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新春邮路 在“绿”动中触摸活力中国 ——《中国邮政报》社2025年“新春走基层”综述
2025年新春佳节,《中国邮政报》社按照中宣部、中国记协要求,着眼于营造“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浓厚氛围,精心组织编辑、记者、骨干通讯员深入基层,通过“年年走基层、岁岁有新事”的采访视角,开展“新春走基层”全媒体采访活动。
从新疆到浙江,从黑龙江到广东,走进繁华都市的邮政网点,深入偏远乡村的条条邮路,《中国邮政报》社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采访涉及全国近20个省(区、市)。透过“新春走基层”的窗口,各地邮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民生保障工作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跃然眼前,一组组全媒体报道向受众展示着祖国各地一幕幕欣欣向荣、欢乐祥和的美好景象,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切片。
重点:聚焦民生 彰显新发展新动能
报社精心组织,创新内容形式,明确报道重点,精心策划制定2025年“新春走基层”全媒体报道方案,并结合邮政企业实际,进一步明确采访活动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新春走基层”全媒体采访要着眼于营造“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浓厚氛围,充分展现中国邮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挺膺担当、创新奋进的企业形象全力服务国计民生,服务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添活力,助力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报社领导率先带队奔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边寨邮路进行跟班采访,为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打好头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邮政报》社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报道内容涉及广泛——《为包裹“春运”保驾护航》《鸿蒙生态银行智慧服务拉满年味值》聚焦节日消费,以春节包裹量的激增、科技创新助力服务升级来展现火热场景、鼓舞奋进信心;《从总台春晚寄出美好祝福》《主题邮局“闹新春”》聚焦邮政创新服务,弘扬春节文化,烘托多彩年味;《“楚邮云仓”“年橘”飘香》《大山深处的幸福年》《“邮政绿”绘就“丰景图”》聚焦畅通城乡物流体系、邮政电商创新服务乡村特色产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深入乡村沃野,描绘新景风貌;《十年新春坚守保邮件畅通》挖掘春节期间的快递员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故事,蹲点基层一线、反映坚守奉献;《邮政接您回家过年》再现了邮政人服务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的温馨画面,讲述春运故事、传递温暖力量……
这些报道,围绕国之大者、聚焦民之关切,以邮政人、邮政服务为切入点,结合各地区域经济特色、邮政发展实际,将社会焦点、民生热点与邮政工作重点、业务亮点相融合,以行业视角深入宣传了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喜人成效。
截至2月12日,报社各平台“新春走基层”专栏共发稿70篇,发布短视频15条,总播放量为115万。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深受读者、受众欢迎,大家留言说“新春走基层走出了温度、感受到热度,新一年信心满满!”
亮点:联合采访 激发大流量正能量
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报社采访人员直面成稿时间紧、全媒体报道任务重等挑战,无惧山高路远,深入邮政生产服务一线,开展体验式、行进式报道,以新视角展示新作为,以新变革描绘新生活,进一步提升了“四力”,彰显了邮政新闻人良好的职业素养。多名老记者、老编辑主动参与了采访活动。
1月10日至15日,《中国邮政报》社联合中国行业报协会、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综合部,组织部分中央和行业媒体记者,走进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聚焦边疆邮政 见证团结与发展”为主题,共同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调研活动。采访团队走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怒江州泸水市称杆乡邮政所所长、营业员、投递员桑南才的邮路,深入挖掘他在邮路上坚守奉献的故事。
桑南才接受中央和行业媒体记者采访
这位36年穿行于高山深谷的乡邮员,既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也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的邮路不仅传递信件、包裹,连接着山里与山外,更连接着农产品出山的“最初一公里”与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还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可以说,这条邮路,承载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丰硕成果和民族政策的生动实践。
采访组深入称杆乡的多个边境山村,跋涉了数百公里的山路,克服了地形复杂、通信困难等挑战。从泸水市称杆乡邮政所出发,到边境村勒墨村,再到双奎地村,每一次深入采访都需要穿越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体验桑南才日复一日的工作路线,用脚步丈量硬化公路取代“鸟路鼠道”的发展轨迹。记者们纷纷被桑南才不畏艰苦、为民服务、担当奉献的高尚情操深深打动,为他“虽远必至、使命必达”的敬业精神点赞。在记者的笔端与镜头中,怒江峡谷的大山深沟已然“天堑变通途”。正如报道中描述的一段村民的讲述:“以前我们要买年货,得凌晨4点起床,走5个小时到称杆乡赶集,再花6个小时背着背篓走回来,从天黑走到天黑。现在想要什么东西就让孩子网上买,桑南才都能给送到山上来,太方便了!”
中央和行业媒体“新春走基层”云南邮政桑南才采访团队合影
在采访中,本报记者敏锐捕捉新闻亮点,以当地百姓欢庆傈僳族“阔时节”与汉族春节“两个新春”为切入点,巧妙串联起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的生动场景,体现出桑南才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积极贡献与榜样力量,更彰显出各族百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认同。同时,在对现场细节的关注中,将个体故事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从邮路每月的包裹量由最初的两三百件增加到现在的5000多件;从村民阿波华的野蜂蜜和草果香料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他由“贫困户”变成“特产大户”……用邮路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鲜活景象。
《“两个新春”的幸福链接》版面图
《中国邮政报》通过此次采访,撰写报道《“两个新春”的幸福链接》,制作短视频《桑南才的新年愿望》,作为“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开栏之作,引发了众多读者共鸣;各家中央和行业媒体也纷纷推出相关报道,包括头版文字报道、专题图片、人物纪录片在内的各类报道15篇(部),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人见证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可以说,这些报道是通过邮政人服务怒江发展变化这个缩影,对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生动展示。
特点:融媒发力 体现小切口大主题
《中国邮政报》社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立足邮政行业特色,聚焦企业改革创新亮点成效,报道特点鲜明,大部分为融媒体产品,使报道更加生动、全面、立体,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报社全媒体转型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对桑南才的跟班报道中,报道团队采用“文字+图片+视频”融媒体报道形式,通过多维度的内容呈现,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视频内容全程跟踪记录了桑南才工作场景,以多个细节,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大山深处的新春景象和桑南才为民服务的用心用情,比如手的特写:桑南才那双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握过的手、村民紧握住桑南才的手、桑南才与妻子密晓琴分拣包裹的手……以此构成情感传递链。这种立体化的内容生产方式,能够更好地让受众可感可及。
除了在报道形式上创新外,在报道内容上,《中国邮政报》社“新春走基层”活动也着力推陈出新。
新春走基层特刊版面图
1月28日,《中国邮政报》围绕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呈现的“文化热”,聚焦“新文旅、新消费、新场景、新生态”,以全媒体形式推出“新春走基层”特刊。以记者探访节日期间邮政服务窗口之一——主题邮局为切入点,彰显邮政以创新的经营理念、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在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城市特色文化发展、助力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方面的有力作为。报纸二三通版以《灵蛇献瑞迎来客 主题邮局大拜年》为题,精选崇礼滑雪邮局、南湖·初心邮局、古滇邮局、熊猫邮局、广州花市兴隆邮局、宏村邮局、大巴扎主题邮局、亚冬会主题邮局、北京中轴线主题邮局、解放碑主题邮局等10家全国各地有代表性、有文化特色的主题邮局,以现场见闻来展现各主题邮局服务游客的忙碌场景、新春文旅消费市场的火暴气象,注重突出各自亮点。初心邮局弘扬红色文化,中轴线邮局展现非遗传承,大巴扎邮局倡导民族团结,亚冬会邮局助推冰雪经济,等等。同时,读者扫描二维码还可观看主题邮局员工结合本邮局或地方特色,以创新形式开展特色大拜年的视频,向读者送上新春祝福,营造了活力涌动、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传递出“文化中国年”的浓郁气息。
作为行业媒体,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我们更加坚信,在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唯有将镜头对准大地、用笔尖蘸满露珠、让键盘敲响心跳,才能让主旋律报道既顶天立地又春风化雨;只有以行业为窗口,才能讲好更加丰富、精彩的中国故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