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经济延续向好态势 多举措巩固恢复基础

1至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3%,延续较快恢复态势,服务零售额同比则增长20.3%;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4%;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8月15日出炉的消费、投资、工业生产等多项统计数据,显现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态势。

尽管7月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月度之间的正常波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近期,央行政策利率下调、抓好抓实促民间投资工作、促消费“二十条”等稳增长举措接连落地,随着经济内生动力的增强,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从需求端看,国内需求继续扩大。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重点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至7月份,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8%和5.7%,均快于全部投资增速。从供给端看,工业生产稳定恢复,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7月份,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持续恢复。

不过,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也引发关注。如,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主要受汽车销售放缓影响;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02%;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8.3%。

“7月份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有所放缓是月度之间的正常波动。总的来看,7月份生产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产业升级稳步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延续向好态势。”付凌晖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从一些最新出炉的数据也不难看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向“新”逐“绿”对经济带动持续增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消费形态逐渐由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从今年8月份开始,国家统计局按月发布服务零售额的累计增速。数据显示,1至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尤其在暑期旅游出行带动下,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零售额增长较快。

“从这个月首次发布的服务零售额的指标来看,目前服务零售的复苏步伐远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这一趋势从今年年初开始,迄今并未改变,且在暑期消费和出游情况下,差异更为明显。展望未来,服务消费对扩大消费的支撑作用将更为明显。”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记者说。

——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持续增强。1-7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明显快于全部投资的增速。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中国正在加大对创新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凭借着数据要素优势,依托新一轮科学范式的浪潮,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

高端制造和智能产品制造发展总体较好。7月,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高端化、智能化相关产业增加值明显提高,工业主要产品正在向中高价值产品跃升,高价值产品的发展动能正在集聚,数字技术对工业发展的发达、叠加、倍增作用凸显。”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说。

——绿色低碳转型正持续深入。随着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7月份,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电池等绿色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65.1%。充电桩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6.6%,新能源汽车增长24.9%。

展望未来,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但经济持续恢复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较多,尤其是近来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恢复向好。

近期,相关部门正积极谋划实施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储备政策。8月15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较此前分别下行10个基点和15个基点,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此前,各部门也陆续推出促进家居、电子产品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等促消费政策,出台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间投资等扩大投资的政策。另外,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导向已经明确。

“以7月综合PMI产出指数继续处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为代表,当前宏观经济复苏势头在延续。6月以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但政策显效往往需要一段时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在通胀持续、金融市场动荡、债务压力上升、地缘政治紧张等多重负面因素影响下,世界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国内经济恢复也面临需求不足,结构性矛盾与周期性问题交织等制约。但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空间广等优势明显,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经济内生动力的增强,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责任编辑:龚倩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