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论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的内涵与特征

新时代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不同国家人道主义实践的对比,让人们更加深切地理解了人道主义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和阶级性等特点,也促使人们在理解人道主义理论演变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观照人道主义,澄清对人道主义理解的偏差,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是人道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创新与发展。为了推进人们对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的理解,本文尝试探索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的内涵并分析其主要特征,以期促进中国人道主义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的内涵

中国进入新时代,以中国红十字会为引领的中国人道主义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人道主义事业是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遵循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基本原则的同时,更加注重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道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人道主义是全人类共同探索和实践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对人道主义理解产生不同的理解。阐释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的内涵,必须了解人道主义思想和实践在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国历史上有“人道”的概念和人道主义的思想以及人道主义的实践探索,但没有“人道主义”的概念,直到清朝晚期才从西方传入“人道主义”的概念,因此,近代以来的中国人道主义事业受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大。

一般而言,目前国内外学界所言的经典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是指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由新兴资产阶级主导的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思潮和文化运动,其世界观是以人为中心,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从人性出发,遵循人的本性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本质、价值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探究。

虽然经典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的涵义被较多的理论家和学者认可,但也有少数理论家和学者持不同的意见,认为这种理解只是狭义的“人道主义”,不能较好地反映人道主义的内涵和外延,因为这种狭义的人道主义忽视了非西方社会也有人道主义思想,抹煞了非西方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道主义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也忽略了人道主义的历史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甚至错误地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人道主义或是误认为西方倡导的人道主义是永恒不变的普世价值。可以说,狭义的人道主义观点不能涵盖不同地域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道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无法做到与时俱进,阻碍了人道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近代中国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虽然受到了西方经典意义的“人道主义”的影响,但其发展有独特的自我成长逻辑,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指导下,采用批判继承的态度,汲取了人类历史上人道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合理因素,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审视和观照人道主义。

由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在汲取西方人道主义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又汲取中国历史上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实践的优秀成分,更好地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不同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实践探索,特别是祛魅了凭借着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甚至宗教等因素走向世界的西方人道主义,使人道主义的内涵更加丰富,很好地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的追问、人生价值的探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分析、对人的世俗生活的尊重并排拒神学禁锢、提倡集体精神、追求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理想等等。”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指导的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与中国历史上的人道主义理论和实践是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开拓创新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同时,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具有开放包容性,能够积极接纳并融入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大潮中。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就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为指导的,同中国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开放的、包容的、发展的人道主义事业。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不是封闭的,而是兼容并包的,是从全人类的视角出发,把人放在优先位置,致力于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关怀人、信任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的特征

中国特色人道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中呈现出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格,有着鲜明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十九大报告指出,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来源于、从属于、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发展养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获得了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从党的领导中获得了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做好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可以更广泛、更大力度动员、整合和调动社会各方人道主义资源,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力量,特别是在党的领导下,协调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慈善总会等从事人道主义事业的群团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推动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最核心的特色,需要在人道主义事业伟大探索和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特色。

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中国化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道主义倡导的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是高度契合的,符合人道主义事业的宗旨和理念。

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注重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优秀精华,坚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精神,并将其融入到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牢固树立现代文明社会人道观念,扎实做好人道工作,积极开展人道服务,改善陷入困境中的人们的人道状况,为国奉献,为民造福。

坚持民族性和国际性相统一。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具有动态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中国有着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关于人道的历史要比西方悠久得多,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仁”与“爱”,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贵生”,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的“兼爱”“非攻”,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的“利民”等思想,实际上奠定了中国人道主义的基础,并不断创新发展,随后又吸收了其他民族和国家人道主义的精华,特别是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逐步发展为中国特色人道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指导的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与中国历史上的人道主义是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开拓创新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另一方面,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具有开放包容性,积极接纳并融入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大潮中。不论是晚清时期、民国时期,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以红十字会为代表的中国人道主义组织都积极参与到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发展中,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协商改组了中国红十字会,使其成为唯一的被“改组”而不是“接管”的社会团体,更好地在国内和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发展中贡献中国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更加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国际人道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具有鲜明的国际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更是充分将中国立场和国际胸怀贯通在一起,将民族性和国际性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依法发展人道主义事业。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坚持依法发展,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法律和条例为重要支撑的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法律法规体系,为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依法履职尽责,将所有的工作和活动融入到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之中,切实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可以说,将人道主义精神和法治精神相结合,共同推动人道主义事业发展,是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又一鲜明的中国特色。

坚持政府主导,服务中心和大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全国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工作和活动也都是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的,由政府主导,与国家发展大局相呼应,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促进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时都会将发展人道主义事业作为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规划和工作计划也充分考虑人道主义事业发展需求,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

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在发展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自觉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坚持依靠大局、服务大局,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道力量,努力增进民众福祉,为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是植根于中国大地的人道主义事业,是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为指导的,是开放的、包容的、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人道主义事业。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是在遵循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基本原则基础上,更加注重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道主义事业发展道路。然而,中国特色人道主义事业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人道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创新也还任重道远,但这恰恰又给人道主义理论研究者和人道主义实践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