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连续13个月在荣枯线以上 我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9%、56.3%和55.3%,比上月上升1.3个、4.9个和3.7个百分点。我国制造业PMI已经连续13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扩张态势。
“因为春节的次月工作日更多、节后赶工等原因,所以春节后第一个月的PMI往往会高于春节所在月份。”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3月份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还具有一定的超季节性,主要是因为需求旺盛拉动生产,企业主动补库存,加上景气度向中小企业蔓延,带动PMI走高。
制造业PMI增长反映供需明显改善
多位专家认为,3月份PMI指数上升,且连续13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持续保持恢复态势。究其原因,一是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二是表明经济需求侧已经生产端继续复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一季度,PMI指数变动受春节等短期因素影响较多,剔除这些因素影响,PMI指数走势大体平稳,反映经济呈平稳恢复态势。
总体上看,供需两端同步回升,主要景气指标都有明显改善。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国内需求在春节期间消费回升、天气转暖、投资逐渐加快等因素带动下继续修复,本月新订单PMI指数达到53.6%,比上月提高2.1个百分点。新订单PMI与在手订单PMI之差达到7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体现了企业接单加快。本月新出口订单PMI指数达到51.2%,比上月提高2.4个百分点。生产方面,本月生产PMI指数达到53.9%,比上月提升两个百分点。
另外,本月制造业PMI还反映出企业信心向好、新动能引领态势良好等特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3月份,大、中、小型企业PMI为52.7%、51.6%和50.4%,分别高于上月0.5个、2.0个和2.1个百分点,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均有所改善。小型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8.4%。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3.9%和52.9%,高于制造业总体2.0个和1.0个百分点,新动能对制造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持续显现。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升
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高于上月4.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对此,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表示,市场供需增速较上月明显加快,非制造业恢复性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结合非制造业细分数据变化,当前经济恢复性增长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恢复性增长的力度有所加强;二是恢复性增长的质量有所改善;三是恢复性增长的活力有所显现。
李奇霖表示,非制造业需求恢复较好。3月份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9.0%,比上月上升5.6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5.4%,比上月上升7.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大幅好转和内需恢复密切相关。在疫苗接种后,居民敢于线下消费,服务业自然受益。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9%,位于高位景气区间,表明服务业企业也很乐观。另外,在天气转暖、专项债落地、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数据不差的背景下,建筑业景气度也在好转。
此外,针对投入品价格快速上升的态势,武威进一步表示,投入品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至56.2%,创近3年来新高。宏观调控应注重在进一步夯实有效需求、巩固经济恢复成果的同时,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疏导,防止投入品价格大起大落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警惕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
“我们对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还是比较乐观的。”李奇霖表示,一是制造业投资是今年亮点,在全球补库存的背景下,企业技改、扩产等需求比较旺盛,因此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等行业利润数据表现较好,同时PMI生产和需求景气度也都在55%以上;二是出口依旧不错,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全球需求很旺盛;三是居民收入水平恢复以及消费场景的修复还会带动国内消费恢复。
对于后期经济增长,多位专家持有乐观态度,但提到,上游价格上涨偏快值得警惕。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当前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压力加大。原材料价格增速明显快于产品销售价格,购进价格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在66%以上,且本月指数高于出厂价格指数9.6个百分点,企业成本压力较快上升。基础原材料行业价格上升尤为明显,中下游产业原材料价格风险加大。另外,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也有所上升。“建议疏通、优化、重构供应链,提升经济流通效率,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完善价格传导机制,防止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保障经济恢复势头持续稳定。”文韬表示。
温彬表示,3月份PMI相关指标加快回升存在上月基数较低的影响。同时,生产经营活动预期PMI指数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等PMI仍位于荣枯线之下,说明复苏过程仍然存在压力。下一阶段,要加快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的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等政策,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扩大内需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进一步巩固复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