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共建国际学院 共享人道教育 ——红十字国际学院两周年工作纪实

7月下旬,河南郑州等地市遭遇极端强降雨,红十字人再次紧急集结奔赴抗洪救灾一线。其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或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或作为组织者、志愿者、救援队队员亲赴灾区参与救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红十字国际学院校友,他们有一个亲切的称呼——“红院人”。

学院首期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ECH)校友彭志坤、傅阳所在的湖南爱尔眼科集团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河南洪涝灾区捐款500万元;校友马红枫所在的北京常瑞公益基金会向郑州市红十字会捐赠100万元;校友徐静霞亲自带领常熟市蓝天青年应急救援队连夜奔赴河南灾区;校友杨传奇亲自带领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的志愿者赶赴灾区一线;校友潘凌所在的南昌市红十字雄鹰救援队紧急驰援郑州;校友刘玲所在的岳阳市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汨罗分队、平江分队于7月21日赶赴郑州……

两年来,红十字国际学院不仅成为全国红十字人乃至公益人提升能力、共享资源的平台,更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入每一位校友的心中,体现出“共建国际学院、共享人道教育”的学院发展宗旨。

共建国际学院

2019年6月30日,中国红十字会、苏州大学、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三方在北京签署联合创办红十字国际学院合作协议。在此之前,全球还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红十字大学或专门学院,“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创办,不仅填补了150余年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空白,也是110余年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史上的首创。

理论引领未来,实践推动发展。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历史悠久,成就令人瞩目,但在理论研究、尤其是推动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现代社会中通过产、研、学等方式,积极完善、提升、发展红十字理论体系十分必要。

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理论研究,大力开展宣传工作,依托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全国性红十字运动研究基地,围绕红十字运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

此前,我国的红十字运动研究并非一片空白。早在2005年,苏州市红十字会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10余年间,该中心出版红十字相关研究著作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多项课题被列入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对人道需求的增长,中国红十字事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红十字运动研究亟需深化和发展,以为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在中国红基会的创意推动下,中国红十字会决定与苏州大学进一步合作,使共建红十字国际学院变为现实。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国红十字会和有着百年传承的苏州大学,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也是全球首个红十字国际学院,在中国乃至国际红十字运动发展史上写下了亮眼的一页。

根据合作创办协议,同时挂牌“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院”的红十字国际学院,成为全球首个专门致力于红十字运动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学术交流等的教学科研机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红十字国际学院名誉院长陈竺指出,“中国红十字事业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创办正当其时,它不仅将为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将为全球人道事业发展提供平台、智慧和方案,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贡献力量。”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主席、红十字国际学院名誉院长弗朗西斯科·罗卡指出,“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建立,顺应了当前全球日益增长和日趋复杂的人道需求,是中国红十字会对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贡献。希望红十字国际学院成为专业人道工作者的培训中心、人道理论的研究中心以及国际人道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他表示,“国际联合会愿同中国红十字会及红十字国际学院一道培养面向未来的人道工作专业人才。”

学院成立后,按照三方合作创办协议,组建了理事会和院务会,成立了53人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七个教学研究中心,形成了在总会党组、苏大党委领导下理事会决策、院务会日常管理运行、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各教研中心协力推进的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红十字国际学院合作各方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合作各方和理事会、院务会的权责。

学院成立的各个教研中心基本涵盖了红十字工作的主要领域,他们是:红十字运动教研中心、国际人道法与人道政策教研中心、应急管理与人道救援教研中心、人道资源动员与传播教研中心、“南丁格尔”人道救护教研中心、“一带一路”人道合作教研中心。2020年下半年,学院又增设了“新时代红十字事业教研中心”,旨在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学院先后聘请了12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相关专业人士担任各教研中心的主任和执行主任,组建了专兼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先后聘请了郑功成、孟凡明、师曾志、张强、葛道顺、布萨尼·恩格卡维尼等7名国内外人道公益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学院兼职教授;聘请了朱文奇、王振耀、邓国胜、金锦萍、张利岩、陈越光、周秋光、朱利江、朱健刚、李卫海、黄志雄、黄浩明、梁春晓等16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客座教授;还聘请了马强、张立明、齐中祥、游昌乔等10名红十字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实务工作者担任学院客座研究员;引进补充性师资1名、师资博士后2名。学院还通过学校人才招聘网、学院官方网站向社会发布招聘公告,公开招聘各教研中心的学科方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截至目前,学院共有专兼职行政管理人员14名,专兼职教研人员12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兼为主、以专为辅、专兼结合的学院教研及管理团队。

除了教研和管理,学院的资源动员工作在合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积极成效。

学院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苏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启动了“百人百万”联合发起人招募行动。已经动员19家机构成为学院“联合发起人”,每家机构向学院捐款100万元,分别在中国红基会设立了“人道教育基金”,在苏大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了“红十字国际学院发展基金”。

2020年底,学院成立苏大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国际学院分会,全校学生反响热烈,报名人数达千余名,一支具有红十字特色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为学院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共享人道教育

人道教育是为红十字事业培养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红十字事业的百年大计。红十字国际学院为全体红十字人乃至公益慈善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共享人道教育的资源平台。

2020年秋季,学院专门成立了红十字国际学院教材编写(译)委员会,启动了院本教材的编写编译工作,并组建了编写团队,着手《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概论》《中国红十字运动简史》《国际红十字运动概论》三本教材的编写,同时引进并组织翻译《人道伦理学》《人道经济学》等选修教材。此外,学院还资助出版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慈善学院筹资培训课程教材《慈善筹款原理与实践》,作为人道资源动员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受总会赈济救护部委托,学院还承担了中国红十字救援队培训教材第二批教材的编写任务。

人才培养是学院的立身之本。2020年下半年疫情缓解后,学院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研修班陆续开班启动,截止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学员878名。接受培训的有省市级红十字会新任职领导干部、全国红十字系统的专职干部、青年人道骨干、政府官员、高校教师以及国外红十字组织的人道工作者。

2020年10月17日,学院首次招收一年制的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ECH)正式开班,这是学院面向人道公益慈善领域高级管理人员招生的长期研修项目。首期学员包括地市级以上红十字会负责人、公益慈善机构负责人、企业高管和媒体负责人,共招收了66名学员。学院与苏大社会学院合作主办的两年制社会学(人道工作方向)高级研修班(MSH)同日开班。该班共招收内地及港澳台红十字组织、其他社会组织的学员34名,学员修满全部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和考试,可授予硕士学位。

学院除了将红十字系统的干部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外,还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培养列为学院重点工作。因红十字工作尚未建立专业学科,但它与多个学科都有交叉关系,学院在苏大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启一条创新人道教育和红十字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在2020年秋季开学开班仪式上,学院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传媒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健法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签署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采取双导师制,由相关合作学院与红十字国际学院聘请的兼职、客座教授合作,计划联合培养人道工作相关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2020年下半年,学院根据专兼职师资的资源优势,创设了国内首个“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中国日益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当前主流国际组织中,来自中国的工作人员比例还处于较低水平。尤其面对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远需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理念、通晓国际语言和规则、掌握国际组织工作基础能力的青年人才,为更多国际组织输送更多来自中国的工作人员,成为当务之急。

“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正是为了响应这一战略需求而推出的开创性尝试。为充分发挥红十字国际学院的专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在微专业课程设置上更多聚焦国际人道事务基本理念传播、国际人道组织基本情况介绍、国际人道工作实务技能教学,兼顾其他类型国际机构情况介绍和通用能力培训。在学科构成上,涉及历史学、管理学、法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内容,成为红十字国际学院和苏州大学在交叉学科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一次积极的探索。

2021年4月17日,微专业课程正式开班教学。春季学期共开设“红十字人道事务”“应急管理与人道救援”“国际人道组织及其工作”等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该课程为期一年,共计216学时,招生对象为苏州大学本科二年级以上在校生。

学院先后邀请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国际联合会、无国界医生、全球联合之路(United Way)、美慈国际组织(Mercy Corps)等知名国际人道组织的驻华代表或官员,以及学院红十字运动教研中心、应急管理与人道救援教研中心、国际人道法教研中心的专家教授集中授课。通过聚焦人道工作实务、国际组织工作方法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助力选课学生初步构建进入国际性组织,参与国际人道事务及从事其他类似职业的核心素养和从业能力。

除课堂教学外,微专业特别设置了国际组织工作实务实践环节,计划在本科生三、四年级阶段,从微专业课程选修同学中择优推荐至相关国际组织进行工作实习。为此,红十字国际学院已经与ICRC、IFRC多家主流国际人道组织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为微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提供机会和支持。

共促人道事业发展

“创办红十字国际学院,深入研究人道领域的新动向新问题,不断创新人道理论和实践,积极提出新时代的人道主张,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开展全球性协作,共同应对国际人道问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时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红十字国际学院首任院长王汝鹏在学院成立仪式上说,“从这个意义上说,红十字国际学院是红十字的,也是全社会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红十字国际学院成立刚两年,只是人道教育事业的起点;只是实现全球协作共同应对国际人道问题的开端。学院正在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和资源动员,不断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2021年6月22日,红十字国际学院召开“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提质增效扩面的进展成效、重点难点及关键举措研究”项目开题会。该课题是2021年度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委托学院研究的两个重点课题之一,另一个是“红十字会组织体系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举措研究”。这两个总会指导开展的研究课题,直指当前中国红十字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希望对红十字应急救护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研究报告和参考思路。

2021年,学院开展的课题研究还包括:“抗美援朝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人道救援”、“国际人道法在中国国内实施的研究”、“数字时代下人道传播的困境与对策”、“中国红十字会备灾系统与现代物流企业合作模式研究”等。这些课题不仅关乎红十字运动,也涉及公益慈善事业以及中国红十字会与其他社会组织或企业的人道合作等,以进一步确立学院作为红十字运动研究高地、人道事业发展智库的地位。

两年来,学院以其优质的课程和教授资源,为全国各级红十字会提供了一个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的平台。青海、广西、南京、成都、苏州等省、市级红十字会在学院先后举办了针对领导干部或专职工作人员的短期培训。下一步,学院将针对河南暴雨洪涝灾害的救援行动进行总结研讨,探索以研修班和工作坊的形式帮助红十字救援队及民间救援力量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救援工作专业性。此外,学院还将开发针对普通民众的防灾减灾教育和应急救护技能普及课程。

作为红十字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并不满足于仅仅提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或志愿者的能力,还将培养范围拓展到社会公益慈善行业。2021年6月,学院启动了第二期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ECH)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收70名学员,包括红十字组织高级管理人员、公益慈善组织主要负责人、企业CSR或公益慈善工作主要负责人、关注人道公益事业的媒体负责人等,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深刻洞察力、卓越领导力、持续创新力和强大行动力的人道慈善事业领导者、管理者、实践者。

“这也是为了打通红十字系统和公益慈善组织、企业和媒体交流、沟通的渠道,打造联合社会力量、共享人道资源的平台,共同推动人道公益事业健康发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刘选国说:“未来,学院将对内加强人道工作者和公益人的能力建设,共推公益事业发展;对外研究传播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全球的人道主义合作。”

2019年11月28日,红十字国际学院成立不久,就举办了主题为“构筑人道桥梁”的人道交流合作国际研讨班,来自加拿大、伊拉克、阿富汗、蒙古、马来西亚、尼泊尔、卡塔尔、斯里兰卡、缅甸、埃及、也门等11个国家红会的代表及国内学员70余人参加了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发表主旨演讲,希望大家通过红十字国际学院这样一个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凝聚共识,收获经验,增进了解,加深友谊,进而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推动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发展。

2020年至今,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红十字国际学院未再举办类似的线下大型国际研讨活动,但参与国际人道交流合作的脚步并未停歇。

2020年6月30日,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卫生组织(WHO)、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等机构合作开展的国际人道与可持续发展创新者计划“HDI 全球在线学堂”正式开启。7月13日,由陈竺会长组织讲授并推荐的《中国抗疫:公共卫生与医疗经验》课程在“HDI全球在线学堂”上线。本课程邀请高福、王辰、宁光、仝小林四位院士和曹彬、刘正奎、史占彪三位教授进行在线讲座,他们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探讨“新冠肺炎疫情的预防与控制”、“方舱医院”、“糖尿病与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抗疫心理支持”等热门议题,全方位、系统性地介绍中国抗疫故事中的医疗卫生行动和经验,与世界范围内的在线学员分享。

2021年7月16日,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东亚代表处和红十字国际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国际人道法暑期班”圆满结业。该班不仅讲授国际人道法的基本问题,也探讨国际人道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不仅能够促进红十字国际学院国际人道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将进一步推动国际人道法在我国的传播与实施。

红十字国际学院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国际联合会主席弗朗西斯卡·罗卡、秘书长贾干·查普干亲临学院成立仪式并应邀为学员演讲;国际联合会东亚代表处从主要负责人到项目官员都积极参与学院相关培训和专业课程的讲授,承担相关教材重要章节的编写任务,在联合会传播平台发布学院工作信息,帮助学院对接联合会在线学习平台的课程资源。

学院目前正在面向国内外招聘引进高端人才,组建专业教研团队,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推动创建红十字学交叉学科,研讨招收应急管理本科班,招收红十字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还将通过重点课题研究,组织国内人道公益专家学者撰写论文,研讨国际红十字运动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促进红十字运动发展和人类和平事业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展望未来,全体红院人信心满怀。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告诉记者:“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总会党组和苏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红基会、联合发起人、专家教授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联合办学的特殊优势,与国际国内和社会各方加强合作,努力把红十字国际学院建成红十字运动研究的高地、红十字人才培养的基地、红十字文化传播的阵地、人道事业发展的智库、人道学术交流的窗口、人道国际合作的平台,为促进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和国际红十字运动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