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唱响开放共赢主旋律 同心合力共创光明未来

“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

“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

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发出了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为亚洲和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细数历届博鳌亚洲论坛,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等词汇频频出现,传递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全球化和多边主义,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的美好愿望和坚定决心。

“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多年来,中国用实际行动付诸实践,为世界发展注入信心与动力。与此同时,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与各国合作发展实现共赢的理念也赢得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事实证明,只有走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道路,各国才能携手驱散疫情阴霾,应对重重挑战。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博鳌亚洲论坛上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彰显了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全球化、坚持合作共赢的大国态度。多年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依靠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充沛的增长动能,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中国还将继续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释放改革开放红利,为全球经济贸易复苏提供动力。

 在开放中书写“中国奇迹”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还未散去,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声音时有出现,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倒退?处在抉择的十字路口上,携手合作、共迎挑战成为主流声音。基于这一大背景,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向世界敞开大门,坚定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各国带来更多合作机遇,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开放,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造福世界人民的初心和愿望。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标志,中国按下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快进键”,在积极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书写了“中国奇迹”。2001年至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8倍,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贸易总额上涨近10倍,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2021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8%。

同时,中国也与世界经济实现了良性互动。当前,我国货物领域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7.4%,服务领域开放了近120个部门;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进一步压缩至31条、27条;自由贸易试验区增至21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容至132个……一系列对外开放措施渐次落地,为外资外企入华提供更便利的通道。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万亿元,增长8.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达25%左右。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向世界传递出我国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信号。”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与制造业大国,在全球防疫、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银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曹鸿宇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社会经济秩序平稳有序,为满足全球生产和消费需求、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中国还积极倡导国际社会在疫情防控方面通力合作,努力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从中国到亚洲再到世界,中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积极与国际接轨,到提出“中国倡议”、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共建“一带一路”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架起了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8年来,包括蒙内铁路、雅万高铁、科伦坡港口城等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相继推进,减贫脱困、农业、教育、卫生、环保等项目合作不断扩展。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一带一路”这条阳光大道正越走越宽广。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2013年至2020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直接投资达1360亿美元,沿线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提高了4.1个百分点。

周茂华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国际合作新模式,为世界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为全球治理提出新方案。以此为缩影,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扮演的角色也由跟随者逐步转向建设者和引领者。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更是展现了大国格局和担当,继续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中国力量”。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方面,中国迄今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20亿剂疫苗,占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在经贸合作领域,中国率先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核准工作,推动这一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于2022年1月1日如期生效……

曹鸿宇表示,近年来,中国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坚持发声维护团结协作包容的全球治理秩序,为推动国际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变化,源于中国自身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源于中国对自身发展理念和道路选择的自信,也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演变的趋势协调一致。

“未来,中国将以更加积极与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和推动全球新治理机制与新规则的制定,为全球繁荣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周茂华表示。

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中国信心”

2020年以来,疫情给全球经济贸易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住疫情,并顺利推进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复苏作出巨大贡献。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企、俄乌冲突、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等因素给全球经济前景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备受关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总的来看,我国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但也要看到,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也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

为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近期一揽子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助企纾困,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金融政策为例,4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决定于4月25日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4月18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了23条举措。同时,人民银行表示,将加大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力度,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和两项减碳工具,加快1000亿元再贷款投放交通物流领域,创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预计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说。

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2022年,中国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相信,中国更有潜力的市场和更开放的行动将让更多外资企业和权威机构对中国经济投出“信任票”。同时,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也将继续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力量,与世界各国分享更多发展红利,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中国方案”。

责编:焦瑞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