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和漏诊从何而来
诊断是如何得出的?医生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流程中得到临床资料,进而画出“可能诊断”的小圈子,再从中逐一排除,得出最可能的诊断,并施行治疗,同时密切观察、随时修正诊断。而误诊和漏诊就是偏离正确的诊断,得出错误的诊断或漏掉某一重要诊断。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误诊和漏诊仍屡屡发生。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临床实践的各环节中出了问题。大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常见情况。
疾病表现不典型
在症状复杂、与典型疾病表现不相符、不能用原有知识进行解释时,容易出现误诊。这考验医生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在此时,医生不仅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还要拓宽视野,寻找可能的病因,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不少医生由于过于依赖辅助检查,而忽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但实际上,没有深入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临床思维,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就会导致误判。
胆囊结石患者上腹痛时,通过胃镜检查也能得到胃炎的诊断,这类患者被长期误诊为“胃病”的不在少数。这既是误诊,也是漏诊。其原因多数是由于没有对上腹痛的性质进行判定。
胆囊结石引起的疼痛是发作性的,尤以在摄入高脂食物后显著,经过数小时可自行缓解,或伴有黄疸和肝功能损害。这显然不是胃病的上腹痛特征,如果稍加注意,不难鉴别。可惜不少患者由于治疗延误,不仅为日后手术切除胆囊增加难度,甚至提高了疾病演变为胆囊癌的风险。
笔者曾接诊一名老年女性上腹痛患者,在外院进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服抑酸药似乎有一定效果,但症状没能完全缓解。
笔者在询问病史时发现,患者患糖尿病1年,服用降糖药效果不佳。笔者首先想到老年人出现的晚发性糖尿病,结合患者上腹痛的情况,怀疑有胰腺疾病的可能,立刻安排超声检查。随后,在上腹部增强CT和血液肿瘤标志物的印证下,患者被确诊为胰体尾部癌,且CT显示已无法手术。这种患者若常规筛查胰腺,在疾病更早期发现,兴许尚有手术机会。
未考虑少见疾病
这提示我们,平时要注意知识更新和积累,碰到不能解释的临床表现,除翻阅专著外,文献检索亦是必要。
有效避免误诊和漏诊。有时并不是那么容易,这要求认真执行诊断的三个流程。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很重要,在难以解释病情的患者身上要多下点功夫,切不可牵强附会。
(作者系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牛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