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新闻+科普+服务——打造行业特色新型主流媒体

在2019年新中国气象事业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服务、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作为气象行业唯一的新闻机构,中国气象报社始终立足行业、服务大众,坚持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与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职责紧密结合,大力推进新型行业主流媒体建设,打造新闻+科普+服务融合发展模式,使宣传科普深度融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创新组织重大天气“一过程一策”

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多发、重发趋势。台风、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影响我国。为做好灾害性天气舆论引导工作,在中国气象局指导下,中国气象报社以重大天气预警为先导,创新内外联动机制,优化宣传科普产品供给,分过程、分区域组织开展“一过程一策”舆论引导工作,宣传科普与预报服务密切配合,助力提升气象服务成效。

一是健全应急联动机制,精细化统筹部门资源。加强气象部门宣传科普资源的统筹组织,建立一体策划、科普先行、全媒采集、权威发布、舆情监测、传播评估的全链条流程机制。在重大天气过程来临前,组织开展国省宣传科普联合会商,与中央气象台等气象国家级业务单位和受影响省份气象部门建立即时沟通联系群,根据天气特点和舆情风险提供工作提示,加强指导和宣传科普素材共享。

二是提供针对性科普产品,优化科普服务。利用气象科普产品库,提前制作并更新汛期气象灾害防御科普产品,根据具体天气过程预报结论,分时段、分区域地为受影响省份提供形态多样、针对性强的科普产品清单。同时,通过媒体沟通渠道和各地气象部门向社会媒体主动提供科普产品,扩大科普覆盖面和传播力。

三是建立媒体绿色通道机制,开展互动式、递进式信息发布。与中央媒体建立“绿色通道”机制,实现新闻通稿快速直达,受到媒体广泛欢迎。根据天气特点、进展情况以及舆情情况,组织开展递进式线上线下媒体通气会,注重发挥专家的专业、权威作用,国省结合、上下联动,组织国家级业务单位和受影响省份气象部门进行及时滚动发布。

四是精细把握宣传科普时度效。根据预报与实况情况,找准科普切入点,把握宣传科普节奏。在天气过程前注重预报极端性和防灾提醒,提前广泛发布防灾避险科普产品;在天气过程中,注重宣传实况以及服务情况,遇到复杂天气和预报不准确情况时,及时通过专家科普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在天气过程中间和临近结束时,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广泛宣传气象人精神。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一过程一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例如,在2022年汛期,针对长江中下游高温干旱、台风“梅花”等重大天气过程,组织线上线下媒体通气会16场,推出专家解读39期,向各单位和媒体提供科普产品近百个,运营14个微博话题浏览量超千万次、7个话题超亿次,有力有效引导舆论。在2022年5月广州暴雨“姗姗来迟”、部分公众质疑预报准确性时,联合深圳市气象局策划推出科普短视频,中国气象微信公众号推出时评,及时解疑释惑。在重庆火灾期间,挖掘策划新媒体产品《重庆北碚“以火灭火”!气象人“借”了把关键的东风!》,全网阅读量超过300万;策划推出《累倒在山石上的女气象局长,为了啥?》登上微博热搜榜。

构建重大天气大联动直播机制

在极端天气频发、重发背景下,及时向公众提供针对性的气象科普产品是提升气象预报服务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气象防灾减灾链条的重要一环。

面对新的形势,为解决气象科普特别是应急科普存在的覆盖面不全、针对性不够强、及时性不够的问题,中国气象报社完善与主流媒体及信息平台合作机制,探索建立了重大灾害性天气应急科普宣传直播大联动机制,与数百家媒体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充分利用气象部门宣传科普专业策划和专家资源优势,有力扩大气象应急科普覆盖面,有效支撑了重大天气服务应对。

台风“杜苏芮”直播图

针对2023年第五号台风“杜苏芮”登陆风雨影响及其北上引起的华北极端强降雨,中国气象报社策划推出两场大型直播。7月25日起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福建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等单位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东南网、南方日报等媒体发起《直击台风“杜苏芮”超长直播》,整场直播全面覆盖台风登陆前、中、后。直播持续超过72小时,103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一线网络平台共同参与转播。人民日报微博直播观看人数超过3000万,推动微博话题登上热搜。中国气象局抖音账号1200余万人收看。百度将直播置于百度搜索引擎首屏首栏,央视频首页推荐,应急管理部等政府官微转播。直播画面持续在福建、广东等地部分基层防汛防台风部门指挥大厅大屏上播出,在决策服务中发挥效用。全网总播放量突破1.5亿次,成为现象级传播。

华北强降雨天气直播图

针对2023年京津冀等地极端强降雨,7月29日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探测中心及京津冀地区气象部门启动《全景直播京津冀极端强降雨》,邀请专家解读分析,展示气象监测实况,其中基层连线直播40余轮(次),滚动播放“名家讲科普”等科普视频,人民日报、新华社及京津冀地区主流媒体81家参与直播,被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频道置顶推荐,新华网微博同步转发推荐。直播全网播放量达1.7亿,仅人民日报微博单平台的播放量就超过4000万次。直播同时落地北京、天津等地气象、防汛部门指挥大屏,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天津市常务副市长刘桂平等领导在检查暴雨防御工作时,观看了直播内容。

同时,中国气象报社加强与主流媒体联合策划,积极提供新闻素材,有效提高气象信息传播力。例如在台风“杜苏芮”影响期间,“中国气象局启动台风一级应急响应”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邀请央视记者走进气象探测中心直播气象雷达监测能力,央视《新闻1+1》连线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深入解读华北极端强降雨。2023年,中国气象报社与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主流移动端信息平台探索构建了应急气象科普绿色通道机制,助推扩大气象灾害防御科普覆盖面。

组织开展互动式、递进式科普解读

为做好重大天气科普解读宣传,中国气象报社强化组织协调,每日安排应急记者参加中央气象台全国天气会商,在启动重大气象应急期间,社领导参加天气会商,根据天气发展趋势,组织专题滚动策划,特别是组织针对性解读,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手段。

在2023年台风“杜苏芮”及其北上引起的华北强降雨期间,每日组织开展专家解读。解读均突出天气的极端性和气象预警,广泛警示风险,例如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在26日第一时间发布台风红色预警消息,阅读量迅速超过120万次。在台风登陆前,推出解读《五问台风“杜苏芮”!强度堪比超强台风“莫兰迪”?》,通过历史台风案例对比,警示其极端性,在台风登陆后即将北上时,推出解读《注意了!台风“杜苏芮”北上!这些地区警惕极端降雨!》。

绘制华北强降雨示意图(中英文版)

在暴雨红色预警发布后,策划推出解读《“杜苏芮”北上制造极端暴雨,原因为何?》《京津冀暴雨要下几天?什么是“列车效应”?》,联合中央气象台绘制通俗易懂的天气形势示意图,得到近百家媒体转发,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将其纳入报送国办材料。

绘制华北强降雨数据新闻图

“81家媒体参与京津冀极端强降雨直播,网播放量达1.7亿”

针对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主城区在30日降雨平缓的情况,连续滚动推出降雨实况产品及暴雨量级解读《雨还在下!京津冀地区累计最大降雨量已超过500毫米,不可放松警惕》《探秘|究竟什么是“暴雨”?为何“观感”有不同?》,后者被人民日报微博转发,阅读量达780万。7月31日至8月1日,针对北京、河北出现严重灾情的情况,推出解读《复盘|致灾严重的华北极端强降雨,究竟下了多少雨!?》、专家视频并制作数据新闻图解,得到北京日报、河北日报、新京报及央视、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转发,引导公众客观看待灾情。

在2023年12月10日至15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雨雪和寒潮天气过程中,针对降雪量级、雨雪相态、致灾风险等公众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对能源、交通、城市运行等领域的影响,中国气象报社策划推出《多大的雪才是暴雪,为何观感不同?》《雪到底有多重?为何能压垮临时搭建物?》等“一探究竟”系列新媒体科普产品6个、专家解读5期,广泛提示极端低温叠加可能带来的灾害风险,得到媒体广泛转载。

打造气象科普品牌活动

近年来,中国气象报社积极发挥气象国家级单位示范引领作用,统筹行业科普资源,着力打造气象科普品牌活动,发挥气象科普趋利避害作用。坚持将专家摆在科普主体位置,突出权威、专业特征,打造“接地气”形象,加强组织谋划,完善工作机制,实现科普产品时效化、活动业务化、业务规范化,广泛调动专家积极性,着力解决制约气象专家“不会做”“不敢做”科普的问题,同时加强与科协等部门联动,推动构建气象大科普工作格局。

名家讲科普海报

组织开展“名家讲科普”,打造气象科普名家。自2022年起,顺应媒体传播移动化、可视化传播方式,创新技术手段,连续两年组织“名家讲科普”活动。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年初围绕不同季节特点、地域特色发布72条创作指南目录,对科普主讲人提出具体要求、提供示范模板,保证了征集到的科普短视频形式规范、质量稳定、全年连续、各具特色。二是强化科普时效性、通俗性、生动性创作,建立专门任务小组,针对气象科普热点话题,从国家级单位气象专家着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科普视频创作示范,推出了一批生动活泼的视频产品。三是联合央视频、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联合推广,进一步扩大气象专家讲科普知名度。

自2022年起,“名家讲科普”活动累计征集作品147件,120名从事一线业务工作的气象专家积极参与,相关短视频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央视频、抖音、快手等平台展播,全网浏览量近1亿次,形成“打开‘天’窗”“大V说气象”“气象微课堂”3个品牌栏目。活动激发了广大气象工作者直面镜头、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打造了张涛、周兵、周禹等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气象科普名家。

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海报

组织“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在中国气象局、科技部、中国科协组织下,自2022年,中国气象报社联合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创新模式,整合全国资源,连续两年组织“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两年间,活动组织气象专家走近领导干部、农业从业人员、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发挥专业优势,以科普赋能气象为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组织气象专家和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向基层防汛成员单位负责人、村干部(气象信息员)等开展气象灾害防御专题讲座,帮助他们全面认识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面向乡村网格员、种植户进行乡村特色农业实地指导,普及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的科技知识,以科普促进农业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走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气象科普活动,提升青少年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活动有效拉进气象科技工作者和乡村干部群众、青少年的距离,并将实用性气象科学知识传递到了基层。

两年间,“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已在全国走进了610个市(区)、2325个县、4788个村,举办科普活动5154场、走进校园1685次、开展科普讲座2350场,科技工作者参与人数超1.4万,受众人数达1071余万人,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和气象科学技术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广泛惠泽于民。

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中国气象报社瞄准打造新型行业主流媒体,着力强基础能力建设,制定实施了业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建立协同高效、统筹集约的业务管理体系,构建品牌引领、协调发展的业务服务体系,建设智能创新、集约共享的技术支撑体系,以“中国气象”品牌为龙头,打造系列名作品、名活动。

以移动化、可视化为导向,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平台融合,形成“全媒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全媒体采编流程。2020年成立中国气象融媒体视觉创意工场,2022年成立新媒体中心、信息技术部,从机构和体制机制方面加强短视频移动业务。面向气象行业做精作细服务,承担运维中国气象局政务网站和新媒体建设,利用权威的纸媒和强大的网络传播平台,深入开展气象科普,精细化服务气象行业各类主体。整合气象行业内外宣传资源,高质量建成中国气象局融媒体中心。

中国气象报社现已构建由《中国气象报》《气象知识》杂志,中国气象新闻网、中国气象局网、中国气象科普网,中国气象局及中国气象微博微信组成的一报一刊三网“两微”及新媒体平台的全媒体业务格局,形成行业媒体矩阵。全媒体平台覆盖用户数量超过3000万人。年均策划制作发布短视频近800个、开展融媒体直播十余次,推出了一批融媒体精品。例如,2021年7月,河南特大暴雨期间,独家报道《被洪水“冲跑”的气象局长,到底经历了什么?》引起广泛关注,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转载,全网阅读量超过10亿次。精心打造的“聊天儿”系列科普数据新闻获典赞•2020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2021年原创新闻报道《我国南极昆仑站和泰山站气象站“转正”》荣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

人才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中国气象报社高度重视全媒体人才建设,制定实施高层次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全方位引入和培养全媒体复合型人才,结合气象行业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推出一批首席记者(编辑)、首席科普专家,努力打造一专多能型记者(编辑),采编人员普遍具备“写、拍、演”全媒体能力。目前,报社有3名人员入选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1名专家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下一步,中国气象报社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和科学普及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提升气象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和提高公民气象科学素质为目标,坚持效益优先、联动互动、集约发展,大力推进宣传科普现代化,建立和完善与气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着力深化开放合作,构建大宣传科普格局,更好地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高质量气象宣传科普助力气象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龚倩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