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援藏三年 情系一生

题记: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到了与西藏这片热土说再见的时候。感谢西藏这片热土,给了我学习锻炼的机会,与洛隆干部群众结下深厚情谊。援藏三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有收获、最值得回味的时光。在西藏工作、生活的三年,虽苦又难,回味起来却是甜的。正所谓,援藏三年,情系一生——

1

到过西藏的人,都知道西藏地理、气候条件之艰苦;而在西藏工作过的人,更深知工作生活个中之难。

入藏之前,我就听说阿里远、那曲高、昌都险。然而虽有心理准备,但昌都邦达机场到县城近3.5个小时的车程中,沿途除了邦达草原段,其余全部是蜿蜒曲折的山路,还需翻越两座4000多米的垭口,一路默默透过车窗望去,县城的偏远、路途的艰险加之头疼心慌、胸闷憋气、手脚发麻等高原反应与晕车,高原给我的第一道“下马威”实实在在超过了心理预期。

初到西藏,虽然年富力强,还是感觉相当不适应。首先是饮食。西藏靠近四川,饮食方面川菜较为普遍,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江浙人,长期饮食偏向清淡。初到食堂吃饭时,面对漂浮着花椒红油的菜,只能先准备一碗开水,成为食堂吃开水涮菜的“怪人”。其次是如厕问题。因为高原冬季缺水,这边的群众家里和路边大多为旱厕,初来乍到一时难以适应,心理作用下,便秘也慢慢“盯”上了我。最大的困扰还是失眠,高原缺氧导致一晚上醒四、五次是寻常事,白天走路整个人像踩在棉花上一样飘忽失重,每次洗澡都是大把地掉头发。

所在环境不能改变,适应就是最好的选择。虽然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一定程度会影响心境和工作计划的落实。但援藏的那份初心、那份情怀,让我作出了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的决心。我尝试着从饮食起居方面逐步改变与适应。吃川菜、吃糌粑,调整作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适应了当地饮食和高原生活,辣椒也能吃了,在食堂再也见不到那个开水涮菜的“怪人”了,工作有了许多精气神,与当地的干部群众也越来越像“同乡人”。

现在想来,正因为环境艰苦,更加激励援藏干部的奉献精神,以时不我待去参与改变和发展西藏,逐渐形成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援藏精神”;也正因为环境艰苦,大家才会对西藏产生那么复杂、深厚的感情,记忆也才那么深刻。

2

与生活上的苦相比,援藏三年,工作也是颇有挑战意味的。

离开了熟悉的企业工作环境,千里迢迢远赴洛隆工作,作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又分管医疗卫生,最初的不适应可想而知。洛隆作为大骨节病高发地区,但是医疗现状却是连阑尾炎手术都无法独立完成,面对860多名大骨结病患者急需手术治疗的情况,我深知重任在肩。如果用企业的工作方式与方法,来处理洛隆的医疗卫生问题和群众工作是不切实际的,结合洛隆实际来抓好医疗卫生和稳定发展工作,成为自己需要攻克的新难题。

我刚到洛隆,正好赶上县域医疗体系改革,县人民医院迁建和11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等重大任务。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面对这些重大任务,而我是个刚从企业转行到政府的“门外汉”,遇到事情都是“两眼一抹黑”。我默默地下定决心,用不到1个月的时间跑完了全县11个乡镇的卫生院和医疗机构,人也变成了当地的“康巴黑汉”,但收获却是巨大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条件差、待遇较低医护人员稳定性不高等现状及问题一一被发现,为我以后针对性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地人都说,昌都之险,险在洛隆。在西藏的县里尤其是乡村,路况非常复杂,尤其雨天,落石追车、塌方是常事,车祸易发。援藏的背后,时常伴随着地理条件带来的无可预知的艰险与艰辛。刚到西藏那会儿,得悉我要下乡,政府办的同事们总会自发地送我到门口,开始我还不太理解,在内地出差是件很平常的事,鲜见同事们如此“隆重”相送,后来我才深知,这是因为西藏区情复杂、路况较差,这种相送的行为更像是一种期待再见的礼节,其中饱含着最朴实的深情厚谊。

3

在人的一生中,三年时间并不算长,可援藏三年,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援藏三年中得到的教育、培养,是人生中最精彩、烙印最深、最值得怀念的三年,虽有艰苦相伴,却也提升了生命的高度与宽度,足以让我受益并铭记一生。

三年间,我和同事们、乡亲们共同努力完成了县域医联体的挂牌运行、县人民医院的搬迁建设、11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县人民医院百、千、万级手术室建成投用,极大提升了县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三年间,在北京厚爱关节健康公益基金会、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等爱心团体以及医疗援藏专家的无私帮助下,完成膝髋关节置换301人347例,其中县域内手术100人,全县大骨节病防治工作通过全国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验收。县人民医院通过自治区大骨节病定点医院考评验收(全区县级医院仅三家),陆续与成都第四人民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北京尤迈爱心基金会开通远程会诊平台,实现了部分重大疾病不出县域就能得到国内顶尖专业的诊断,洛隆区域医疗中心地位不断凸显。

易地搬迁让困难群众搬进了新家,但部分群众生活条件还未得到根本改善,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积极与公司汇报促成“山海交响,心手相连”活动,中远海运集运系统广大员工纷纷献出爱心捐衣捐物,为全县各教学点联系捐赠了25台电脑和爱心图书万余册,为广大群众捐赠爱心衣服、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等200余箱,群众穿着新衣、学生用着电脑看着图书,脸上的那一抹笑容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他们的眼神是那么的清澈、纯朴、善良。在学校捐赠图书的时候和一个小朋友聊天了解到,他非常喜欢踢足球,他说他的愿望是能在“六一”儿童节那一天穿上白色的球鞋在操场上踢一场足球。但是洛隆县城根本就没有专业的球鞋卖,困难的家庭也没有能力支付一双专业球鞋昂贵的价格,于是我通过内地的朋友代购了几双专业球鞋,在“六一”前快递到洛隆,当小朋友们穿着崭新的球鞋在操场上驰骋,脸上流露出的满足和灿烂的笑容,原来他们的开心是这么的简单。

县人民医院刚完成搬迁,运行成本大比例增加,企业工作时养成的开源节流、精益管理等理念在这时派上了大用场。新医院的电梯全部开启投入使用,电梯运行和维护成本很高,但此时患者还较少,使用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我要求医院根据患者使用率,停用一批电梯,这种措施被有些工作人员批评为“小气”,但在财政资金紧张、患者数量不多、医院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减轻了医院的支出压力。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通过个人途径筹集大量防疫物资,积极响应号召,在群众对注射疫苗有疑虑的情况下,率先注射疫苗,为群众做了表率。后续,全县累计接种13.1万剂,疫苗接种各项指标稳居全市前列,为洛隆持续保持“双零”作出了应有贡献。为解决乡镇卫生院待遇较低医护人员稳定性不高等问题,我结合企业工作经验,结合洛隆实际制定了乡镇卫生院考核奖励体系,通过科学的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激发了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收入,有效保障了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稳定性。

三年援藏,洛隆铭记。能亲自参与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我感到无比幸运和自豪,期间,我也先后获得了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自治区第九批援藏表现优秀个人、昌都市援藏先进个人等荣誉,集团援藏工作队获自治区援藏先进集体,得到了组织和洛隆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更有幸的是,援藏期间,作为援藏干部代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在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应邀在主席台就座。

援藏三年间,我兑现了进藏之初许下的“展现中远海运干部风采、铸造中远海运援藏品牌”的诺言。马上要从西藏回去了,心中更多的是眷恋和不舍,在这里我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工作、还有很多未实现的承诺。山海相连,海洛情深,洛隆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我将永远铭记。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