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模范的精神品格 ——“学党史 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活动见闻(三)

历史拐弯处最见精神品格。

1930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前后受到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敌我两方兵力对比悬殊,惨烈战斗时有发生。江西兴国,苏区模范县,红军烈士数量居全国各县之首,也是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重要发源地。

翻读兴国历史,刚烈与血性扑面而来,感动与情怀直抵人心。

镌 刻

23179,没有谁比黄红更熟悉这串数字了。

黄红是兴国县烈士纪念馆副馆长,兼任讲解员。“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9.3万人,为国捐躯5万多人,其中有姓名可考的烈士23179名。”顺着黄红所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近百米的烈士英名廊,23179个名字镌刻在此。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悲壮故事,听着介绍,参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特殊的工作给黄红带来许多感动。有一次,黄红看到一名参观者在廊前跪了很久,便上前询问情况。“当时他举着手机,告诉我说他是在拍爷爷的名字,他要把名字传给在深圳的家人。”

在苏区兴国,绝大部分青壮年男子都参军参战上了前线,而兴国妇女同样豪情万丈。在纪念馆“红色女杰 巾帼英雄”展区,一座雕像再现了兴国县涟江镇妇女李美群马前托孤的场景。

1929年,李美群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乡妇女赤卫队长、兴国县委妇女队长、少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江西省委妇女部长等职。她积极动员丈夫参加红军,并在红军长征后勇上战场,随留守部队转入山区参加游击战争。在出征前把未满月的女儿托付给群众1935年,李美群在宁都北部山区被俘,次年在敌人监狱中牺牲,年仅25岁。

“李美群的女儿由群众抚养长大,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子。后来她寻到我们纪念馆,看到母亲的画像和这座雕像十分动情。”黄红说,每年清明节,李美群的女儿都会到纪念馆祭拜母亲。

守 护

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是一个红色名村,时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刘启耀即出生于此。

从1926年作为早期革命者参加农民协会,到1946年病逝于中共地下党组织联络站,刘启耀始终活跃在革命事业一线,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赤诚忠心。

刘启耀有过一段长达两年多的乞讨生活。当时,他的腰间始终系着一个小布包,谁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这里头有十三根金条,是党组织要他妥为保管的活动经费。”讲解员林丽萍说,“这些金条足以让刘启耀余生吃穿不愁。但对刘启耀来说,守护好这笔经费比生命还重要。”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刘启耀奉命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战争。在一次突围战斗中,他不幸中弹昏迷,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后来,他隐姓埋名化装成乞丐,在遂川、万安、泰和一带山区流浪,秘密寻找上级党组织,联络失散的战友。

两年后,刘启耀与其他失散的战友在泰和马家洲重建中共江西临时省委,他从自己的破布衫中掏出十三根金条,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这些钱被悉数拿来作为省委的办公费用,后来战友们戏称他为“腰缠万贯的讨米人”。

盖 房

1933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来到兴国县长冈乡,就如何开展乡苏维埃政府工作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他写下著名的《长冈乡调查》,提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三条宝贵经验。

关心群众生活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在长冈乡长冈村马屋组,一间1933年修建的土坯房被列入兴国县文物保护名录,也被写入当年的《长冈乡调查》。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修建新房是很稀奇的事情。长冈乡调查期间,毛主席看到这间新房子后感到十分诧异。他询问房子的主人马荣海是怎么盖起来的。马荣海回答,是乡苏维埃政府帮忙盖的。原来,马荣海家是贫农,此前因失火房子被烧,露宿草地。乡苏政府知道后,立即通过互济会捐钱,发动群众捐工捐料,三天就盖好了新房子。

真心换真情。为保卫苏区,保卫苏维埃政权,马荣海先后把两个儿子送去当红军,大儿子马兰章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负伤,返乡后继续为群众服务,后来当选为贫农协会主席;小儿子马桂章参加长征,牺牲在贵州遵义,年仅20岁。

苏区时期,长冈乡苏维埃政府干部一无工资、二无补助,但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关心群众疾苦。他们日穿草鞋搞生产,夜打灯笼访贫农。从柴米油盐到生老病死,从经济生活到文教卫生,只要老百姓有需求,苏维埃干部就有行动。正是靠着这种优良作风,苏区成功构建起血肉般的党群关系,党和红军也得到人民群众极大支持,根据地各项事业取得巨大发展。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叩问何为模范,苏区兴国可以作答:拥有对党忠诚、对民赤诚的精神品格,便能克难制胜,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