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助推花卉园艺产业!串联“历史与未来”的特色小镇

“如今这个小镇成了人们参观‘打卡’必选之地。”三航局第十届中国花博会项目经理许光亮激动地说。

小镇名为东平小镇,作为花博会的配套设施,将承载会务、餐饮、住宿、对外展示等多个功能,并将以花博会召开为契机,以生态岛建设为根本,积极打造花卉园艺产业。

两年前,三航局建设团队来到上海崇明东风农场老场部,对荒废已久的农场实施改造,使其变身为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这里曾是上海著名的农场,繁华一时。”许光亮说。

项目共涉及农场餐厅、大师工作坊、水上会议中心、蜂巢酒店等多个分项工程的勘察、设计、改造,点多面广难度大,但项目团队始终坚定一个信念:这一仗一定要干得漂亮!

项目成员一边熟悉老场部的环境,构思、规划蓝图;一边积极对接设计院,学习经典设计案例。反复梳理后,大家逐渐理清思路:保留重要历史建筑与场地要素,回溯时代经典记忆;利用现有景观资源和地景风貌,塑造都市田园风景;联通历史与未来,融合农垦文化与未来生活。

经过数次优化,小镇样图出炉:分“历史轴”和“未来轴”两部分。其中,“历史轴”以保留原样的农场建筑为主,修旧如旧后,用以餐饮、办公,数十株香樟树也悉数保留,让充满历史印记的屋舍掩映在高大的树木之间,别有一番风情。

与“历史轴”纵横交错的“未来轴”则以一组现代感十足的建筑体进行串联,包含“未来展厅”“蜂巢酒店”“水上会议中心”等,用以会务、接待和住宿。

项目团队随即投入施工。但开工不久,难题便接踵而至。“主要难题集中在‘未来轴’。”项目技术经理蔡晓男回忆说。

按照设计要求,建设场地要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景观资源,最关键的是要临水,否则水上会议中心便无从谈起。一时间,选址成了当务之急。

“尽管规划前期,我们有过初步想法,但并不满意。”蔡晓男说。经过现场踏勘,位于场部西南方位的一个鱼塘脱颖而出,“这里拥有独立完整的水面,被植物环绕,而且建在此处能够减少对自然场地的影响,可以充分将水面以及场地外的大地景观纳入观景视野。”蔡晓男介绍说。

随即,项目团队开始马不停蹄地对鱼塘进行抽排水,为房屋基础结构创造施工条件。然而此时正值台风季,降水量大,水还没来得及排,就又装满了。项目部只能变中求胜,在基础四周开挖排水沟、设置积水井,并安装超大功率水泵,加快排水。同时对基础结构进行优化,将原来由碎石和粗砂组成的垫层换为袋装水泥和混凝土,加快了底板基础封闭。

打牢了地基,工程施工渐入佳境。但团队仍未掉以轻心,特别是进入到会议中心主体框架施工后,主体框架为钢木结构,造型似一个“海螺”,为达到效果,组成构件多为非常规形状,每根构件都需单独设计加工。另外,由于主钢架呈30度倾斜,且与上部分支钢构呈异面相接,各结构相接处螺栓孔位置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接缝密合度。为此,项目部派专人到钢结构加工厂驻场检验,将每个螺栓孔及钢柱尺寸均一一对照图纸量测,关键部位还在加工场内试拼装,保证造型结构符合要求。

完成房建施工,项目进入最后的“造水”环节。“造水”过程中,项目部通过从外围将水引入湖中,同时物色适合植物生长的底泥。最终,漂浮于水面上的“海螺”状会议中心顺利完工,得到了业主的肯定。

会议中心的成功没让项目团队冲昏头脑。精雕未来展厅、还原老建筑……在他们的精心打扮下,小镇成功亮灯并投入使用。未来,这里将充分发挥“花博效应”,联通历史和未来,把文化传播、乡村振兴和生态岛建设结合起来,演绎出生态颜值和经济价值。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