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稻花香里说丰年

距离重庆市永川区城区西南33公里处,有个名为石宝寺的小村。这里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形,“巴掌田”“荒坡地”等土地碎片化问题,一度制约着传统种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近些年来,石宝寺村党总支千方百计把荒坡改造成耕地,把耕地改造成良田,通过建设优质水稻基地,切实提高村民收入,把饭碗牢牢端在群众手上。村党总支书记唐银玲说:“不仅要让大家吃上自己种的粮,还要让更多人都能闻到我们村的稻米香。”

党组织牵头——

实施土地整治

“去年通过土地整治,硬生生把这多年杂草丛生的小荒坡改造成了2亩水稻田。”抚摸着自家田里的稻穗,石宝寺村张舞坝村民小组涂发莲高兴地说。

石宝寺村支两委班子在稻渔基地谋划未来发展

2021年,为破解辖区内土地碎片化、贫瘠化的问题,石宝寺村党总支积极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争取到土地整治项目。下定决心,说干就干。村党总支牵头,成立菲浦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对村民手中的土地集中流转,按照便于机械化耕种的标准集中进行整治,并统一规划生产便道、灌溉渠道等附属设施。为提升土地的肥力,合作社第一年按照就近生产的原则,将整治后的土地按照登记面积办理划拨给周边农户进行耕种,由合作社统一指导、统一管理,不断改良土壤,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村民黄顺友今年榨了200多斤菜籽油,自己吃不完,还送给住在城里的几家亲戚一家一大桶。他笑着说:“我这些油,都是通过土地整治新增的3亩多地里产的,当初村里来做工作,我还闹情绪呢,现在看来一点都不亏。”

近2年来,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不断深挖土地潜力,石宝寺村党总支带领党员群众将荒山、荒坡地改造成保肥保水的沃土梯田,并修建田间路、排水渠等配套设施保障农业生产,目前,共新增耕地80亩,增加水稻产量7.6万斤,增加油菜籽产量2400斤。

党员示范——

建设高标准农田

石宝寺村所处的仙龙镇是永川传统农业大镇,但过去农业生产“大而不精”,村里土地零零碎碎,大型农机根本下不了田。“只有建设高标准农田,把这些‘小田’拼成‘大田’,再合理运用农机,才能让成本降下来,效益提上去。”唐银玲说。

六月的石宝寺村,到处是绿油油的水稻、玉米

建设高标准农田并非易事,不少地方在推进时颇费周折。何家湾和周家嘴两个村民小组的土地紧挨着,合并势必会打破组与组之间的土地界限。“你把地界打破,我们哪个分得清?”“我们组土质比他们那个好,合在一起我们肯定不划算……”村民顾虑重重。

为了给大家吃上定心丸,唐银玲多方了解,结合村里正在开展的“无职党员当先锋·乡村振兴立头功”行动,找到周家嘴村民小组无职党员陈德高带头,先行示范。

陈德高家虽种有2亩水稻、一亩半包谷,但一年算下来除去农药化肥等成本,基本没什么效益。带头流转土地后,他高兴地向村民介绍:“换发的土地证上面标得很清楚,土地拿出来以后还有流转费,农忙时可以务工,根据收益还可以分红,咋个算都比自己种划得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打消了疑虑,纷纷加入进来。

目前,石宝寺村已经实施宜机化改造12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00亩,一块块土壤平整、集中连片的农田里,水稻拔节生长,丰收在望。

合作社带动——

开展稻渔综合种养

市面上普通大米2元一斤,生态有机大米4.5元一斤。“我们村生态环境本身就好,能生产出高品质的大米。自己吃不完,还可以卖个好价钱。”看着眼前的稻谷,唐银玲信心满满地说。

2020年起,石宝寺村成为全镇第一个开展稻渔稻虾综合种养试点,2021年喜获丰收,市场一时供不应求。尝到甜头后,2021年底,石宝寺村又积极向上争取永川区农业农村委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目前,村党总支领办的合作社共开展稻渔综合种养560亩。

党员种植大户刘连友稻渔基地施工现场

党员种植大户刘连友实施稻渔综合种养127亩,水田里渔稻共生,田坎上栽种着优质柑橘品种“番茄红橙”,四周又栽满了栀子花。“基地正式建好后,游客可以闻着栀子花香钓鱼,还能到农家乐吃生态稻花鱼、虾稻米,享受一条龙的田园乐趣。”他高兴地说。

在石宝寺村,现实版“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图景,徐徐铺呈眼前。(中国组织人事报通讯员 崔学彬 程乙)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