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劈波斩浪渤海湾——埕中4-2022三维地震勘探采集项目纪实

海上无风三尺浪。

橡皮艇在涌浪间上下起伏、颠簸前行近40分钟后,我们终于来到地球物理胜利分公司SGC2140队负责施工的埕中4-2022项目现场。

两艘巨型震源船并列前行、劈波斩浪,数十艘橡皮艇驰骋穿梭、有序放线……第一次看到海上勘探项目,每个人都很震撼。

埕中4-2022三维地震勘探采集项目,是集团公司今年在渤海湾部署的大型纯海域勘探项目。“这个项目的工作量是集团公司历年海上项目之最。”项目经理薛圆介绍,“该项目的实施可弥补埕中地区的三维资料空白,相关成果将有效支撑后续埕岛、桩海等海上潜力区块的勘探开发,意义重大。”

实际上,这个项目的实施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施工区域覆盖两大锚地、三大港口、四条航道及大片的海洋牧场。站在母船的甲板上,薛圆望着不远处的一艘艘万吨巨轮继续介绍,“水上水下障碍物密集、潮流湍急,对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咚!”伴随着瞬间的震颤和一声闷响,8团水花从海面下涌起、绽放,把从没看过气枪震源船“放炮”的记者吓了一跳。

“就指望着这瞬间的震颤获取地震能量呢。”看着向船后飘逸而去的水花,该项目的船舶副经理隋海峰说道。

气枪震源船属于滩浅海物探独有的利器,是利用高压空气迅速释放,由气泡膨胀与收缩而产生地震波的一种非炸药震源,与陆上的可控震源一样,属于清洁震源。本次施工共投入两条气枪震源船。为更有效地推进作业,项目团队全力攻关海上生产技术,自主研发出浅海综合导航系统,实现双震源船交替激发、仪器同步接收信号。两条震源船24小时不间断施工,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海上物探,离不开高精尖技术,更需要具备充足的体力和坚韧的意志。

队员们昼夜交替轮班,哪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都要在海面上飘摇。“看似碧波万顷,实际上天气变化多端,6级以上大风天气频发,我们要与海斗、与天斗。”SGC2140队党支部书记马俊杰说,在这种环境坚持作业4个月,极大地考验着400名干部员工的意志力。经历着风吹日晒,习惯了海浪颠簸,黝黑的皮肤成为这群海上找油汉子的标配。

浪花朵朵,炮声依旧。目前地震资料获取已过七成。经过3天的采访,记者离开了项目现场。“我们将继续向渤海北部区域进发!”临别时,队员们豪爽地与大家告别。与来时的新鲜感不同,现在,大家对物探人员更多的是敬佩与尊重。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