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江苏用好考核“指挥棒”激活发展动能 聚焦重点攻难点 紧盯短板锻长板

前不久,江苏2021年度综合考核结果揭晓,这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后的首次“大考”,也是对“十四五”开局起步成效的集中检验。

13个设区市、99家省级机关、73所省属高校站上“擂台”,32家省属国有企业首次迎接“大考”……此次考核中,江苏进一步拓展考核范围、更加精准设置考核内容、不断凸显综合促进作用,推动各地各单位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比学赶超、争先创优,不断激发新动能新担当。

风向标鲜明立起

突出大事要事考担当

近日,一份综合考核结果反馈意见书,被点对点送往被考核地区和单位一把手的案头。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各项指标得分、满意度评价、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民主测评等情况一目了然,更突出精准反馈,对结果不理想的指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2021年度综合考核调整优化了具体指标,进一步体现牵引性、导向性和支撑性。“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国之大者’在江苏落地落实,坚持党中央部署什么就考核什么、省委强调什么就考核什么,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省委考核办负责人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结合实际,将“贸易额占全省比重及增速”纳入考核;落实中央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增设“碳达峰”水平指标。同时,将省委常委会113项重点任务、省政府百项重点工作细化为1613项考核项目,分解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明确完成时限,落实责任、传导压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针对基层反映较集中的指标数量偏多、牵引性有待增强等问题,省委考核办严把质量关和数量关,首次通过实地调研、邀请专家参与论证等形式开展指标全面评估,对常规性业务指标大幅“瘦身”。设区市考核指标由68项减为40项,省直机关考核内容由21个减为15个,进一步突出重点任务重点权重。

通过开展季度监测、半年评估、年终考核,江苏逐步建立起任务制定、督促核查、考核评估、反馈提升“四位一体”的工作链条。对半年评估成绩不佳的单位,省委考核办组织牵头单位及时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导。对上一年度考核结果波动较大的单位,开展走访调研,制定个性化改进方案。对排名末位、领导班子被确定为“一般”等次的单位,督促其向省委书面报告原因,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

“指挥棒”精准牵引

凝聚进的澎湃动力

越是面临风险挑战,越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去年,江苏经济增速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经济总量超过11万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2万美元。这背后,综合考核“指挥棒”的牵引效应愈加显现。

翻看考核成绩单,不难发现,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党建的“叠加效应”,是无锡在综合考核中位居前列的“取胜法宝”。去年,无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培育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人均GDP保持全国大中城市第一,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泰州首次闯入全省第一方阵:去年,GDP突破6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0.1%,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泰州的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不占优势,但必须要有对标一流的闯劲干劲,打破‘甘居中游’的惯性思维,全面激荡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介绍,对标考核结果,泰州梳理出城市建设、科技人才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将通过画好“一轴三极三城”城市建设新蓝图、深度融入长三角和全国运输“大循环”等举措,提升泰州中心城市首位度、城市集聚度和产业承载能力。

随着新思想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深入践行,不少地区和单位在发展中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一些短板变成了新优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淮安组织开展高质量发展、重特大项目专项攻坚行动,综合考核进位明显,中天钢铁、台华新材料等百亿元项目招引取得突破。连云港将“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核心指标纳入县区(板块)综合考核,设立“高质量发展产业投入单项奖”,去年14个列省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544.7亿元,超年度计划26.3个百分点。

考出质效提升,考出前进方向。综合考核“首秀”中,一批国有企业表现也相当亮眼。“我们将10项高质量及16项党建考核指标分解为73项目标任务,任务明确、路径清晰,一年干下来,综合考核对企业发展的牵引作用愈加突出。”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蔡任杰说,去年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资产总额达7420亿元,对比江苏省属企业,净资产、利润总额持续保持第一。

助推器点燃动力

瞄准赛道争先创优

考核的目的是推动发展。对照“成绩单”,“老先进”不断向上寻找更高参照系,“新秀”瞄准赛道,争先跑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连续四年稳居“第一方阵”,苏州力求每项工作都从新思想中找答案、找遵循。对标省里高质量发展考核的指标体系,置身大局考量,形成清晰战略: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为主题谋篇布局,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集群。为进一步深挖潜力,以“姑苏领军人才计划”为统领,先后出台50多条人才政策,形成高素质人才引进培育体系。当前,全市人才总量达342.8万人。

“我们要牢固树立争先进位、慢进也是退的进取意识、危机意识,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说,常州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抢占新兴产业风口,壮大十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全力推进“两湖”创新区规划建设、老城厢复兴和高铁新城建设,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

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保持全省第一,区域治水面积达到1500公里……榜单上的“老先进”南通,交出了一份绿色答卷。南通对作出重大贡献、专项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实行“一票评优”,去年,17名市管干部受到省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在年度考核时被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

一批省级机关单位和省属高校也迎难而上、争先创优。应对疫情冲击、能源供应偏紧等影响,省工信厅完善重点防控物资调度机制,协调推进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保障国内60家龙头企业的200多家在苏供应商恢复正常生产。南京工业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推进化工转型发展专项行动,围绕安全生产全年转化成果50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1000多个。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