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团结报社2025年“新春走基层”工作总结
“新春走基层”活动是新闻宣传战线的优良传统,也是贯彻落实“三贴近”要求的生动实践。今年1月以来,团结报社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通知要求,召开报道策划会、成立“新春走基层”专项报道组,发动广大编辑记者以“新春走基层”活动为契机,兵分三路深入群众、直击现场、沉到一线,通过小切口、微镜头讲好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传递奋斗向前的“一线声音”,更广泛地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截至2月12日,报社所属各类平台共发总社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稿件40余篇,其中报纸发稿16篇,图片45张,专版4块,短视频3条,总点击量播放量数十万,总点赞数超5000。同时,积极动员组织14个地方记者站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刊发各地民主党派组织相关报道近百篇。
投入优质资源 展现团结style
2025年元旦后,团结报社立即召开“新春走基层”活动策划会,研讨策划方案,组建“新春走基层”专项报道组,并确立了今年活动的“三三原则”。
所谓“三三原则”,指依托总社年轻采编骨干开展的三条采访报道路线,即以非遗为主基调的“文化路线”、以妈祖文化为载体的“两岸情感交融路线”、以烟火集市为主线的“民生路线”,以及依托报社媒体融合成果期望带给读者的视、听、感三重体验。
为更好落实“三三原则”,报社集结各方面优势资源,助力“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一方面,充分运用报社媒体融合成果,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全媒体平台,都开设“新春走基层”相关专栏,报网微端屏齐发力,全面构建起融媒体立体传播格局;另一方面,提供各种保障和支持,积极调动总社年轻采编骨干走出去、沉下去,深入基层进行蹲点采访,同时,组织动员地方记者站及特约通讯员、通讯员深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广泛报道其开展的走访慰问、帮扶救助、新春送福等活动,让“新春走基层”活动转作风、改文风的理念深入到报社所能触达的每一个作者、每一个角落。
沉浸式采访 实战“修炼”强“四力”
“新春走基层”活动重点突出一个“走”字,为此,报社明确禁止记者对身边人、采访对象通过电话联系或“网来网去”,而是要求记者走出去,赴采访一线进行深入、鲜活的挖掘和跟踪报道。
活动中,一线记者聚焦以非遗为主基调的“文化路线”、以妈祖文化为载体“两岸情感交融路线”、以烟火集市为主线的“民生路线”三条采访路线,充分挖掘和整合民主党派人才荟萃的优势,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兵分三路深入北京、河北、河南、辽宁、福建、广东、安徽等省份的多个城市。他们有的登上春运北京首发车K4159次列车,直击列车开出现场;有的前往河北丰宁,跟随民建中央机关挂职干部在田间地头直播带山货;有的游走在通州台湖大集上,有的则走进了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他们用细腻的笔触和动人的镜头,把各地乡土、烟火、文化特色的美好图景付诸文字、图片、视频,既体现了民主党派的特色,又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交融交往、展现春节经济欣欣向荣等思想和深意蕴含其中,地气十足,热乎气满满。
深化两岸交流融合、促进祖国统一是民革履职工作的重点和优势,也是团结报社的报道重点。将“春节”和两岸交流融合交织在一起,是报社此次“新春走基层”活动的重点策划。为此,报道组在春节假期期间派记者奔赴台湾妈祖信众的心灵原乡——福建省湄洲岛,实地采访多位台胞,探寻台胞在湄洲岛欢度新春和创业生活的故事,并参加了莆台同胞护驾妈祖金身回上林故居省亲布福活动,客观、生动地呈现出两岸一家亲的团圆画卷。此次采访让记者大为震动,也让其对“四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她说:“多跑、多看、多想、多练——我相信,当我们把双脚扎进大地,让目光聚焦社会民生时,笔下的文字也自会生长出抵达人心的力量。”
“文化路线”中,记者们则选取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张俊丽和十年耕耘致力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合力再传播的文化名人、93号院博物馆馆长蔺熠的故事,于春节前夕分赴河南、北京西城进行采访和拍摄。沉浸式体验灯笼制作、用心观察传承200多年的“汴京灯笼张”的变迁……深度对话张俊丽后,记者感触颇深地说:“此次采访,我为充满春节趣味的‘灯笼张’故事而动容,为非遗传承人的质朴和坚守而感动,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就是我也要为非遗做点什么。当有人问我本次新春走基层我最大的收获,我会回答:‘我沉浸其中,乐在其中’。”
记者赵亮在河南采访“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张俊丽。
全平台融合 提升传播效果
“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报社充分运用“多位一体”全媒体平台,注重报网微端屏齐发力,全面构建起“新春走基层”融媒体传播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各平台累计刊发“新春走基层”活动相关稿件、图片、视频一百多篇,在统一战线领域产生热烈反响。
“团结报团结网”法人微信公众号开设“新春走基层”专辑。
在“策划为先、内容为王”的理念指导下,今年,《团结报》“新春走基层”栏目无论是稿件内容还是视频质量,都有较大提升。报纸先后推出《恰是年味正浓时》《欢欢喜喜过大年》《文化是激发生命力的动力之源》《欢喜庆新春 两岸共此时》等4个整版策划,充分展现出群众欢度团圆年的喜庆氛围,呈现出消费火爆的经济景象;新媒体精心制作并推出3个短视频,通过记者探访93号博物馆、“汴京灯笼张”博物馆、北京通州区台湖大集的方式,全景式记录和展现了第一个“非遗”春节浓浓的文化元素和烟火气十足的风土人情。
微信视频号精心制作并推出“新春走基层”短视频。
1月25日,《团结报》4版推出整版策划《恰是年味正浓时》,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通过记者赴河南、河北、北京通州台湖大集、北京百荣商场记录的幸福满满的烟火景象,展现了神州大地洋溢着的喜庆与活力,为新春佳节到来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整版策划《恰是年味正浓时》。
2月11日推出的专题策划《欢喜庆新春 两岸共此时》则全面呈现了记者赴福建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的成果。专题聚焦“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主题,采访的人物具有典型性,描述的场景具有现场感,很好展现了莆田同胞共庆新春的故事。除了《福建湄洲岛两岸同胞同庆春节|欢喜庆新春 两岸共此时》的文章,还从评论《弘扬妈祖文化 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记者手记》、现场图片等多角度予以展现,内容丰富全面,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稿件发出后产生热烈反响,并受到在陆台胞的高度关注。
整版策划《欢喜庆新春 两岸共此时》。
除此之外,“新春走基层”栏目开设以来,《团结报》还相继刊发了《志愿“微”力量 传递心温暖》《奔向“团圆”的列车满载温暖——直击北京地区首趟列车开出现场》《常回家看看——在“孝道文化之乡”河南省清丰县的采访见闻》等专稿,通过一个个记者现场采访的感人故事,由点带面、串点成线,展现了我国不断迸发的经济活力、文化活力,呈现出一幅幅蕴藏在普通百姓“可感可行”生活中的活力中国、温暖中国、幸福中国图景。该系列融媒体稿件在报纸、网站、新媒体平台等载体联合推出,产生广泛影响。
系统内借力 提升参政党良好形象
为推动“新春走基层”活动走向深入,更好反映民主党派组织积极履职、参加实践的参政党形象,报社在积极发动总社年轻采编骨干走出去的同时,还充分发挥记者站和特约通讯员、通讯员等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笔端和镜头对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刊发《期待再次相聚》《把新春祝福和帮扶打包》《多彩迎新春》等稿件,聚焦民主党派各级组织走访慰问、帮扶救助、新春送福等活动,展现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发挥优势、充分履职,着力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积极作为。
同时,报社还积极拓宽思路,在民主党派各级组织中广泛征集春节活动的美图,同时发动各地的党派成员摄影爱好者踊跃投稿,收到了一批质量高、画面美、张力强、构思巧妙的图片,呈现出各地特色风俗和浓烈春节气氛的美好瞬间。《团结报》将其在春节长假后的第一期视觉彩色专版上进行重点呈现,这是本社记者与各地民主党派成员联合推出的春节视觉盛宴,不仅丰富了报纸的版面内容,也进一步拓展了“新春走基层”的内涵。
视觉专版《欢欢喜喜过大年》。
责任编辑: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