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凝聚汉学力量 增进文明互鉴

汉学和中国学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广泛文化交流的文明结晶,汉学家则是中外文明深度互鉴的学术担当者。7月20日,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大会暨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在京开幕,来自60余国的百余位汉学家及国内学者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与会。

长期以来,世界各地的汉学家笔耕不辍,通过多元视角勾画出中国文化盛景,中国文化在一代代汉学家的研究中走向世界。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理事长、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表示,汉学家为全世界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读懂中国提供了新鲜视角。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旨在着力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汉学家沟通中西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谈到,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的国际化大学,是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在以语言文化传播中国形象、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具备学术与技术实力,能够加快促进语言生产传播数字化、打造一流的世界汉学数字化中国大平台、助力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让中国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起来。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法尔霍德·阿尔季耶夫表示,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正值乌兹别克斯坦“汉学热”兴起、塔什干国立大学成立“乌兹别克—中国研究中心”之际,无疑将为中乌文化研究者铺就一条“文化高速路”,为两国学者的通力合作提供持久动力。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同样认为,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为不同国家的汉学家与中国学者展开充分交流互动提供了契机。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明交融史、文化交流史,也是一部人心从相遇到连通的历史。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教授张西平提出,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统一性是汉学的出发点,只有真正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脉络,才能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北京语言大学汉学研究所所长黄卓越认为,在差异性中重新寻找人性深处的共同点,是在文明渐趋分化的时代将人类命运联结为一体的重要方式。

德国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客座教授谢林德回顾了汉学作为一门学科创立与内部专业分化的过程。他介绍,从1814年法国学者雷慕沙首次在法兰西学院开设“汉文与鞑靼文、满文语言文学讲座”算起,西方汉学研究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但相较于汉语这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汉学这一学科就显得非常年轻。汉学具有知识资源丰富、研究视角开阔两大特征,在汉学视野下的文明交流史研究具有更广阔的图景。

俄罗斯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索罗宁以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为例,提出中国文明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圆融”现象,各种文化在保留其独特文化脉络的同时,既自然地相互趋近,又不失其独特脉络,从而不断创造和谐的新内容。作为青年汉学家代表,来自突尼斯的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瓦利德说,与老一辈汉学家相比,青年汉学家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研究好当代中国,是时代给青年汉学家提出的重大课题。相信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汉学发展,为中外文明交流作出贡献,让汉学进一步发挥建设性作用。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