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陶县依也勒干村—— 戈壁滩上捧出“聚宝盆”
春节期间,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皮拉勒乡依也勒干村,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上车水马龙,街道两侧店铺林立,挂满大红灯笼和福字,墙体彩绘文韵十足,养殖棚圈内牲畜膘肥体壮……
从风沙肆虐的戈壁荒滩到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从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到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依也勒干村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艾合买江·艾沙感慨地说,“只有支部强起来,村民的致富路才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2021年“七·一”前夕,依也勒干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建章立制 配强班子
依也勒干村之所以贫穷落后,关键是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这是2017年年初自治区纪委监委驻依也勒干村工作队在深入走访调研后发现的症结。
2017年10月新一届村“两委”上任,村“两委”班子成员意识到村党支部、村班子的重要性,拿出一系列措施,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从建章立制做起、从自身言行严起,依也勒干村先后建立完善村党员干部工作规程、党员教育培训与作用发挥、党员与群众议事说事等22项规章制度。针对运行不规范、村民意见大的党务村务问题,定期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公开村财务运行情况;村里的重要事项、大额资金支出,一律通过“四议一审两公开”来决定。每周二、周四确定为党员议事日和群众说事日,形成村民广泛参与、重要事项集体商议解决机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半年分别向党员大会、村民大会述职,查验当初给党员、群众立承诺书的兑现情况,年底交明白账,对账盘点、核账销号、算账奖惩。
为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能力,村党支部建立“走出去”与“请进来”、集中轮训与日常帮带相结合的培训机制。注重从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中发展村级后备力量,完善村干部队伍梯次配备。充分发挥党员作用,为党员划分责任区,对调处矛盾纠纷、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情况实行月通报、季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议。
近5年来,村党支部公开公正、规范运作,深受群众好评。村里建桥修路、发放惠民资金等,全都按规章制度办,村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断增强。
支部带头 抱团发展
戈壁滩上的牛羊肉肥美鲜香,供不应求。但村民搞养殖只靠单打独斗,费力费工收益还低,怎么办?
让村民抱团发展,是依也勒干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在反复论证后得出的好办法。与一般的“集中养殖、入股分红”合作社模式不同,村党支部按照村民意愿确定养殖对象,在集体申领项目资金后,利用村民家的养殖棚圈,将采购来的牛羊托付饲养,每年按养殖户托养牛羊总价值的8%收取资金,其中7%缴纳给村集体,1%用于合作社日常开支,其余收益归养殖户,5年后,养殖户仅需返还合作社托养牛羊等价的牲畜或资金。建合作社抱团养殖,既有资金和技术保障,又能增加牲畜存栏量,村民看到了盼头,纷纷报名参加。
统一申请养殖项目资金、统一按照章程经营与分红……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村里的养殖业越做越大,效益越来越好。目前,村养殖合作社成员已达169户,养殖规模达3000头(只)。
为延伸养殖产业链,村党支部联合驻村工作队协调420万元项目资金,在村里设立屠宰点。仅屠宰一项,就让村集体每年多增收29万元。村里还计划建立牛羊综合交易市场,打造集采购、养殖、屠宰等于一体的畜牧业发展基地。村民阿依图尔荪·艾散的满足溢于言表:“现在家门口就能挣上钱,心里踏实多了。”
垦荒增绿 沙地生金
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村党支部决定,在让村民吃饱穿暖有钱花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拥有美丽的生态环境。
当村党支部决定把村庄西面上万亩戈壁滩里的石头换作黄土,建成生态林果基地时,不少村民认为是异想天开,各种质疑纷至沓来。
决心下定,矢志不移。村党支部向戈壁滩要良田、要效益,通过垦荒增绿,修复戈壁滩生态。在争取上级组织和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的同时,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拿起铁锹、十字镐奔赴戈壁滩,顶风沙、冒烈日,饿了啃干馕,渴了喝凉水。被这股干劲拼劲执着劲感动了的村民,也纷纷加入到垦荒团队。2018年底,荒滩陆续栽种了4000多亩果树,万亩特色林果基地首期工程初具规模。
为鼓励村民改变种植结构、增收致富,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林果业技术服务合作社,推出前三年免费承包的优惠政策,并优先向贫困户发包,116名贫困人口由此成为护林员,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村党支部还专门从县林业局请来农林专家常驻村里,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
2021年秋,先期栽植的果树已进入挂果期。村民毛拉库万·斯皮拉十分兴奋,前不久,村里给果树承包户分红,总共55万余元,他家就分了8000元。
如今的依也勒干村已化茧成蝶,完成了从贫穷落后、民怨心散到人心齐、口袋鼓,环境美的华丽“蝶变”,正在向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目标振翅飞翔。
责任编辑:牛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