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勾勒发展新蓝图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乡村振兴”是热词之一,蕴含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能看到“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计划。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内容中,处处有“三农”的“身影”。
2022年,“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立足新时代新阶段,面向新形势新问题,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又该如何破题?
“蛋糕”分好是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魏后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魏后凯表示,与脱贫攻坚战不同,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市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和内生动力,提高内生发展能力,走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
除了“蛋糕做大”以外,还有“蛋糕分配”的问题。“首先是农村地区不同群体之间收入的合理分配问题,其次就是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比如沿海地区的农村与西部地区的农村地区之间,同一个县不同村庄之间,村庄分化将激发农村社会矛盾,加大农村治理的难度。”魏后凯认为,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同时缩小农村不同群体和地区间差距,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当前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
根据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如果按调查户计算各村的户均年收入,在304个样本村中,最高的10个村与最低的10个村户均年收入之比高达24.9倍;即使按户均收入最高与最低的30个村计算,二者之比仍然达到10.8倍。这说明,目前我国村庄分化现象已经相对严重。另外,村集体经济分化是村庄分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各地近年不断涌现出一批经济强村,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经济薄弱村。2019年,全国仍有57.7%的集体经济组织是没有收益或者收益低于5万元的“空壳村”,其中西部地区高达72.6%。
这组数字对比说明,当前村集体经济分化与现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存在的“分得充分,统得不够”问题密切相关,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过去长期形成的村庄各自为战的单村发展模式日益面临着资源、资金、人才、市场、经营能力等多重制约。
魏后凯认为,“统”不能局限在村级,需要赋予更多的内涵,逐步由村级延伸到乡镇级,要采取多方面有效措施,发展壮大乡镇级集体经济,提高乡镇统筹协调村庄发展的能力。近年来,不少地方采取乡镇级统筹、跨村统筹、项目统筹等形式,推进跨村联营联建、强村带弱村。
“建议全国征集跨村联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鼓励跨村联合、抱团发展,在统筹形式、股权结构、利益分配、经营体制、治理模式等方面开展探索,并鼓励企业与集体经济开展深度合作。同时,要尽快制订推动联村发展的相关意见,避免在联村发展过程中因处置不当造成对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利益的损害,影响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魏后凯说道。
科学规划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农民工司令 张全收
美丽乡村是面子“新”,人居环境是里子“美”。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农村脏乱差局面有所扭转,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张全收今年依旧关注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他认为,2021年,全国两办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这为科学实施、系统实施、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真正做好了顶层设计、指明了方向。
张全收长期在基层工作,并从日常到各地调研考察中了解发现,尽管上层政策已经逐渐完善,但从落地效果来看,农村人居环境规划治理还存在总体质量水平不高、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仍不完善等问题。
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出现“修了道路毁了绿化,搞了绿化废了管网,铺设管网再毁路面”等问题,没有科学规划和系统实施,缺少一村一策一张规划管到底。张全收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为确保完成上级既定目标任务,不量力而行示范带动分类实施,而是大搞清理治理、绿化建设突击战,但是上级检查验收之后的维修、维护、监管等问题没有着落,乡村财力匮乏,缺少规范长效的政策制度和监管机制,导致出现很多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短期行为。
为此,他建议从三方面解决科学规划系统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
一是地方要分类搞好科学规划,系统施策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既要坚持高标准,又要保持农村生态原貌,突出乡土特色,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而不是把农村搞成城市。平原和山区、农村和社区等基本条件不一样,设计整治标准和提升目标不能一刀切,推进方式上不能搞复制。
二是搞好政策支持,城乡统筹,让全社会资金资源回流农村。要从政策层面构建政府、村集体、村民和社会力量共建共管新格局,在乡村振兴中政府要出台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的资金资源保障,同时做好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提升提供政策保障、要建管并举。
三是坚持示范带动,重点突破,稳步实现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杜绝大拆大建,统筹实施农村排水管网、坑塘治理、垃圾清运、硬化绿化等项目,不能急躁冒进,要成熟一个村、实施一个村、验收一个村,集中有限资金资源,久久为功、量力而行,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和生态宜居。
美丽乡村推广应用超低能耗建筑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 倪海琼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三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是近几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作为一名来自家居建材行业的企业代表,倪海琼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带来了《关于建设美丽乡村推广应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建议》,围绕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建言献策。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推广应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营造健康宜居、节能低碳的高品质居住环境,是改善农村人居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村住宅建筑面积约230亿平方米,农村住宅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22%。我国农村建房以传统砖混结构、彩钢房为主,这些房屋没有保温措施,气密性差,大量采用传统燃煤燃气取暖,既难达到理想保温效果,又耗费大量的能源。特别是近几年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后,使用成本明显增高。原有建造体系占用人工成本高,与农村日益减少的劳动力不相适应,且建设周期长、能耗高、舒适性差,在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不适于美丽乡村的发展需求。
对此,倪海琼以北方农村地区住宅改造为例进行了计算。他表示,如果将建筑取暖面积65亿平方米农村住宅改造成超低能耗建筑,每年可减少标煤约1.6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同时,可摒弃传统燃煤燃气等化石能耗供暖方式,大幅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建造的农村房屋可以摒弃传统燃煤燃气等化石能耗供暖方式与空调制冷方式,大幅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目前,相关产业与技术已经成熟,成本经济可行,并具有建设周期短、边际效益高、产业拉动强、市场潜力大等优势,具备规模化推广应用的条件。
为此倪海琼建议:开展美丽乡村超低能耗建筑示点示范。在部分省市特别是北方地区农村,率先进行示点示范;在农村学校、幼儿园、村委会等公共服务建筑开展试点应用。同时,培育适用于美丽乡村超低能耗建筑的相关产业。厚植产业基础,完善超低能耗建筑上下游产业链。此外,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出台绿色金融支持政策,由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牵头设立低能耗建筑建设专项贷款,鼓励农村建设超低能耗房屋。
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 推动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桂平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 陈仲南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陈仲南建议通过实施自然村屯道路畅通工程、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和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推动乡村振兴;希望加大推广农业新技术,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作为来自基层一线、从事农业的人大代表,多年以来,陈仲南非常关注乡村建设。他在履职中重点为农业发声,就农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最深刻、最有成就感的就是2018年提交的《关于加快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建设的建议》,当年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在2020年立项拨款8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大藤峡灌区的建设,贵港、来宾两市受益农田达到60多万亩,解决了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的问题。”陈仲南说道。
今年是陈仲南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5个年头,陈仲南带来的建议主要涉及船舶运输和乡村道路建设等方面。
针对桂平大藤峡船舶运输,他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大藤峡水利枢纽二三线船闸工程建设的建议》,建议将大藤峡的水利枢纽二线三线船闸纳入国家层面的重大项目来建设,从基金、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针对加快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他提出《关于支持广西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建议》,即通过实施自然村屯道路畅通工程、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和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打通交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陈仲南介绍,桂平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优质粮生产大市,近年来积极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以及远程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的使用,降低肥料农药使用量达33.7%,每年统防统治面积52.8万亩,粮食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我重点就是关注农业粮食安全生产中的问题,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陈仲南在桂平等地积极推广木薯良种良法、超级稻良种、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淮山标准化栽培技术、荔枝品种改良高接换种技术等,并对铁皮石斛进行研究与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围绕乡村振兴,陈仲南表示,将带领农业科技人员,进一步推广农业新技术,做好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工作的推进,做好农业有害生物的疫情防控,建造高标准农田,打造高产优质良种示范基地,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大家吃饱、吃好。
责编: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