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系统联动助推媒体融合蝶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面对科技变革、媒体格局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教育强国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如何进一步推进媒体融合,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摆在教育主流媒体面前的重大课题。我社坚持守正创新、系统联动,以提升优质内容生产力为根本,以增强技术应用为支撑,以构建“媒体+”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深化机制创新为抓手,不断推进媒体融合迭变,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稳步提升,覆盖综合用户超1亿,年度新媒体端总流量46亿多。

一、聚焦优质内容,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作为行业媒体,我们深刻认识到内容建设对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力求基于报刊网端微融合发展,守正创新,提升优质内容生产力,追求“正能量+大流量”,向全国广大师生传播教育主旋律、好声音。

突出主责,强化方向引领。作为教育部党组主管的教育主流媒体,我们坚持通过重大时政报道、重大政策报道、重大典型报道、重大评论理论报道,服务教育部党组中心工作,服务教育改革大局。在实践中,我们的内容建设坚持“上接天线”和“下接地气”相统一,全方位、多层次宣传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反映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路举措、生动实践,推动党的声音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策划推出了“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等,深入报道所涉地区、领域、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经验,反映教育战线在新思想指引下的创新实践和精神风貌;推出“嘱托•总书记回信精神激励我”融媒体系列报道,深入采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回过信的13所大中小学百余名师生,在教育战线引发热烈反响;围绕教育部党组中心工作,将“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作为全年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报刊网端微同步推出“强国建设 教育担当”“教育强国大家谈”栏目报道,形成巨大立体宣传声势。

深化融合,放大协同效能。我们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在加快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中迈出坚实步伐。我们坚持“一盘棋”,报、刊、网、端、微及各媒体平台相互借力、相互赋能,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尽可能放大一体化效能;各部门各负其责,精诚合作、协同作战,借助各种资源、媒介和渠道,实现多元传播,做大品牌影响,全力构建全介质、全渠道、全天候的深度融合全媒体传播体系。如今,在我社,已没有传统意义上界限分明、各司其职的文字记者、视频记者,我们要求每一个采编人员都能写、能拍、能剪、能播,锻造全新的数字媒体生产力。

例如,互动H5《听,党代表讲思政课》用手绘的形式把党代表的故事讲给用户听,用户可以选讲师选问题;2023年全国高考当天,中国教育报移动端推出高考现场直击系列短视频,10个城市16个短视频第一天观看就达211万人次。

加强传播,拓宽社会影响。在移动互联网成为舆论主阵地、市场化资讯平台占据流量“C位”的今天,如何拓展全网全渠道的传播路径,提升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是媒体必须着力的又一重点。我们统筹好“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两条发展路径,一方面不断建立和巩固网站、移动端等自有平台;另一方面致力于用好第三方平台,包括主流媒体平台如人民号、强国号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抖音、快手等,采取“全渠道+差异化”的推广策略,拓展舆论阵地,提升影响力和引导力。

二、紧跟技术前沿,数字化赋能新闻生产

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浪潮滚滚向前,技术变革推动媒体变革的力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深入把握技术发展新趋势,加强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

搭建“中教智融云平台,优化内容生产传播流程通过研判吸收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沿应用,立足教育行业媒体实际,我们自主设计了融媒体采编技术平台“中教智融云平台”,整合社属媒体的采编力量和内容产能,优化再造“舆策采编发传评”七位一体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流程。同时,依托该平台组建了常态化运行的“中央编辑部”,实现统人、统事、统流程、统资源、统内容“五统筹”,实行全员、全网、全渠道、全平台、全流程、全天候的“六全”工作机制。这些探索让我们在运用新技术推动媒体融合方面走在业界前列。

强化新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内容生产传播方式。本着“点线面体”协同推进策略,我们鼓励支持社属各媒体、各部门、各项目团队在具体业务环节加大对新技术的研究吸收和创新实践。例如,引入数据抓取分析、智能剪辑、图片自动生成等成熟应用,为内容生产赋能,推出数据新闻、数据报告、短视频新闻、主题榜单等新型内容产品;针对移动社交平台传播需求,积极探索使用AI语音、虚拟数字人等智能化呈现形式。新技术应用有力提升了媒体融合的效能,如全国两会期间推出“代表委员@你”观点短视频,采用数字主播播报的形式,部门与部门、内容与技术之间实现了“1+1>2”的融合效果。

深挖数据要素价值,构建数据业务体系。数据是数字经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是媒体深度融合的“新动能”。基于多年教育舆情监测分析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我们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立足教育行业数据开发与应用,统筹推进系统平台建设、数据模型研制、产品研发和数据服务等业务,初步建立与媒体深度融合相适应的数据业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为深挖行业数据要素价值,我们搭建了“教育行业数据监测与监管服务平台”,通过“网格+主题”的方式,实现教育行业网格化实时监测分析,强化数据知识化处理与产品化应用,为融媒体内容生产和教育传媒智库服务提供了定制化平台支撑。建立了行业监测、专家协同的智库内容生产机制,实现了主题数据、舆情分析、教育情报、主题报告等智库产品的常态化产出,有效提升了“对内、对上、对行业”的服务效能。

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建设多元化复合型团队我们整合现有技术力量,逐步建立网络安全维护、技术应用与产品研发、数据开发“三位一体”的技术保障与创新发展机制。通过技术协同型项目,积极吸收整合外部技术力量,面向高校、科研机构、互联网技术企业,探索建立“混合编队、定制开发、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建立技术前沿动态交流机制,加强技术信息和情报的收集分析,定期开展交流研判,增进对数字化新技术新应用的了解把握和吸收运用;根据新业务发展需要,评估数字化人才需求,通过招聘培养、人才引进等方式建设多元化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深耕教育行业,构建“媒体+”服务体系

在信息渠道、内容供给呈爆炸式发展的今天,媒体只有与用户建立深度联系,才能够获得用户持久的注意力,对于行业媒体来说,这种深度联系就是面向本行业的专业服务。

作为教育行业媒体,我社服务的对象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到1800多万教师、近3亿学龄人口以及广大家长,涉及面广,需求多样。我们细分用户特点,注重用户体验,助力教育改革发展,努力打造“媒体+”服务体系,探索拓展媒体功能,重塑媒体角色。

服务教育决策治理,建设媒体智库。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举措,也对教育决策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及时有效了解舆论动向、基层实践和群众诉求,使决策和治理更加科学准确?我社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行业媒体优势,围绕教育部党组中心工作,开展智库服务。

我们利用自身掌握的教育行业媒体大数据,将海量的、一次传播的、易碎的教育信息汇聚加工成为可供用户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决策治理水平的智库产品。近年来,我们定期向教育部党组提供教育舆情内参,多次受到部领导批示肯定。针对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例如“双减”、来华留学等,为教育部多个司局定制加工主题智库报告。

我们还利用遍布全国各省市的新闻采编队伍,围绕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实地调研。例如,面对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形势,2023年国庆节前后,我们组织力量开展关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基层使用情况的调研,派出11个部门、5个记者站的19名记者,兵分六路赴山东、江苏、安徽、湖南、重庆、新疆访谈250余人、发放问卷2万余份,形成6万余的调研报告,受到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服务区域教育质量提升,打造品牌“产品”。面对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管理者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需求,我社利用专业资源和平台优势,打造了一系列服务产品。

针对各地各类教育管理者获取行业信息的需求,我们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开发了面向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改革发展情报,依托“领教APP”搭建各地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交流互鉴的平台。针对获取一手工作经验的需求,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举办“名园现场会”,每期深入一个幼儿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直观呈现办学经验,每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约10万人。针对交流思想培育名家的需求,举办校长大会、融媒体教育局长访谈等品牌活动,深受业界关注。针对一些地区改革发展的诉求,我们集结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组团进行调研、规划、培训等,特别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送教行”活动,走进甘肃、西藏、广西、贵州等偏远地区送教。

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好老师”平台。近年来,随着新知识、新技能的爆发式增长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需求越发凸显。主动响应这一需求,我们社打造了“好老师”平台,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以中国教育报“好老师”专刊、“好老师”微信、“好老师”课程移动端互动平台(APP与H5)组成的融媒体矩阵为载体,做好对中国教师群体的宣传展示工作,探索助力教师队伍建设的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目前已构建了包括26个大模块、63个小模块、2000多节课程的好老师课程体系。通过微信群运营深入了解教师需求、提高用户粘性。例如,针对教师阅读需求,“好老师”平台与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合作开展“中国教育报读书会”社群运营探索,由名师带领用户连续打卡21天,每天在线上领读,其他用户分享读书心得,互动踊跃。目前,该平台覆盖用户已达到500万。

四、适应媒体变局,机制创新激发活力

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关键在于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其重点在于完成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融合、协同,在确保正确方向、提高内容生产质量和完成人才“再生产”等方面提供运行畅通的“立体通道”。

胸怀大局,在战略选择上抓住主要矛盾推动顶层机制创新。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大战役”,“大战役”就要有大格局,其中关键的是要有战略的思维,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的顶层机制创新。对此,近年来我们媒体深度融合一直聚焦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社内各媒体各部门之间、媒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顺畅,内部融合是否走在一体化发展的路上,是否具有真正一体化的组织结构框架;二是作为教育主流媒体,战略发展目标及融合发展实践,如何表现出与其他主流媒体的差异化与特色化。我社两报四刊均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在各自领域影响较大,我们坚持顶层设计,从改革领导管理体制入手,在社级层面先行“深度融合”,再推动社属各媒体、各部门之间融合协作,逐渐消除融合“堵点”。同时,又注重发挥各媒体各平台的优势和特色,形成全社各媒体差异化发展新格局。

把握大势,在策略实施上抓住关键事件推动运行机制创新。在推动内部机制创新的时候,我们必须了解媒体所面临的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了解世界以及中国媒体发展趋势。从宏观上讲,把握大势有两个必须考虑的要点,一是技术赋能媒体内容生产的趋势,二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趋势。围绕这两个基本点,机制创新需从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上下功夫。我社推行“中央厨房”模式,建立了融媒体指挥平台,重大主题报道实行统一调度,实现了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防范风险能力。

适应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大力建设教育“云平台”。一是要更加注重智能化发展,抓住在内容生产和全媒体传播两个“关键事件”发力。二是利用技术赋能,探索多元生产的可能。

着眼大事,在人才供给再生产中推动评价机制创新。在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富有服务性和建设性的新闻产品的生产才是媒体的立命之本。优质内容的供给关键在人才。因此,机制创新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内部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上,从而推动媒体人才供给的“再生产”,并完善适应媒体深度融合的评价机制。我们以前瞻性思维,推动内部协同机制建设。中国教育报融媒体评论中心和移动传播中心合作推出了中国教育报评论员IP,从文字到声音、视频,再到使用数字主播技术等,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共享融通”促进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人员之间的理解和能力提升。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完成对产品评价、人员评价的重新设计,通过晋升机制和薪酬建设,激活人才成长动力和发展活力。

抓住要害,在舆论场打硬仗中推动评价导向创新。大家已经认识到,舆论引导能力在关键的舆论战中将起到“定盘星”的作用,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从当下的舆论场看,价值观缺失日益严重。因此,要重视观点的生产和真相的挖掘,以在场的报道和深入真相的评论稳定人心。媒体深度融合面临着复杂舆论引导任务,该激浊扬清和直面大是大非的时候,需要一大批像传统的调查记者一样具有很高职业素养的记者,以富有深度、理性和说服力的新闻作品来占领舆论主阵地,完成信息传播和价值传递。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当前的媒体而言,激活深度新闻部门活力或者完成其重建,是极为迫切的任务。另外,评论员队伍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有充分挖掘内部人才资源,通过有计划的长周期的培养,才能培养出成熟的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龚倩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