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铁动力”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是不均衡、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语重心长地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话题。如何发挥铁路行业专业优势,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铁路部门不断探索、积极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铁路促振兴的新路子。
以开行在全国各地的公益性“慢火车”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践行国铁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持续提升公益性“慢火车”开行质量,在优化开行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产品等方面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铁动力”。
优化开行方案
“慢火车”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蘑菇、蜂蜜、核桃……列车上的年货大集就是老乡们采购年货的‘超级市场’!”丹东凤城市石城镇西隈村村民刘恩德每年春节都会在4318/4319次列车上卖山货,一趟收入就有三四百元。
“一进车厢,满眼的中国红,真喜庆!”峨眉开往普雄的5619次“慢火车”上,赵先生和同车厢的旅客共庆新春。
刚刚过去的春运,南来北往的“慢火车”被誉为“最有年味”的列车。这浓浓的年味,正是公益性“慢火车”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公益性“慢火车”主要运行在交通不便的老少边地区和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途经地正是乡村振兴重点面向的区域。
为了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公益性“慢火车”开行范围,在列车停站、停点、编组等方面统筹兼顾,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从鲁中山区到凉山腹地,从大兴安岭到云贵高原,公益性“慢火车”既帮助人民群众“走出去”,又协助致富资源“引进来”。无数人的命运因“慢火车”开行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慢火车”开行而实现。
在武陵山区,7266次“慢火车”上走出“带货女王”程雅婷。她所在的“春梅”列车义务直播队在“慢火车”上直播带货,帮助乡亲们破解冰糖橙的销路难题,累计帮助村民销售各类水果250万公斤,货值近400万元。
在大兴安岭,每年七八月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采山客”都会乘坐“慢火车”到森林里采摘,当地的蘑菇、木耳、蓝莓、山药等山货成了百姓致富的“金蛋蛋”。
在茫茫凉山,坚守普雄至攀枝花5633/5634次“慢火车”二十余载的列车长阿西阿呷说:“现在,坐着‘慢火车’去县城读书的彝族娃娃一年比一年多。”孩子们坐上“绿皮校车”走出大山,成为乡村振兴的未来之才。
还有全国唯一的高考专列,这趟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杨树镇开出的“慢火车”,19年间累计运送考生及家长3.4万人次,助力7000多名学子顺利迈入大学校门。如今,很多毕业生返回小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方便老百姓出行、帮销促销农产品、解决上学就医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慢火车”不断上演着助力乡村振兴的温暖故事。
据悉,公益性“慢火车”途经我国21个省区和35个少数民族地区,2021年运送旅客1374.8万人次,同比增长12.2%,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提升服务质量
“慢火车”增强百姓出行幸福感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过去的一年,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铁路走深走实,国铁集团党组将优化提升公益性“慢火车”开行质量纳入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多次部署公益性“慢火车”提质工作。2021年5月,国铁集团客运部等多部门成立5个工作组,分赴12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开展公益性“慢火车”提质调研。
走进车站车厢、采访旅客群众、集体调研座谈,公益性“慢火车”提质调研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第一信号,旅客出行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公益性“慢火车”提质的着力点。
以我国最北“慢火车”——齐齐哈尔至古莲的6245/6246次列车为例,这趟已经开行了46年的“慢火车”全程运行923公里,运行时间20小时50分钟,停靠65个站(乘降所),平均每隔十几分钟就要停靠一次。
从前,6245/6246次“慢火车”往返全程都是昼夜连续行车,经停大兴安岭的一些沿线小站时已经是深夜或凌晨,旅客回家不方便,安全也得不到充分保障。
“遇到下雪天,雪没了膝盖,下车后周边黑得看不到一米远,家人不来接根本不敢回家。”家住大乌苏站附近的旅客郝春林回忆。
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铁集团及时调整了列车运行图,实现该趟列车往返全部为日间运行,解决了嫩林铁路沿线小站、乘降所居民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
变化远不止于一趟列车、一项服务——
“车上专门拆掉座椅,给我们腾出地方放山货,真方便。”彝族大姐吉克惹沙木多年来一直坐5633/5634次“慢火车”贩运蔬菜。为满足沿线群众堆放农产品和大件行李的需要,成都客运段对车厢进行了改造,每节车厢的两端拆掉两排座椅存放大件行李。
“升级后的列车乘车环境比之前舒服多了!”1月20日,乘6223次列车返乡的旅客张先生不住感叹。
目前,除个别停运和运行里程较短车次外,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运行的非空调普速列车已全部升级为空调列车,让东北极寒地区的春运更添温暖。
“硬装备”不断升级,“软服务”也在创新。
旅客中务农人员多,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就在6063次“慢火车”上打造“科普讲堂”,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进行农业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科普讲座,先后为300余名山区群众提供春耕春种技术指导。
旅客中老人多,各地的“慢火车”及时创建便民服务微信群,为沿线农民牧民、老人孩子捎药、买菜。
旅客中学生多,不少地区的“慢火车”上就增设学生读书角、学生车厢、学生专座等,列车沿途充满了孩子们的读书声和欢笑声。
去年底,贵州铜仁及湖南麻阳、江口、大坡4个车站在全国率先实行公益性“慢火车”“双站长”制,沿线村镇领导兼任站长,与铁路站长共同负责站内外环境维护和治安联控,路地携手,为“慢火车”服务品质提升再添动力。
打造多元产品
“慢火车”串起铁路沿线好风景
“网红旅游车”“民族团结车”……近年来,“慢火车”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旅客出行需求变化,已经不再局限于解决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出行难的单一层面问题。铁路部门积极开发“慢火车+”产品,深入挖掘沿线特色消费资源,“慢火车”的内涵更加丰富。
“慢火车+游学”“慢火车+慢生活”……各铁路局集团公司深入挖掘沿线特色旅游和消费资源,与地方教育部门、文旅部门、旅游企业加强配合,加大公益性“慢火车”特色产品开发力度,一系列创新产品相继涌现,“慢火车”发展更加多元化。
北京冬奥会带火了“冰雪游”,今年春运期间,秦岭山脉的皑皑白雪吸引旅客前来赏雪。西安局集团公司与当地旅行社对接合作,将6063/6064次“慢火车”打造成定制短途游列车,秦岭站日接待赏雪旅客达5000余人次。
晋绥边区,“打卡”红色旅游胜地蔡家崖,最方便的还是“慢火车”。蔡家崖村党支部书记温利川介绍,2018年“蔡家崖号”列车开行后,乘火车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游览的人越来越多,全村现有劳动力三四百人,200多人从事红色旅游相关产业。
去年10月,300多组家庭乘7053次“慢火车”从泰山站出发开展亲子游学,列车上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让家长与孩子在慢慢游中欣赏沿线风光,增进亲子感情。
一线一策略、一车一品牌,铁路部门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线路特点,完善公益性“慢火车”开行方案和服务举措,一批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慢火车”品牌深受当地百姓青睐。
在新疆,7556/7557、7558/7555次“和田玉龙号”“慢火车”上,列车“巴扎”(维吾尔语市场的意思)的名声越叫越响,沿线群众在火车上售卖自家生产的核桃、无花果等地域特色产品。列车上还设置了公益助农平台,帮助乡亲们拓宽了销售渠道。
为牧民旅客送上奶茶,为不会汉语的牧民准备蒙汉双语词典……针对车上牧民多的特点,4187/4188次“慢火车”打造了“牧民之家”服务品牌,列车工作人员全员学习蒙古语常用语,细致入微的服务举措擦亮了“草原列车”金字招牌。
“彝族情”“富民号”“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结合当地特色,创新打造出一批颇具地方特色的公益性“慢火车”服务品牌,沿线村落特色文化搭上铁路“顺风车”,曾经沉寂的乡村“活”了起来。
“慢火车”的发展深刻昭示,它不仅在票价上让利于民、在服务上提质升级,还在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打造品牌、多元发展,为乡村振兴再添动力。
广袤大地上,服务好、惠民生的公益性“慢火车”早已融入沿线群众生活,驶进百姓心窝。国铁集团将持续开好用好公益性“慢火车”,将“慢火车”开行与当地产业发展、惠农助学、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推进乡村振兴,载着沿线百姓奔向富裕幸福的下一站。
责编: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