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新时代伟业需要厚实学术精品支撑

正月初六,陕西韩城瑞雪纷飞,行走在司马迁祠山脚下的游人,鲜艳的衣着点缀着历经沧桑的司马古道。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依崖就势,矗立在芝川镇东南一片雪白的山岗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胸怀天下,壮志凌云,撰著《史记》时“士以弘道”的隐忍与豪迈志向,激励着无数后世学者精进学术志业,弘扬学术精神。《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司马迁第一次将“中国”“人”与“民”连在一起构成偏正词组,首创了“中国人民”这个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体现了自豪优越的民族情感,亦为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学术话语领域使用该高频词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凭吊司马迁墓,阅斯文,心有戚戚焉。两千多年过去了,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和鸿篇巨制《史记》彰显出的治史情怀和学术精神,依旧光照后人。

中国,饱经千年沧桑,古老而又年轻,文明灿烂的历史中国早已转换为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生机勃勃,前景无限。我们正处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全新发展局面和光明前景,为21世纪的中国进一步聚合磅礴之力走好自己的路,实现辉煌发展,打开了更具实践广度、理论深度、历史厚度的思想空间。面对宏阔发展的新时代,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彰显新时代的学术精神,自觉践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担当汇聚智慧和力量的学术责任,是当代中国学人的重要使命。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学术研究应有的学术情怀和学术精神。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发展史,考察历史中国是观察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维度。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历史发展道路。坚持历史思维,既是中华民族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传统,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现象的不竭动力。

作为一门科学和学术志业,考古学旨在通过当下发掘的历史文化遗存,洞察人类历史发展的脉动。它的魅力,并不限于材料发现,还在于问题研究,尽管无法完全复原历史的全要素细节,但是可以无限接近历史的真相。正月初五,记者踏雪重访关中西部的周原遗址。周原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以出土大量卜骨、卜甲以及珍贵的国宝青铜器闻名于世。周集夏、商文化之大成,创造了空前发达繁荣的中国文化,也是尔后三千多年中华文化的根基所在。周人奉行“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观念,这种宇宙之道与人性之道的二元论,在春秋时代被孔子合二为一,形成以仁学为中心,笼盖天人之际、生死之间、善恶之分的儒学终极关怀。先秦时期,儒家以天下为己任,以王者之师自居,试图通过“格君心之非”来塑造理想君主,从而重新建立统一的社会价值系统。

“天人之学”是汉代儒家经学的主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代表了一种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学术精神。“究天人之际”偏重于从历史事件中领悟天道与人事交集的信息。“究天人之际”的“究”,强调对未知规律的探索追求。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新科谈到司马迁,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的《史记》和司马迁研究,只有与现实相结合,与当代文化建设紧密相联,才能更具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究天人之际”的学术精神,要求我们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通古今之变”,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起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学理重任,在对历史反思、对现实完善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的前瞻性设计。

学术精神是学者的价值准则、认知理念和精神气质,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和导向。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己任,经世济民,不只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永葆大道之行,更是中国共产党为万世开太平、肩负起人类命运与共的旷世努力。当代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彰显大党担当和负责任大国担当,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互动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不断提供重要的智识力量。弘扬关怀天下的中国学术精神,以生生不息的人文情怀观照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和世界发展中的问题的积极解决,不断在思想生产与政策生产上推陈出新,才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之于“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的重大现实功能与实践担当意义。

家国情怀砥砺学术担当

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中华学术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无不激励着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横渠四句”。“横渠四句”阐明了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为当代中国学人指明了实现学术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城东的横渠书院,春节期间游人络绎不绝。这里曾是中国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的讲学台。北宋时期,张载满怀学术使命意识,俯而读,仰而思,博采众长,创立“关学”,成为了与“濂”“闽”“洛”并列的著名理学学派,对宋明儒学的主流精神与核心价值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阳举看来,张载为学不尚空谈。“为天地立心”就是为人类社会建立“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为生民立命”就是要为民众确立正确的精神价值导向和价值观念,建设精神家园;“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同周敦颐、二程等理学家建构一套以“理、气、心、性”为核心范畴的理论体系;“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实现《西铭》描述的“民胞物与”“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从崇拜自然、服从自然逐渐走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有效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科学回答民族复兴与时代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不断推进有价值的理论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学术报国的智慧价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围绕中国与世界双重维度中的重大发展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立足中国现实、符合中国语境、植根中国大地,提炼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尽管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但是知识生产与生产者从属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特征,并不能否定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决定下的精神产品特性,从而赋予了学术“精神事业”的使命,真正的学术精神必然与社会文明主体息息相关。尽管学术精神有多重境界,但都要求大力弘扬扎实创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潜心于学术、聚焦于学术、陶醉于学术和奉献于学术,进而催生真正的学术思想、学术精品与学术成就,凝练出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学术精神。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党圣元看来,在学术的精神世界里,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需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这既是一种使命担当,又是一种精神激扬,更是一种学问境界。每一位学者从踏上学术征程的第一步起,就必须开始培养自己的学术精神、追求自己的学术境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善于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理论和学术创新的智慧和营养,就能做出有思想、有根基、有深度、有建树的学问。

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同志们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理念,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努力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7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把个人的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牢固树立学术精品意识,努力做对国家、民族、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才能真正肩负起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真正承担起培根铸魂、以文化人、以学辅世的使命,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具有鲜活生命力并能传之久远的学术精品。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立足中国实际,推动重大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创新,才能在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中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以优秀科研成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和智慧的支撑。

新时代致力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接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而卓然奋进。新时代伟业不仅包罗宏富,而且同样震古烁今。奋进新时代,需要学术精神的有力支撑,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奋发向上,砥砺前行。不负明媚春光,不负党中央重托,不辱知识分子光荣使命,中国学术才能盛放在希望的原野,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添彩发光!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