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测极!抓住最后的“天气窗口”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气象助力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登峰测极!抓住最后的“天气窗口” | 参评项目 | 新闻 | |||
体裁 | 文字通讯 | |||||
语种 | 中文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贾静淅、段昊书、查日 | 编辑 | 王若嘉、苗艳丽、冉瑞奎 | |||
刊播单位 | 中国气象报 | 刊播日期 | 5月28日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四版 | 作品字数(时长) | 1915 | |||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
1、这篇新闻通讯选题重大、切口巧妙,极具新闻价值。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时隔60年再次创造历史、在3次尝试冲顶后成功登顶珠峰。而此前两次冲顶,都因天气因素而失败了,第3次冲顶能否抓住适宜登山的最后一个“天气窗口”,至关重要。2020珠峰测量登山前线指挥部总指挥王勇峰说:“气象保障就是我们冲顶阶段最大的保障,精准的每3小时预报为成功冲顶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成功登顶珠峰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的时刻,作品紧紧抓住关乎成功登顶的最关键因素——天气,生动讲述了登山队如何精准捕捉“天气窗口”、最终战胜困难再次标注“中国高度”的故事,以小见大,正是中国登山精神的现实写照。 2、作品采编难度大、时间紧,抓住第一落点,时效性强。记者团队兵分两路,一路跟随“紧急驰援”的气象保障服务团队进入珠峰大本营,蹲点采访;另一路实时与采访对象保持视频电话联络,克服困难远程采访。在前后方的密切配合、突破难关中,记者团队获取大量独家生动细节,连夜完成这篇通讯作品,在全国媒体中首次独家、细致地展现珠峰登顶背后的气象故事。 3、作品做到了一线故事与重大主题的有机结合,稿件精心打磨、颇具匠心。记者在稿件架构上创新形式,以时间轴倒序的方式抓住登顶的三个重要天气时间节点,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内容扎实,文字充满画面感、现场感,语言流畅简练,用生动丰满的细节和富有节奏感的行文牵动读者视线,可读性强。 |
|||||
全传
媒播 体实 效 |
这篇通讯故事是中国气象报在珠峰测量系列报道中重点推出的拳头产品,由融媒体团队在密切配合中打造出炉,并实现了全媒体落地传播。在2020年初获知一线索之初,报社就行动起来,抽调报社本部+西藏记者站得力干将组成融媒体报道团队,密切跟踪前方行动全流程,锁定登顶成功这一关键节点进行全媒体策划。登顶冲刺前夜,从前方素材采集,到后方实时连线补充采访、深度加工,团队实现了包括本篇通讯在内的组图采集、报纸版面美化、新媒体动图海报等一揽子产品融媒体采集,通过微博、微信、各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和转载。依托这一故事开设的微博话题#珠峰高程测量气象保障#阅读量417.9万。 |
|||||
社
会 效 果 |
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牵动人心,被全球媒体广泛报道。作为行业媒体,中国气象报记者团队从专业和人文视角出发,挖掘出登山背后的独家天气故事,受到行业内外人士、社会公众广泛关注。该篇通讯除了在《中国气象报》版面刊发以外,还通过报社全媒体平台与其他产品融合展现,推出了多篇对此事件的系列图文、视频报道,并被各类媒体大量转载。 | |||||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
在成功登顶珠峰的众多媒体报道中,这篇作品以独特的切入视角、攻坚克难抓住“天气窗口”的独家故事,让人眼前一亮,凸显了行业媒体的特色和优势。采访克服困难、写作匠心十足、故事精彩耐看,尤其在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之际,推出这样一篇准确把握时度效的新闻作品,是对攀登者的致敬,是对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的致敬。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1年 4月19日 |
气象助力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登峰测极!抓住最后的“天气窗口”
本报记者 贾静淅 段昊书 查日
抓住最后一个“天气窗口”,8名队员全部成功登顶!
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以下简称登山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时值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五星红旗再次飘扬于世界之巅!这里将诞生一个新的“中国高度”。
然而,通往巅峰从无坦途。历时20余天,跨越行进6个营地,3次尝试冲顶,克服超高海拔环境下的极端低温、狂风、暴雪……这场攀登,不仅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更是人类与天气等未知风险的智慧较量。
登顶时刻,在珠峰大本营欢呼的人群中,来自气象部门的两名首席预报员并不显眼。但2020珠峰测量登山前线指挥部总指挥王勇峰却感叹:“气象保障就是我们冲顶阶段最大的保障,精准的每3小时预报为成功冲顶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切,要从一场“紧急驰援”说起。
登顶前93小时
驰援!气象应急车驶入大本营
5月23日14时,成功登顶前93小时。
一辆特种车驶进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车身上“气象应急指挥”的字样让人眼前一亮。没错,援兵来了。
“前两次尝试冲顶,都受到不利天气条件影响。”在登山队第三次冲顶前夕,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专业人员的进驻,给王勇峰和登山队带来极大信心。
登山队5月6日首次从大本营出发,计划12日冲顶。然而,9日一早,向导和运输队攀爬北坳冰壁时遭遇降雪,面临流雪、雪崩风险,首次冲顶行动随之取消。
5月21日,突如其来的气旋风暴“安攀”给珠峰带来降雪,高海拔地区雪深超过1米。原定22日的第二次冲顶,再次搁浅。
两次冲顶的“天气窗口”就这样关闭了。而一旦进入6月,季风将越来越活跃,珠峰一年之中最佳的登山季也将随之结束。
还会有第三个“窗口期”吗?一封紧急求援信传至西藏自治区气象局。
克服困难上前线!在中国气象局支持下,西藏气象部门连夜组队,两名首席预报员挂帅,将气象应急指挥车开上珠峰大本营。
5月23日,第一次现场气象会商在应急车里举行,车载X波段雷达密切关注珠峰云系,在中央气象台珠峰区域气象要素集合预报指导产品、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产品等资料支撑下,首份逐3小时的登山气象预报出炉。
5月24日,登山队再次从前进营地出发冲顶。这次,选择27日为最后的“窗口期”,因为有气象专业力量的加入,他们觉得更有底气了。
登顶前51小时
顶住!现场预报鼓足攀登信心
5月25日早上8时,成功登顶前51小时。
一份来自定日县气象局的高空探测数据,让不少人捏了一把汗:珠峰海拔8000米左右风速达31米/秒。
这远远超出了登山的安全区间。当风速大于20米/秒时,没有任何一个登山队能在狂风里挑战珠峰。
“珠峰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天气变化非常快。尤其是风,在一天内常出现‘小时级’变化。”身处珠峰大本营的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首席预报员代华光说。
珠峰海拔5200米之上不具备布设气象监测站的自然条件,驻守定日县的气象探测保障服务队每日采集的海拔6000米、7000米、8000米及9000米高空气象数据,成为现场预报服务的最直接依据。
“前方反馈,风确实特别大,情况如何?”14时,王勇峰坐不住了,他钻进气象预报服务团队的帐篷,面色急切。队员们艰难穿越“大风口”行进至7790米营地后,在大风中花了一个小时也没能把帐篷搭起来,只能抱着石头趴下避风。
是坚持,还是下撤?一切都取决于大风未来如何发展。
参考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加密会商分析环流形势,申请加密释放探空气球……气象部门前后方紧密联动提供数据支撑,预报服务团队判断:26日夜间,风力减弱。
这意味着,大风最终会在计划冲顶的27日凌晨之前“让路”。指挥部和登山队决定咬牙坚持。
登顶前9小时
冲刺!科学看天灵活行进
5月27日凌晨2时,成功登顶前9小时。
8名突击队员和摄像团队开始冲顶!在珠峰大本营的指挥部帐篷里,人们屏息凝神,听着步话机两端的通话。
“8300米天气怎么样?”宣布冲顶时,王勇峰最挂心的仍是天气。
“有风吹雪,但风不是很大。”听到前方的回应,挨坐在王勇峰身边的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首席预报员罗布坚参松了口气。
风吹雪会影响冲顶和下撤吗?就在半个小时前,罗布坚参向指挥部通报了降雪减弱时段。尽管天气条件不很理想,但短暂的“天气窗口”已然打开。
在珠峰的星空下,人们一夜无眠。逐3小时的登山气象预报,在指挥部里被传阅;步话机每一次传回前方动态,都牵动人心。
最终,登顶用时比预计时间多了3个小时。“可见登山环境之艰苦。”王勇峰说。
几乎在宣布登顶成功的同一时刻,在定日县气象局,当天第三个白色探空气球升入高空。对于高空探测气象保障服务团队成员次旦桑珠及其同事来说,等待已久的“紧张时刻”才刚刚开始:他们将每两个小时加密施放一次气球,为珠峰高程测量的结果修正提供气象参考。
中国人攀登珠峰的60年,也是气象保障服务攀登者的60年。一代代气象人在珠峰大本营里,付出心血,留下眼泪。每次牵挂,都关乎生命安危;每次审视,都事关国之尊严。只因,山就在那里。(张一 洛桑 谷星月等对本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