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守护绿水青山的承诺——长庆油田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侧记

21年前,位于陕西榆林境内的毛乌素沙漠腹地草地交替绵延,生态环境脆弱,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治理区,“出门见沙不见人”是当地百姓的口头禅。如今,长庆油田采气二厂让4.5万株绿植铺满整个气区,3.3万亩绿地让井站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和谐的生态画卷一点点展开。

“十四五”以来,长庆油田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将油气勘探开发与绿色低碳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相结合,交出“清洁能源供应+减污降碳+能源替代”满意试卷,践行央企责任,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新理念,为油气当量突破6200万吨提供了坚实保障。

  定盘稳局 摆定“先手棋”

长庆油田将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作为顺应时代绿色发展的“先手棋”,将天然气业务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战略方向,积极推进清洁建产,强化环保地面配套,钻井泥浆不落地、废液循环再利用等工艺的精细探索应用,让以“密闭清洗、带压作业、清洁作业平台”为主的清洁作业模式逐步固化和覆盖,并以“小井场、大井丛、多层系、立体式、工厂化”建产思路为主线,实行“勘探开发、油气共建、井站合建”三个一体化运行,在产建规模逐年上升的情况下,用地规模大幅下降。

采气三厂结合地面环境与地下气藏的分布状况,从少占用土地、缩投产周期、降开发成本等方面着手,推行“大井丛、小井组”的钻、试、投平台流转作业模式,以“水平井混合井组”的开发方式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一年节约用地数百亩。

2021年,长庆油田建设用地同比减少2304亩,打造了华H100、华H60等一批具有长庆特色的示范井场,减少了地表扰动和水土流失,保护了黄土塬的生态环境。全年生产的47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全国总量的1/4和中国石油总量的1/3,在长庆油田油气当量中占比提升至60%左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集团公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力量。

   智取创效 盯紧“关键棋”

长庆油田以全流程闭环管理为抓手,对地面上历史泄漏点、疑似掩埋点、泥浆池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为主体技术的低氮处理工艺给传统加热炉换“心脏”,走上达标排放的新路。伴生气密闭集气、规模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三大技术“利剑”合并,实现伴生气综合治理和回收利用,规模达到2215万吨/年,伴生气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3.3%,年减排二氧化碳131万吨,在资源利用的同时大幅减少了油气损耗和废气排放。

“我们通过开展油泥调剖技术试验,以清罐油泥为原料,加入添加剂配制成调剖剂,注入地层封堵窜流通道,年资源化利用5000吨至6000吨污油泥,提高水驱动用程度的同时减少油泥处理费用。”采油三厂地质研究所所长邵晓岩说道,通过含油污泥再利用,采油三厂实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三丰收”。

同时,长庆油田针对油井措施废液对油田集输系统冲击和环境的影响,开展以净化输送介质、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建成“模块化”措施废液处理站77座,年处理量达280万立方米,回用率达100%,无泄漏示范区初步建成。

据不完全统计,长庆油田2021年共回收伴生气3.8亿立方米,伴生气利用率提升至91.4%,试气回收天然气2.5亿立方米,生产液化气轻烃等75万吨,为蓝天保卫战和国家“双碳”目标赋能助力。

强兵增能 瞄准“长远棋”

为了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程,长庆油田从节能“瘦身”上下功夫,精细部署机采系统、高耗能电机、油井间开等10个节能项目,初步建成姬塬、苏里格两个绿色低碳示范区,全年能耗总量为559.6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9万吨。积极构建清洁能源替代和多能源互补新发展格局,实施加热炉“气化”工程和钻试驱动“电代油”技术,建成风光互补发电、光热装置,智能间开+井场分布式光伏装置年发电量达到625万度,“太阳能+空气能+电辅热”加热技术不仅降低了岗位员工劳动强度,而且实现了能源替代、系统效率提升、降低能耗等目标。

此外,长庆油田在姬塬油田黄3区开展CCUS攻关试验,2021年建成CCUS国家示范工程,一体化的CCUS模式实现了采出二氧化碳的重复利用。

据统计,长庆油田2021年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5.1万吨,采收率提升11个百分点、含水下降5.1个百分点,为工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长庆油田以林缘区、水缘区、农缘区、老油区、库缘区、沙漠草原区6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建成长庆林、公益林、爱心林、青年林等生态林,累计植树造林面积达20万余亩,并以每年新增绿化面积4500亩以上的速度持续扩展,在造福老区群众、树立油田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实现降碳固碳目标。

责编:焦瑞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