吸引了众多木雕艺术家汇聚于此,这其中便有一位将自我情感寄托于木头,作品具有强烈人文主义色彩的木雕艺术大师——胡先民。

胡先民从小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累了厚实的艺术功底,加上从小对东阳的根雕艺术耳濡目染,多方面因素促使他自然而然走上了木雕艺术的道路。他幼年因身患骨髓炎而导致右腿终生残疾,虽在学习的途中有诸多的不便,但也磨练他的意志,使他对木雕技术的学习近乎痴迷。

在学习之初,胡先民对木雕技艺求知若渴,为了能够学习更多,胡先民经常寻师访友。“不断地寻找名师是我当初的坚定信念。”他完全不顾身体上的不便,经常坐好几个小时的车到东阳艺海公园观摩木雕大师的作品,也会到木雕总厂研习前辈们雕琢的精品。

也许就是这样的刻苦、勤奋以及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不仅让胡先民在雕刻技术愈加得心应手,更让他在创作风格上有了突破。“我的作品和一般的东阳木雕不大一样,一般的东阳木雕讲究工艺,讲究雕琢精细,我的一部分作品讲究的是思想、精神在里面,我把我自己的感受、感悟寄托于木头。”胡先民坦言,木头就像他写的一本书,他把木头当作寄托情感的一种载体,并不仅仅只是用来表现一个工艺。

胡先民的作品多以木雕艺术的表现形式承载和诠释人文思想。在胡先民工作室大厅的一侧,一幅名为《一弦春诗满江南》的木雕作品,以精湛的东阳木雕技法,勾勒出一幅生意盎然的自然景象。“这幅作品刻画的是一个琴师想要写一首关于春天的曲子,从上游随波漂流寻找春天,表达了人们在现代都市喧嚣中对宁静安详生活的渴望和向往。”胡先民说,作品中蕴含了很多细节和寓意,其中木舟上的琴师是闭目冥想的状态,而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与丛林深处斑驳的老房屋形成鲜明对比,暗喻生命的传承。

张向荣:工匠精神更需体现在创新和传承中

东阳木雕文化和木雕技艺千年传承,产业基础深厚、工艺美术人才集聚、产业平台完善。近年来,木雕跟红木的融合以及在建筑上的广泛运用,助推着东阳木雕红木产业蓬勃发展,频频亮相国际盛会更是证明了东阳木雕红木的独特魅力。

G20杭州峰会将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展示给世界,G20主会场也承载着给世界留下中国印记的重要“职能”。除了会场上的东阳木雕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主会场上的大型红木圆桌,以及各国元首和部长坐的红木圈椅,而它们均出自东阳的木雕企业——明堂红木。

“每一次参与国际峰会会场装饰,都是对东阳木雕技艺的一次检阅,也彰显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东阳市明堂红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向荣说,G20峰会筹委会到全国上百家企业进行了考察,最终选择了明堂红木,就是对东阳木雕及红木产业最好的肯定。

在张向荣看来,红木家具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身上集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粹。从事红木家具生产根本还离不开工艺文化的继承。“对明堂红木来说,‘工匠精神’的体现不仅是在工艺上,还在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上。”作为东阳的红木木雕企业,明堂红木一直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将传统木雕工艺与现代家居设计相结合,简单大方,精美自然。用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新文化、新生活、新工艺来营造人民生活生存的新空间,这是东阳木雕传承和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焦瑞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