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创新 ——福建民主党派组织及成员建言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图为福州市城市景观。姜克红摄影报道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国际市场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更好地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十二届福建省政协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二次会议,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及其成员、各界别专家学者围绕“推动福建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主题深入协商议政。

打造良好创新生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造船、纺织、轻工、石化、冶金、建材、机械等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制造业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问题上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总体信息化、智能化、创造性水平不高,增长方式粗放,低端、低位发展态势明显。

“特别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宗商品不断涨价,制造业的材料、人工、运输,特别是出口企业集装箱货柜的运价超过了原来的5倍,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民建会员、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发言时表示,“转型升级是民营企业的唯一出路,必须推动社会转型,从初级向中高级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深化改革的一项内容。这一次转型不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而是将我们的现状向更高级的产业转型。”

转型升级具体如何做?通过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成为大家的共识。

农工党福建省委会认为,如要进一步提升福建省民营企业经济水平,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实现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向高质量延伸。

民革福建省委会建议,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型民营制造企业。对龙头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重点推行补设备、补品牌、补成果,贴利息、贴电价、贴税收。对科研院所和高校从企业获得的研发资金、成果转移转化收益等全面实施减免税政策,降低企业科技创新的成本。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民建福建省委会认为,应为民营企业创新赋能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畅通创新型人才多种晋升渠道,打通科技人才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间自由流动的通道,鼓励科技人员以兼职或离岗等方式创业创新等激励制度、措施,助推科技创新取得更大成效。

民建会员、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表示,福建应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立足食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打造一批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一流产业院校,培育产业发展急需的特色专业人才,为包括食品工业在内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做好数字产业化及其配套机制的建立、完善是一方面,在民革福建省委会副主委董良瀚看来,产业数字化也一样重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同时发力,有助于实现传统业态转型和新兴业务开创增长。而关于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关键在‘用’,企业‘上云’实际上是低投入、高回报、方便快捷的一种途径。”他表示,企业“上云”益处多多。例如企业办公、会议、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产品开发等应用“上云”,可提高工作协同能力、工作效率、运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推进企业平台系统“上云”,可推动企业利用云端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和利用。

优化营商环境让惠企政策真正落地

优化营商环境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需要,二者紧密相关。一旦营商环境不理想,造成产业链供应链断裂、脱钩,低端产业、企业生存遇阻,高端产业、企业却进不来,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优化营商环境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意义非同一般。

农工党福建省委会调研发现,目前福建“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提升。调查显示,38.6%的企业认为政策惠企力度不够,77.3%的企业认为政府惠企政策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地,惠企过程存在企业知晓率低、理解不到位、不懂如何操作等问题。对此,农工党福建省委会建议,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且对标发达省份,选取代表性企业作为定向监测点,以市场主体感受为标准定期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推动建立中共党委、政府和商会组织、民营企业沟通协商制度,促进政企协同。

“面向公众端的互联网服务市场已经成熟,面向企业端的互联网服务正成为下一个发展窗口。而后者是服务于众多企业的纽带,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九三学社福建省委会建议,要大力扶持面向企业端的互联网平台企业。

经多年发展,福建本土培育了一批面向企业端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其涉及建筑信息化、企业信息鉴证、域名保护、财税数字化、人力资源培训、物流服务等众多领域。与向内服务模式相比,它的服务对象面向区域、面向全国。因此,大力扶持面向企业端的互联网平台企业科技创新,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传统行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这,尤其需要落实“放管服”精神。对此,九三学社福建省委会建议,应适时调整现有政策性文件要求,优化面向企业端的互联网平台型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真正解决“名义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的问题。

用好政策红利在国内国际市场寻找新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巨大机遇之中,中国民营企业如何面对、如何作为?

国内大循环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坚实基础。民革福建省委会调研发现,传统制造业民营公司容易受到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影响,民营企业应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整合,充分释放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

2020年年底,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生效。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福建与东盟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致公党福建省委会的调研显示,福建有1580万海外侨胞分布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地区占87%,是闽籍乡亲的主要聚居地。致公党福建省委会认为,RCEP的签署会让更多的海外企业尤其是华人海外企业更加关注中国市场。在RCEP 的背景下,资金、技术和人才会加快流动,赋能福建优势产业,福建民营企业也应以此为契机,用好宏观政策利好,在外贸发展、跨境电商等领域发力。

在新冠肺炎后疫情时代,民营企业海外拓展也存在一定风险。九三学社福建省委会就此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疫情风险研判和投资收益分析,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备案办理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民营企业提供专项流动性资金支持,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民营企业专设外汇和跨境人民币服务绿色通道。同时,引导上下游关联企业组建联合体,推动设计咨询、投融资企业联合“走出去”,建立民营企业境外合作联盟,形成资源、信息共享,抱团出海一体化的合作机制。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