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广西田林县丰防村:“四美”瑶寨蝶变

盛夏,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丰防村,大山深处的瑶族寨子里,一条条水泥路蜿蜒洁净、串起各家各户,一座座农家院落干净整洁,一排排文化墙丰富多彩,山上的绿色产业与错落有致的寨子交相辉映,铺展出一幅美丽画卷。

丰防村全貌

几年前,村里还是另一番光景: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猪圈乱搭、庭院脏乱,被当地人称为“四乱村”。近些年来,丰防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做强优势产业、开展环境整治、培育文明新风等举措,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标杆村”的蝶变。

结对帮带 发展产业

“李玉芬5000羽,梁宝10000羽!”近日,田林县铭翔养殖公司来到丰防村收购肉鸡,一辆辆大货车停靠在路边等待装货,气氛热火朝天。

昔日的丰防村,瑶族群众靠打野猪、野鸡、野马蜂维持生计,没有稳定收入。为解决这一问题,丰防村党支部按照一村一个品牌产业的发展思路,反复调研和征求村民意见后,决定发展林下养鸡产业。

李玉芬在投喂鸡群

养殖风险高,村里没有技术,群众不敢轻易尝试。丰防村党支部的7名党员带头到贵州、云南等地参观学习,邀请县畜牧专家和技术员进棚教学,手把手向村民传授养殖技巧。为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丰防村党支部探索“党员+贫困户”“1+N”等结对帮带模式,通过党员包片区指导,每月至少到鸡棚开展3次以上帮带服务,从养殖技术到售后服务一条龙“传帮带”,多管齐下打消村民顾虑。“现在家里有2个鸡棚,每年养殖2万多羽鸡,年收入11万元左右!”村民李玉芬高兴地说。

如今,林下养鸡已成为丰防村的主导产业,村里建有鸡棚67个,带动57户村民通过养鸡增收致富。去年,出栏肉鸡近100万羽,年产值达4000万元,全村养鸡产业年纯收入达500万元,丰防村集体经济突破15万元,村民年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达2.2万元,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有稳定收入。

积分评比 治理环境

村口垃圾池里空无一物,村旁大树下垃圾遍地,这是曾经丰防村的真实写照。如何改变村民乱扔垃圾的陋习,改善居住环境?丰防村党支部想出了妙招。

丰防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打扫文化长廊

通过“党员+农户”的方式划分责任区,党员分片区带领群众修理道路、水体、庭院,清理违建、垃圾等,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探索出台激励措施,以“爱心超市”为载体,建立乡村治理积分卡制度,每季度按照评分细则对每家每户的环境卫生检查评分,村民可用积分兑换商品。利用各项强农惠民政策,开展“破四乱迎四美”行动,实施改厕、改圈、改厨、危房改造工程,屯内装路灯、硬化道路、建设排污沟渠,组织群众开展靓化积分评比活动,全面提升村域整体环境面貌。

群众动起来,乡村美起来。在丰防村党支部的引导和激励下,村民把自家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屋内物品有序堆放,还在庭院种起了花草。“村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咱不能拖后腿!”村民李玉峰笑着说,他已连续几个月在积分评比活动中高居榜首。

摒弃陋习 弘扬新风

丰防村有着浓厚的传统婚俗:女孩出嫁要有1套价值3万元以上的瑶族服饰,男方宴席要摆上三天三夜。“20世纪六七十年代,瑶族同胞不能嫁娶其他民族,结婚的嫁衣要提前3年准备,每天都要杀猪、杀牛,一场婚礼下来,家里基本吃光喝光、一贫如洗。”丰防村老党员李仕英回忆道。

丰防村瑶族姑娘李正英与邻村壮族小伙举办简约婚礼

为简化传统婚俗程序、减轻村民负担,丰防村党支部以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举行婚丧礼之前,先到红白理事会申请,理事会批准后安排人员到村民家中协助筹备,规模、范围、桌数等均由理事会审办,禁止大操大办。“这几年,村党支部大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的思想意识明显提高,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带头摒弃陈规陋习,促进民族团结。”去年,丰防村瑶族姑娘李正英与邻村壮族小伙举办了简约婚礼,两人嫁娶零彩礼。

为激发村民自治积极性,畅通村内交流、服务渠道,丰防村党支部通过建设“暖心议事亭”、开通“议事群”等方式,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带动村民参与村屯治理,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如今,在丰防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一改过去的落后面貌,处处呈现着环境美、村庄美、庭院美、村民面貌美的“四美”新气象。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