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倾情作好舆论支撑 全力提供决策参考——中国矿业报社建设智库型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在传统媒体加快向融媒体转型的同时,一些主流媒体由单一媒体向新型智库型媒体发展的动向值得关注。近年来,中国矿业报社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试图从单纯的行业报向“智库型行业媒体”转型,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新的行业媒体转型的生态系统。

一、推进智库型行业媒体建设的背景

中国矿业报社探索建设“智库型行业媒体”之路,有其具体的背景与现实逻辑。

(一)上层对建设智库型媒体有要求

智库建设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战略谋划与智库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具体到新闻行业,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表示:“中央重点新闻媒体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2018年3月20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新闻出版单位发挥特色和资源优势,建设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智库品牌。

(二)报社转型对建立智库型媒体有诉求

矿业包括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矿产采掘、矿产加工、矿产市场及矿产管理等,拥有很长的产业链。我国矿业行业条块分割,报刊不少,但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发展受到冲击。在报纸等平面媒体进入“整体衰落”的产业周期之后,生存和发展更是面临考验。何去何从?中国矿业报社受中央主流媒体建设媒体智库的启发,在努力建设新媒体,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同时,开始思考与谋划建设智库型行业媒体。

(三)受众对建立智库型媒体有期待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接受新闻或信息的渠道越快越多,对于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新闻报道、信息传递,还要求了解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甚至希望提供整套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需要媒体的记者、编辑不仅要懂得采写新闻,还要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为决策者提供参考。要求记者、编辑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要求媒体不仅是新闻机构,也要是智库。

二、推进智库型行业媒体建设的优势

智库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凸显,有人甚至将其视为除“行政”“立法”“司法”“媒体”之外的第五种权力。行业报社把“第四种权力”(媒体)与“第五种权力”(智库)结合起来,建设权威的智库型行业媒体,无疑是一个难得机遇,也是媒体转型的可供选择的重要方向之一。与一般的机构或媒体相比,行业报社建立智库型媒体还具有其自身的一些优势。

(一)主管主办单位的全力支持。作为中国矿业报的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明确指出,目前尚缺乏国家层面的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指引,在矿业领域的战略报告、政策研究的深度、尺度、精度还远远不够,需要建实建强从事矿业战略、政策及宏观走向的新型智库。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如何精准服务中国矿业转型发展和中国矿业报社转型的问题。局党组明确要求,中国矿业报社要调整职能定位,建立健全矿业行业新闻宣传融媒体平台,加快智库型媒体建设。

(二)行业报在提供决策参考方面更加专业。渠道方面,从“上传”来看,报社能够以参考报道或内参的形式与政府部门建立直接联系,对决策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从“下达”来看,报纸的阅读对象主要为矿业主管部门、市场主体及矿业精英群体。关于传播方面,引导公共舆论,提供决策参考,是智库传播的重要目的,而行业报显然更容易完成这项任务。中国矿业报刊发的评论员文章、社论等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舆论导向,带有很多的智库色彩;同时也能对行业的专家、智库的观点进行再加工,使其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产品并且广泛传播。

 三、建设智库型行业媒体的具体实践

建设智库型行业媒体,是对行业媒体功能的补充和完善。中国矿业报建设智库型行业媒体,主要是按照以下路径稳步向前推进的。

(一)明确智库型矿业媒体的基本定位

智库型矿业媒体是怎样的媒体?首先,党报姓党,行业报也姓党。智库型矿业媒体必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大力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占领行业舆论阵地,牢牢掌握住话语权。其次,它还建有自己的矿业智库,即为决策者出谋划策并提供相应的策略方案的智囊机构。依托报社建立的矿业智库,不仅可以借助报社的媒体传播自身的研究成果,让行业以及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智库的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报社媒体也可以依托智库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实用的新闻产品与各种服务。

(二)选择建设智库型行业媒体的模式

目前建设智库型行业媒体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行业报与智库合作。行业报作为第三方机构的支持媒体,发布第三方机构的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第三方机构为行业报提供智力支持,随时提供专家资源。二是行业报社建立自己的智库。这种模式下行业报不再仅仅作为简单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渠道,而是成为一个资源聚合与沟通的平台,拥有专门的承担研究项目和课题的研究人员;报社的采编人员也不再只是执行策采编发任务,而是嵌入行业报的智库,至少要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记者、编辑。这样智库与媒体融为一体,兼具两者的优势,又各具特色。

中国矿业报社选择的是第二种模式。与此同时,报社也借助外部的专家资源力量,建立开放式的研究平台。

(三)将智库型矿业媒体建设纳入“三定方案”

行业报社建立智库型媒体,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2019年,报社的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的报社的三定方案中,明确赋予报社八项职能。其中除了承担矿业新闻宣传工作及局的宣传职能外,明确要求报社承担国际矿业研究工作,包括矿业形势、矿业市场、矿业投资环境、矿业政策等研究工作,建设智库型矿业媒体的要求十分明确。这也是报社由单纯的新闻单位向智库型行业媒体转型的“尚方宝剑”。

(四)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

1.确定全新的发展目标。具体分两步走:从2019年到2021年,强化报社智库型媒体的功能,建成中国矿业融媒体主平台,打造中国矿业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有影响力的矿业资讯平台和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平台。从2022年到2025年,发出影响世界矿业界的声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矿业信息发布和服务平台。

2.开启全新发展思路。围绕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总目标,精准对接矿业企业市场主体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广泛联合矿业企业、协会组织、科研院所等全行业力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坚持全球眼光,世界标准,面向国内外,瞄准矿业全链条,打造具有较强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探索灵活、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构建服务新体系和服务新机制。

3.确立清晰的实现路径。通过打造“矿业内刊、矿业融媒体、矿业界”三个主要平台和品牌,形成“一内参、一舆情、一报纸、一网站、“两微信一端”、两论坛”的信息发布机制和产品,并通过牵头组建和组织“一中心、两盟”(组建非法人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创建矿业界联盟、矿业融媒体联盟)等举措,聚集矿业领域的资源和信息,形成矿业领域权威话语矩阵。

4.制定了具体的保障措施。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报社的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强化内部规范管理和风险防控,规范相关制度,确保资金保障和经费使用安全。二是根据业务调整需要,对“三定”方案和人员布局作相应调整,灵活运用现有政策,打破相关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新的业务流程、激励机制和用人导向。三是建立精准服务矿业转型发展的合作机制和信息产品共享机制,提供服务矿业企业“走出去”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五)智库型行业媒体建设初见成效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与探索,报社智库型行业媒体建设取得实效,“三驾马车”平稳运行,实力明显增强。

1.国际矿业研究中心影响日益扩大。按照局党组统一部署,以报社为依托,组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报社专门组建了国际矿业研究室。几年来,国际矿业研究中心承接了各种有关国际国内的矿业研究课题,每年发布《全球矿业发展报告》,组织开展战略性矿产资源相关专题研究,不定期出版高质量的《矿业内参》,多期获得部、局领导肯定性批示。同时,报社聚焦矿业市场主体需求,初步建立全球矿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矿业权推介,为中资企业国际矿业投资合作提供精准服务。

2.初步建成矿业融媒体主平台。报社积极搭建全新采编一体化平台,打造“矿业内参、中国矿业报、矿业界”三个主要品牌,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初步实现新闻内容生产加工、多平台多产品发布、传播效果跟踪的全流程融合。从新闻策划、组织与报道看,报社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等宣传活动,推进矿业高质量发展;推出地勘局长访谈、经典地勘单位、绿色勘查案例等系列报道,推进地勘行业发展改革;“矿业界”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阅读量急剧增加,成为行业内受众群最大、传播力最强、影响力最广的媒体主渠道、主阵地。

中国矿业报社充分用好体制内的政策和优势,用好主管主办单位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全力推进智库型媒体建设,取得较好的成效:在新闻宣传方面,主张建设性的价值取向、科学缜密的专业精神,用严谨精细的思想、客观公正的分析、生动深刻的表述,体现国家价值的市场张力,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强;在行业智库建设方面,充分调动现有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用权威博取公信力,用专业性赢取话语权,用创造性获取影响力,体现行业主流媒体和的品质气质,体现现代智库型行业媒体的活力。(作者系中国矿业报社副社长、总编辑)

责编:焦瑞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