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建好基层组织 夯实发展基础——湖北省推进县域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今年初,湖北省红十字会部署启动全省县域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以下简称“五类组织”)。试点启动后,承担试点任务的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各市州红十字会精心指导,省、市、县三级联动,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实践篇:高位推进  初见成效

高位推进。省红十字会党组着眼全省红十字事业发展,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作为理事会年度重点工程推进,遴选确定在18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印发工作通知,明确工作要求,转发黄石市西塞山区委区政府“两办”印发的实施方案,同时举办市、县红十字会领导干部培训班专题部署试点任务。示范性组建应急救援、救在身边、心理健康、“三献”工作、人道传播五支志愿服务队,体系化推进全系统五类志愿服务队建设。 宜昌、荆门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部署,全域推进,成效明显。各试点县(市、区)以党委政府“两办”名义印发文件执行。

务实推进。上半年,全省新增基层组织2042个,试点县(市、区)建立五类组织1218个,新增会员2.52万人、志愿者2.35万人。广大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已成为联系服务群众、传播人道精神的重要力量。夷陵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将红十字工作融入“筑堡工程”,区委宣传部将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纳入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统筹建设,实现五类组织全覆盖。应城市在全市16个镇、场、办事处、开发区村、社区建立组织309个,实现镇村全覆盖,上半年捐赠款物3807万元。潜江市先后在城乡社区建立红十字服务站16个、红十字志愿服务队17支。神农架林区8个镇乡、12个社区、11所中心学校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赤壁市每建一个基层组织同时组建一支综合型志愿服务队,将红十字元素融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创新推进。各试点县(市、区)红十字会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努力建设基层组织和志愿服务的“湖北模式”。青山区创建“我陪父母学急救”社区行品牌,开展送急救知识进网约车司机之家、进美团外卖员驿站。樊城区铁路社区铁二院小区探索建立楼宇红十字会,水星台社区打造“一把剪刀温暖一条小巷”志愿服务品牌。郧西县将普及急救知识列入全县“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3万名党员“以测代训”学习急救知识。东宝区整合全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资源,建强20个红十字服务阵地。宣恩县打造“博爱文化”“红会研学”品牌,开办红会课堂推广应急救护知识,坚持“小窗口”宣传“红政策”。

总的来看,通过全省县域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全省红十字事业基层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参与红十字工作的热情进一步提升,“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播。

目标篇:聚焦重点  一体推进

作为红十字会在基层的“毛细血管”“神经末梢”,基层组织作用十分独特、功能十分重要。应充分认识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进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为推进事业发展夯实基层基础。

奋力实现试点目标。纵向方面,乡镇(街道)、社区全部建立红十字会,村建会率达到50%以上;横向方面,中小学建会率达到50%以上,二级医院全部建立红十字会;鼓励在企业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未建立基层组织的要指定一名红十字会专员,负责落实具体的人道服务工作。每个组织同时组建1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组织网络体系,形成宽领域、广覆盖的基层工作保障格局。

科学设置组织架构。要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结构合理、程序简便原则,在组织架构设置上体现普遍性、简易性、规范性。要健全理事会。广泛吸纳社会爱心人士加入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由组建单位党政班子成员及辖区爱心人士、志愿者或者捐赠人等组成理事会。五类组织代表在县级红十字会理事会中要有一定比例,方便开展工作。要建好领导班子。由理事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组成基层组织领导班子,领导和实施基层红十字工作。要挑选热心红十字事业的带头人进入领导班子,具体负责红十字工作。要明确工作任务。聚焦生命健康主题,立足所在区域、领域、行业建立设置工作清单,突显特色为群众提供优质的人道服务。要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与基层工作职能紧密结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广泛开展特色志愿服务。要组建服务队伍。按照“一个组织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的工作要求,广泛吸纳社会爱心人士加盟,积极招募辖区群众就近就便注册成为志愿者。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聚焦主责主业组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建立章程、完善架构、明确职责。要明确服务内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生命健康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宜于持续的原则,合理确定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同时按照“一支志愿服务队培育一个品牌”的工作要求,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点,创建各具特色的服务品牌,打造“15分钟公益圈”,营造良好公益生态。要建立工作机制。参照省本级五类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组建模式并制定章程,拟定服务队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碰头、经常协商,持续开展特色服务。建立培训、管理、激励、考核、评价机制,大力宣传典型,引导和激励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推动红十字阵地建设和发展。要建好宣传阵地。按照“一个组织建设一个阵地”的工作要求,整合资源制作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宣传栏、宣传橱窗或可视化载体,争取资源建设博爱广场,统一标识、统一文字、统一设计,将红十字精神、红十字元素融入基层便民服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建微信公众号或依托现有工作平台开设专栏、设置模块、植入元素,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让红十字人道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建好服务窗口。在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人道救助窗口,将人道服务纳入便民服务清单,畅通群众申请渠道。在学校公告栏、校园信息平台发布人道服务清单,将“红十字天使计划”救助儿童先心病、白血病以及人体器官捐献等服务事项“广而告之”,让困难家庭通过红十字平台得到帮助。要建好服务阵地。建好用好城乡博爱家园、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基地、景区救护站、博爱校医室、博爱卫生站、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园、救护培训基地、生命安全体验馆、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等阵地平台,发挥其独特功能和辐射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个性化人道服务。同时应着眼长远,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建、用、管结合,使之成为联系服务群众、传播人道精神、助力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

落实篇:严实责任  确保见效

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市、县红十字会应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专题研究、统筹调度,推动试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党建、群团工作总体部署,纳入民生工程和为民服务办实事清单。要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市、县同责,注重合力推进,千方百计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基层组织得到更大发展,引导基层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硬任务结硬帐。要把项目、资金等优质资源向试点工作倾斜,充分调动广大基层红十字工作者履行人道使命、奉献人道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聚焦重点工作逐项抓好落实。牢固树立“三救三献”工作一体化和组织、阵地、工作一体化理念,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确保试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坚持改革创新。把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创新工作思路,细化“任务书”,画好“路线图”,定好“时间表”,打好“主动仗”。要破除畏难情绪,树立积极进取意识,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要聚焦试点工作通盘谋划,整体考量,谋定而后动,在谋划中找准方向和路径,在行动中抓落实、见成效。要自觉把工作摆进党政大局中谋划,密切与党政机关和相关部门的联系,汇聚人道力量,推动协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严格考核验收。省、市红十字会组成工作专班,对试点县(市、区)工作逐项检查验收,充分评估工作目标是否全面实现,工作措施是否全面到位,工作要求是否全面落实,把验收结果与今后项目和资金安排紧密挂钩。通过验收,全面检验试点工作成效,为下一步推进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启发思路、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